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伦理决策与包容性增长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在社会信任发生变化、传统工业文明的文化向现代商业文明的文化变迁、行政体制改革滞后的过程中,伦理决策有弱化的趋势。本文认为,在伦理决策语境下,包容性增长的路径表现为以政府为主导的政治伦理发展路径,以市场为依托的经济伦理发展路径和以社会为背景的生态伦理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全球性的任务,中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从《伦理维度应对气候的变化》(EDCC)白皮书提出的八个伦理维度分析了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承担的伦理责任,指出了中国特例下履行责任所面临的赔偿责任、开发新技术与新能源、国际国内参与、程序公平与正义等重大挑战,构建了中国政府、国内其他参与者及境外参与机构组成的多层次气候治理框架,提供了决策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纳米技术本身的内在特性即中介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纳米技术既有诱人的发展前景,又可能引起一些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探讨纳米技术的健康与安全、平等与公正、自主与尊严等方面的伦理问题,分析纳米伦理的可能性、整合性、前瞻性特征及其相应的评估方法,将有助于在纳米技术发展的早期推动相关的社会伦理问题的协同研究,促进纳米技术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廖雄军 《探求》2009,(2):27-33
网络时代改革决策绩效及其公众参与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合理化、科学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评估的水平与质量。为了使网络时代的改革决策绩效评估工作具有可操作性,本文从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网络民主发展、公众参与改革决策的趋势出发,对网络时代的改革决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与中国公众参与改革决策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与指标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设计了一套网络时代公众参与改革决策的评估指标体系,旨在推进我国网络民主的健康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5.
民生内涵的历史发展表明,民生问题的解决是一个从主要依靠民众自身努力向需要社会支持与同情开显的过程。民生和伦理概念的社会公共性是民生伦理的词源学基础。近年来,国内学者们对民生伦理概念多从政府行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界定,而较少重视非政府组织在解决民生问题中的作用。民生伦理是一定的社会组织(包括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在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的政策或主张及其内蕴的伦理精神以及社会对此的伦理审视和道德评判,包括民众民生诉求的道德合理性及社会组织的态度,社会组织和民众对待民生状态和民生问题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内心信念和善恶是非标准。这一概念包含着民生道德责任原则、秉持公平正义原则、民本原则和幸福原则。  相似文献   

6.
政府决策机制是指政府决策参与主体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模式。完善政府决策机制是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是新形势下政府决策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按照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政府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美国水门事件后,方公共行政研究领域摒弃政治与行政分离的二分法,强调伦理与价值研究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但我国前些年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落后,少有人探求.集中于伦理与决策相结合的研究,几近空白.近年来,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公共决策领域出现了许多不讲道德、伦理失范的现象.决策道德的缺失,社会道德的危机,呼唤公共决策的道德化,迫切要求伦理化的决策理论指导.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适应伦理决策实践的需要,顺应决策理论发展的趋势,许淑萍同志的<决策伦理学>应运而生.显然,在我国这是一部应有而尚未有的适时之作,一部填补空白的创新之作.  相似文献   

8.
试论发展的伦理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伦理是克服发展异化的制度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它作为现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型伦理具有一些新特点:其伦理主体超越了狭隘的个人范围;它大大拓展了传统伦理的人际关系内涵;它更加注重一种资源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9.
党英武 《唐都学刊》2006,22(4):41-43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两大系统,也就是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自然系统受三大自然法则的约定即“共生共灭、互生互灭、此生彼灭”。社会系统受四大法则的约定即“共生共灭、共生共利、互生互利、互竞互长”。依据四大法则而引申出了和谐社会的八大社会伦理原则,即公平正义、共生共利、互生互动、互生互利、互生互享、互生互责、公平竞争、和谐发展。依据社会伦理的八大原则引申出了和谐社会的八大运行机制,即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保障机制、社会生存环境的维权机制、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机制、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社会利益分享机制、社会责任分担机制、社会公平竞争机制、社会和谐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0.
杨珺 《创新》2015,(6):69-75
制度和伦理是人类社会进步缺一不可的两套社会规范体系,并且由于伦理较之于制度更具有内生性和本源性,因此以伦理来规制制度,从而形成两种规范体系的合力既必要亦可行。生态文明制度的伦理规制是指用不断调整完善的生态伦理来规定制约生态文明制度。具体包括以正义伦理来规制生态文明社会的政治制度,以可持续伦理来规制生态文明社会的经济制度,以和谐伦理来规制生态文明社会的狭义社会制度,以自洽伦理来规制生态文明社会的文化制度等。  相似文献   

11.
全球伦理是最低限度的伦理,具有最大范围的普遍适用性。国际伦理是指国家之间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等交往性事务和活动时所应遵守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是各个国家所认同的普遍性价值观和伦理观在国际事务中的具体运用。相对于道德呼吁和道德愿景式的全球伦理,国际伦理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国际伦理与全球伦理在伦理行为的主体、伦理发展的基础以及伦理调节的手段等方面有着严格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从意图伦理到责任伦理:中国政治伦理精神的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图伦理和责任伦理是马克斯·韦伯提出的政治伦理的两种类型.长期以来,我国政治生活践行的是意图伦理.本文分析了我国政治生活的意图伦理及其消极影响,简约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责任政治的成功实践和责任伦理的基本精神,并分析了促发中国政治伦理精神嬗变的诱致性因素.怂  相似文献   

13.
叙事伦理:伦理批评新道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伍茂国 《浙江学刊》2004,(5):123-129
伦理批评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间中高居文学批评的榜首,但近代唯美主义产生以后,伦理批评渐趋衰微,到现代形式主义出现,审美批评以压倒之势占尽批评的风光.尽管如此,文艺与伦理内在的关联以及当代人文精神的回归,使得伦理批评重新受到重视.不过伦理批评如何选择复兴的途径事关其在当代的命运,叙事伦理的提出无疑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王苏喜  张欣 《唐都学刊》2005,21(4):53-56
明清时期,徽商贾而好儒,深受儒家传统诚信观、义利观的影响。在商业活动中,他们身体力行,充分体现了儒家诚、信、仁、义的道德规范。今天,对徽商的商业伦理精神进行扬弃,赋予其时代内涵,对于塑造大批优秀现代商人,必将产生积极影响,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企业家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企业研究的前沿问题.企业家和企业相互匹配的调查数据,证明企业家的社会经济特征和决策方式对企业利润有影响.具有独裁特征的指示型企业家决策方式,对企业利润有正的影响.企业规模越大,企业家的教育程度越高,企业家的指示型决策方式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就越强.教育程度更高的和政治身份更高的企业家所在的企业有更高的利润水平,企业的资产规模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显著为正,而资产负债率的影响显著为负.企业内部收入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因此,存在最大化企业利润的最优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6.
陈力祥 《探求》2005,1(1):31-34
本文以全球化时代因和谐与冲突的张力失衡所凸显出来的问题为普世伦理存在的存在论依据,认为对普世伦理的研究必须从信仰层面的根本冲突转向对全球化时代现实生活的关切上.剥离普世伦理原有的宗教学含义,并吸取其合理的因素.在这种层面上,揭示了本文所界定的普世伦理的哲学内蕴,进而论述了普世伦理在实现全球和谐中的价值以及普世伦理的实践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董志 《唐都学刊》2014,(1):99-102
吴趼人的写情小说以鲜明的伦理道德关照在晚清小说中显得尤为特别。关注以《恨海》为中心的写情小说的叙事手法,立足于小说中大量的伦理内容,从伦理叙事的角度,对其叙事动力、叙事线索、人物塑造和道德立场进行了初步解析。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的伦理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韬 《唐都学刊》2004,20(1):92-97
全球化在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全球文化等层面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建立于多元文化主体之道德共识基础上的全球伦理有望为这些问题的化解提供必要的支持 ,而公民道德教育在全球伦理秩序的形成中将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由于网络伦理生活正负两个方面的指向主要在于网络自由上,因此,网络伦理的核心问题是网络自由问题,主要指网络自由怎样才是应当的,网络自由应当包含什么样的内涵。伦理视野中的网络自由,主要包括六个层次的内涵,即抽象意义上的网络自由、权利意义上的网络自由、认识意义上的网络自由、自律意义上的网络自由、信仰意义上的网络自由和实践意义上的网络自由。据此,伦理视野中的网络自由可以界定为,在网络生活中,人们应当依据关于自由的信仰,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正确认识网络运行的必然,自愿选择不侵害他人的网络行为,从而使对自由的追求和体现进步人类要求的道德理想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呼唤思想道德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无论中西,传统意义上的伦理道德是社会人伦秩序与个体品德修养的统一,是关于人的价值判断或意义规定,它包括规范准则、风俗习惯、品德修养、善恶评价等内涵。而生态伦理道德作为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反思中应运而生的一种革命性伦理思想,旨在为当代环境保护实践提供一个广泛的伦理公式和可靠的道德基础,其首要特征就是扩大了人类的道德责任范围,将道德关怀的视野拓展到整个自然界,研究人对自然的伦理关系以及受人与自然关系影响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它在对利益主体和利益关系的把握上则表现出了更深邃的视角,其所强调的公正原则不仅包括了代内公正,还包含着代际公正;不仅包含了男女公正,也包含了人地公正,这种新的研究范式实现了对传统伦理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