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和思想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哲学的核心,西汉末扬雄提出了具有创新特色的中和哲学新体系,其仿《论语》而成的《法言》提出了儒家理想的政治———中和政治;其仿《周易》而成的《太玄》一书则发展儒家中和哲学建立了阴阳中和哲学,其最高的太玄之道即是中和之道,而这一太玄化的中和之道构成天道地道人道的核心内容。扬雄的中和哲学是董仲舒中和哲学到王充中和哲学的中介,是儒家中和哲学的重要形态  相似文献   

2.
在一段时间里,有关研究者罕言老子的政治道德、政治哲学、南面术,却大谈特谈老子的宇宙本体论,大有此即《老子》主题之势。然而,郭店楚简《尊德义》说:治民有民道,治水有水道,御马有马道,种地有种地之道,“莫不有道”,但“人道为近”、“君子以人道取先”。而《性自命出》也说:“可为道者四,惟人道为可道也”,“是以入道以取先”。那末,老子的“道”、“可道”,是不是也“人道以取先”?或者说取先的是不是君道、政道、治道?而那“天道”宇宙本体论,是不是“虚晃一招”却最后落脚在人事上?弄清这个问题,有助于弄清简。帛…  相似文献   

3.
张立文教授的新著《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专著,是中国哲学范畴研究的力作,也是对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的系统总结.该书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全面地分析了中国哲学范畴系统及其发展特点。作者指出,中国哲学从先秦到五四时期,确已构筑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哲学范畴系统。这个范畴系统,分为天道与人道两大支系。天道包括天、五行、气、物、阴阳、无极太极、道器、无有、  相似文献   

4.
《皇极经世》不仅探索天道、地道、人道,而且从天地之道那里引出"治道"。从这个角度看,《皇极经世》是一部以先天易学为基础、通过天道推演而确立人事治理法则的"传统物理哲学"书。在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中,明确引述《皇极经世》的文献达667卷,先后出现了1114次,足见《皇极经世》在历史上所具有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观念与西方哲学的本体观念有本质的区别 ,中国哲学的本体是虚位 ,而西方哲学的本体则往往是实辞。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观念的形态根源于中国先民的天道观念。中国先民的天道观念规定了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趋向于“虚位”的观念和理道规律系统的观念 ,同时也规定了中国古代哲学建立哲学本体的生存论的反思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从这本书到那本书,从这一"子"到那一"子",这是中国哲学相关著作的共同点。从这个人到那个人,这是西方哲学相关著作的共同点。在文化的源头,中华先贤论证问题不是以书论之,更不是以人论之,而是以天文论人文,具体是以太阳论证问题,以月亮论证问题,以北斗论证问题,根本问题与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解答,靠的是近取诸人,远取诸物,首先是太阳的启发。这两种途径的结合,创建了中华文化与中国哲学。所以,研究中华文化,研究中国哲学,一不应该局限于书,二不应该局限于人,应该关注的是无限星空,首先是太阳。  相似文献   

7.
北宋新儒家以“北宋五子”为代表,他们的美学思想是他们哲学本体论的逻辑展开,体现从天道到人道、从天文到人文、从体到用、体先用后、体用一源的特点。他们认为天道的美决定了人格境界美,而人格境界美又决定了一个人的气象美,人的视听言动、诗歌文章都是气象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老子》哲学不是宗教哲学 ,却具有强烈的宗教性。这一宗教性既体现在推“天道”以立“人道”的致思进路上 ,也展示在对“道”性的界说、对“得道”“体道”工夫与境界的描述上。由于推“天道”以立“人道”的思路下隐藏着借“天道”的权威性以高其“人道”、慑服人心的意图和推“天道”以合“人道”的真实理路 ,因此“道”实乃一思辨性预设概念 ,从而令《老子》哲学之宗教性表现出虚实、真假相杂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喻立平 《江汉论坛》2005,3(3):16-19
《中庸》是儒家政治哲学的纲。《中庸》从形上之道的角度系统总结儒家政治思想,天道“中和”,是其核心政治价值;人道“诚明”,是对政治主体的规范;政道“位育”,是其社会理想。将天道、人道、政道融会贯通,载道以入政,修德以化政,力行以成政,形成了儒家独具特色的人治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10.
刘明武 《中州学刊》2007,(4):143-147
众所周知,全世界的重要经典都是由文字所组成,唯独中华民族的《周易》是由六十四卦与文字两种符号组成的。卦者,象也。象为源,经传文字为流。文字中的道理源于象。文化研究如果只重视文字而忘记了象,如同研究江河时忘记了源头,研究大树时忘记了根本。象中有生生不息的物理,象中有自强不息的人理,象中有尚象制器的器理,还有那灵活而奇特的、行而论道的思维方式。象之研究,不但要体现在一篇一篇的文章上,而且还应该体现在一件件器具的发明创造以及一个个新问题的提出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