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简论近代甘肃的驿运业李建国甘肃古代曾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横贯全省,后随着海上商道的开辟,丝绸之路逐步衰落,甘肃在国际商业贸易中的地位下降,但仍不失为勾通内地与西北地区的交通要道,西北地区所需的棉布、茶叶、百货等大都经甘运销,而甘、宁、青...  相似文献   

2.
熊亚平  安宝 《社会科学家》2012,(8):135-137,142
作为铁路沿线部分城镇重要的商业类型之一,转运业的兴起和发展既与铁路货运负责制度密切相关,又受到铁路联运制度的一定影响。转运业在铁路车站及附近地区的集中分布,不仅影响了车站及附近地区的产业结构变迁和社会结构变动,而且对整个城镇形态的演变产生了一定影响。转运业、铁路货运负责制度、铁路联运制度与城镇形态演变之间的关联性表明,由铁路货运负责制度、联运制度等各项制度组成的铁路运营管理制度,是铁路藉以影响沿线地区社会变迁的重要中介之一。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中国特矿运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中国的钨、锑、锡、汞等特矿大部销往国外,以换取抗战急需的军需物资。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特矿运输采取了铁路、公路、水路、航空、驿运等多种运输方式,运输路线也经历了一个由东南沿海向西南、西北内陆逐步推移的过程。在对外交通日益困难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和资源委员会竭力维持和开辟国际通道,为保证特矿运输、维持国际贸易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杭江(浙赣)铁路是20世纪长江以南最重要的和民国时期唯一的东西向铁路交通大动脉.杭江铁路经历了30多年的酝酿,在筹备及勘测过程中屡次变更计划,其线位主要有江北、江南之选,其选定依据是建设资金的局限,避免与水运的正面竞争,也有地方利益的博弈等.其后续影响除加强杭州作为中心城市的地位外,它成为浙江新式交通从沿海平原向内陆山地纵深发展的标志,其直接和间接辐射的腹地更为宽广,并对钱塘江以南的东部相对发达地区、西部相对欠发达地区均产生积极影响.杭江铁路线位走向的规划,对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5.
王阊运毕生致力于书院教育,为近代社会尤其是川湘地区培养了大批人才。王阊运不仅重视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作用。并且善于识拔各类人才,同时注重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兴趣进行因材施教,既培养了一批以近代经学大师廖平为代表的学术型人才,同时成就了一些有志于参与时政的政治型人才,比如活跃于晚清政坛的杨度。  相似文献   

6.
近代煤矿多分布在较为偏远的地区,煤炭能否运销出去成为各煤矿经营的关键要素。在铁路修建之前,各煤矿的运输大多依赖人力、牛车或水运等方式,路途遥远,效率低下,运费高昂,且运量有限,所费时日颇多。铁路修建之后,不仅大大便利了煤炭的运输,而且由于铁路本身是煤炭消费大户,使得路、矿关系日益密切。在此基础上,路矿之间还会衍生出其他多层次关系。这些关系建立在运输基础之上,却又远远超过运输层面。它们之间紧密相连,相互间或多或少具有连锁反应。路、矿双方之间利益错综复杂,相互让利而又彼此收利,是一种长期合作的互利互惠关系。  相似文献   

7.
水运是一种最古老的运输方式,其在运输行业的地位与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程度密切相关。在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化蓬勃发展的时期,水运在运输中的地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这是因为水运的货物主要是煤炭、石油、矿建材料等原料型物品,而工业化的初期和高峰期是对于这些物品需求最为旺盛的时期。另一方面,水运的成本远低于公路和铁路运输,而且还具有运量大、耗能少、排放少、占地少、安全可靠适应性好等优势。因此,在我国高速工业化的现阶段,大力发展水路运输,既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对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有着巨大的好处。  相似文献   

8.
京奉铁路(关内段)沿线地区城镇体系在铁路开通已有所变动,但仍然保留着较多的传统特征。京奉铁路各段相继建成后,随着天津的继续成长和唐山、秦皇岛、廊坊等城镇的兴起和发展,到1937年前,本地区城镇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组合结构、地域空间结构及城市间联系与城镇网络等,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动。开埠通商、近代工商业发展和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兴起,是促成变动发生的三大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构建大交通网络:云南变偏僻为中心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霖 《学术探索》2006,(6):42-45
构建云南大交通网络,就是要通过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使云南成为全国交通运输最发达的地区,成为沟通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南亚之间的大通道、大枢纽、大门户,成为东南亚、南亚国际交通体系的重要环节。构建云南大交通网络,使云南由偏僻之区变为国际交通中心,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历史对我们的启示。构建云南大交通网络,要实施省际、国际之间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各方面一系列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0.
古代关中曾因其政治区位优势而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后亦因政治区位优势的丧失而导致交通的破坏与衰退。但这一局面随着陇海铁路的展入而发生改变。进入铁路时代的关中,传统水运、近代公路运输均遭受冲击,但并未退出运输市场。在此过程中,原有交通体系逐渐重构,最终建立起以铁路为中心,其他运输方式与之既竞争又互补的新的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