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代社会消费的文化现象表现为商品象征性消费的普遍化、消费成为一种社会沟通、文化与消费相互呈现。产品丰裕与消费能力、文化控制与资本逻辑、追求新奇与浪漫主义是现代社会消费文化现象的主要原因。现代社会消费的文化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消费需要的变化,能够促进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是过分追求消费的文化意义,实质是消费异化,造成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不利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青花瓷现象”看国人的文化回归与文化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的一个典型代表系列,是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挚爱,它对全球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近现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频频引发"文明冲突",在此背景下,文化危机、文化回归与文化认同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青花瓷现象"背后的驱动因素正是"文化危机"问题日趋严峻下的国人大反思、大讨论。国人开始"回头看",寻求自身文化的立足点——民族文化,寻找文化自我。  相似文献   

3.
朱恒 《理论界》2007,(7):139-141
中国古典诗词意象中存在着明显的“重月轻日”现象,其形成有着深刻的文化原因;“日出而作”的农耕文明形态,“射日”、“奔月”的日月神话,“日为人君”的社会伦理观影响等规定了日月意象在诗词中的不同地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认知哲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视角 ,对美国多元文化语境与美学意识形态的关系进行了宏观和微观的深入分析 ,论证了建构一种或多种与当前认知科学理论和多元文化语境相适应的美学体系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能性 ,为跨文化交际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语境中美学原则的重构提供理论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由电子媒介推动的传媒文化,有力地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感受方式和理解方式,也给文学艺术带来空前的经验危机。文学经验的本质是人的经验,它诞生于虚构和感性之间的碰撞、融合,以及人的感性生存和言语行为之间的裂隙。但在传媒文化语境下,生活现象被过度解释透穿,内蕴丰富的故事蜕变为事故,经验被抽象化;语言的工具化以及媒介话语的全息性、叙事性和无序性,消弭着滋生经验的边界。更严重的是,在伪经验盛产的传媒时代,现实正被过量的符号、信息围困和悬置,可供提取的文学经验已然被抽离。从经验美学视角反思文学的危机,是推动文学艺术走出困境的一条理想路径。  相似文献   

6.
李明 《兰州学刊》2006,(2):66-67
从对“美学大讨论”的反思中,可以看到其中潜在的诸多病症,有精神上的,也有“肉体”上的。而形成长期影响的,较表层的是三重的“隔”,而更根本的深层病症是审美精神的失落。  相似文献   

7.
黄仲山 《天府新论》2022,(4):145-151
“情怀热”是当下重要的文化现象。在文化消费语境中,情怀成为一种营销话语,导致其意义和价值的崩塌。“情怀热”投射出我们所处时代复杂而多元的文化生态,体现出文化生产与消费链条中各类群体话语权的博弈。面对“情怀热”,应批判的是由此引发的种种乱象,而非情怀本身。情怀话语应剥除过度功利化的营销外壳,回归审美人生的基本情境,搭建传统与现代、个体与群体的深层关系,构建更有价值的内涵体系,形成更有意义的应用场景,使人们能够依托情怀,实现个体精神自适与社会文化交往和谐。  相似文献   

8.
在文化转型的历史语境中,接受美学扬弃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实现从自律论美学传统向交往论美学范式的转换位移,其不仅在艺术传播学层面上超越了传者中心和受众本位的片面主体性,而且在美学向度上跨越精英主义历史传统与平民主义现实精神的二元对立,初步建构了主体间性的审美交往本位观.  相似文献   

9.
论消费社会的文化消费与文化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玉红 《学术界》2012,(11):183-190,287
作为审美观照和鉴赏活动的一种商业化精神享受的行为和方式,文化消费在我国当下空前繁荣,它重塑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拓展了审美领域的界限和空间,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使消费主体审美发生了巨大转向,呈现出文化娱乐消费逐渐强势、消费主体向往"虚拟"、文化审美极度泛化、影视媒介引导快感、媒介遮蔽真实、大众渐失感悟能力等特征。本文试从我国文化消费特征视角,研究消费主体的文化消费与文化审美转向,把握文化消费与文化审美转向的正负效应。  相似文献   

10.
通常人力资源素质的高低与经济发展速度是成正比的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但在东北与浙江却出现令人费解的现象。通过对东北三省与浙江省人力资源素质和经济现象的比较分析发现 ,创业文化环境是导致两种经济差别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左玉河 《晋阳学刊》2012,(3):105-107
什么是社会文化史?如何研究社会文化史?这是10年前召开相关会议时大家讨论的热点和争论的焦点问题。在10年后的今天仍然提出并讨论这样的问题,一方面说明社会文化史已经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注意,特别是引起中青年研究者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说明有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文化研究的浪潮,叙事学也经历了文化研究或"文化叙事学"的历程."文化叙事学"的构想尽管不无合理性,却并没有产生有效的研究成果,仅在叙事学的"文化分析"与"文化与历史叙事学"中得到了回应.这里提出叙事学的审美文化研究,并就其研究对象、方法、角度以及学科关系等方面做了探讨.它力图摆脱传统经典叙事学所关注的纯粹形式层面的研究,将形式与语境、历史、文化、审美判断和审美价值意义等多方面的要素关联起来,在叙事学的基点上,强调对对象的审美研究和价值判断,既关注对传统优秀中外叙事作品的研究,也充分关注当代各类叙事作品的研究,从而展现叙事学研究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美育的本质是培养审美人格.审美人格的形成需要审美的心理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环境的整合.审美人格就是人的心理与行为模式具有审美的特质,这些特质应该从审美文化的三个层面和人格形成的三个方面来分析,它们表现为直观性、创造性、超越性和自由性.  相似文献   

14.
10年来,博客已在整个世界范围尤在中国取得长足和飞速发展.博客改变了传统的书写方式,给出版和传媒带来新的观念和模式,也带来冲击,开创了知识和思想自由传播的新时代.正如方兴东的<博客宣言>指出的:"作为信息时代的麦哲伦,博客的出现使互联网世界第一次有了知识积累和文化指向.使人类由粗放的数字化生存,过渡为个人的精确的目录式生存.  相似文献   

15.
城市移民的文化矛盾与社会安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流动到城里的农民工应当是城市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面对新环境,他们又会遇到哪些文化冲突呢?本文认为,一是结合紧密、以家庭和社区为纽带的乡村文化,与更加注重个人奋斗、更加注重竞争的城市文化的冲突;二是重视情谊的乡村文化,与讨价还价的市场经济理性文化的冲突;三是平等的乡村文化,与歧视性的城市亚文化的冲突。尽管这些冲突的出现有文化价值观的问题,也有制度的问题,但倘若处理不当,最终一定会影响到社会安全,为此我们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一定要先构建起城市移民的社会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16.
17.
媒介变革中的文化转向与审美位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振城 《中州学刊》2005,(6):234-238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传播的媒介形态由印刷媒介转变为影像媒介,当代媒介形态的变革带来了社会文化的转向.转向后的当代文化主要是一种"非线性文本"文化,它又是一种以电子媒介为主导的影像文化.文化的转型也带来了文化主体审美活动的嬗变,当代审美活动正发生着由美感超越的深度模式到视听快感的身体模式的位移.美感模式的位移为日益理性化的美学学科重新审视自己的学科本性提供了契机,但同时也带来了身体感性肆意泛滥的后果.  相似文献   

18.
马尔库塞认为,艺术的职责是反抗和拒绝社会,而文化肯定着现代性,或压制人们,或重建社会,即审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演奏着"变奏曲"。此变奏曲形成的原因,在于艺术坚守着批判职责,而文化随着社会的全面管制而退变为秩序的维护者,从而艺术与文化之间由和谐转变为对抗。此变奏曲拥有一个永恒主题——人的幸福,实现幸福的重任依靠艺术和文化,它们通过激发人的潜能而重建人格,进而重建社会。  相似文献   

19.
《东南学术》2003,(2):4-4
赵园,原籍河南尉氏,1945年2月出生于兰州.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1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研究生班.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艰难的选择>、<论小说十家>、<北京:城与人>、<地之子>、<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寻访易堂>及散文、随笔集<独语>、<窗下>、<红之羽>等.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根性”,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持续的认同感,增强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对于人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大众审美文化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应走通俗审美之路。这样有利于开拓理论研究的新境界,充分实现非遗美学的人文价值与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