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赵鼎臣,字承之,自号苇溪翁,滑州韦城(今河南滑县)人,是北宋后期的一位文学家。其所著《竹隐畸士集》原本为一百二十卷,但当时只刊印了四十卷即废止,后又散佚。四库馆臣在编纂《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二十卷,即为现存世之《竹隐畸士集》。栾贵明的《四库辑本别集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版)又据《永乐大典》补出四库馆臣漏辑的三十五条佚文。但是,四库馆臣和栾贵明对《竹隐畸士集》的辑佚远不全面,尚有许多漏辑之处,笔者现从南宋人魏齐贤、叶棻编辑的宋文总集《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一书中细加搜检,发现是书选录赵鼎臣的文章,有…  相似文献   

2.
元人廼贤所著《河朔访古记》,今存多个版本,皆源自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残本,其中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是比较重要的两个版本.两种四库本由于抄手和所据底稿的差异,存在大量不同之处,可分为字体不同、文字不同等几个方面.通过对两个版本逐字逐句比勘,可知文津阁本校上时间较早,是较原始的本子.文渊阁本校上时间较晚,是修改后的本子.两种四库本各有优劣,可以互补,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3.
《书林清话》卷五明人刻书之精品中,列邓汉文远堂刻王祯《农书》三十六卷,注见《天禄琳琅后编》十六。按:今通行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乃乾隆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出者,大典合并为八卷,割裂缀合,已非旧观。馆本仍依原序目改编为二十二卷,然亦非原本。卷案提要谓大典尚是元时旧本,明人刻则舛讹漏落疑误宏多。明时《农书》凡两刻,一刻于嘉靖庚寅巡按山东都御史邵锅,首有阎闳序,陆存斋仪顾堂题跋(卷六),  相似文献   

4.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是研究北宋历史最基本的史料之一,但湮没多年。清康熙时徐乾学购得太祖至英宗五朝本《长编》的宋刻本,乾隆时《四库全书》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太祖至哲宗七朝本《长编》,以后爱日精庐活字本、浙江书局刊本相继问世,流传渐广,治宋史者莫不引以为据。但四库本《长编》曾经窜改的事实,却未见有人提出过。本文之作,即为发四库本《长编》之覆,以便读者使用,兼及辽宋关系的一些史实。  相似文献   

5.
重审《文渊阁四库全书》中“二十四史”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乾隆初年,刊行武英殿本"二十二史";之后,四库馆开,又在"二十二史"的基础上增加了《旧唐书》和《旧五代史》,首次形成对中国历史传承意义极大、流传极广的"二十四史"。《文渊阁四库全书》"二十四史"中的"二十二史"所据版本,虽均标示为"内府刻本"即武英殿本,但不是照录照抄,而是作了不同程度的精心整理和修订。其中特别是《辽史》,馆臣校以当时尚存的《永乐大典》,写成大量有价值的"考证"。对于其考证成果,当代学者并未给予充分重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中的《明史》,为乾隆四十年后改订、增修之定本,民国年间,傅斯年建议张元济据以编入"百衲本二十四史",但因经费太昂未果。新中国成立后,在点校整理"二十四史"时,对于《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除了《旧五代史》以1921年南昌熊氏影印《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外,几乎没有加以利用,《辽史》等所用的也是不同于早期殿本的"道光殿本",实为据库本重刻本,是一种被动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姚燧是元代散文大家,人比之汉之司马,唐之韩、柳,宋之欧、苏,各为一代文宗.明清人对他推崇备至,今人对他却很少了解,其重要原因,是其文集散佚.姚燧原有<牧庵集>50卷,佚于明中期.所幸的是,他有大量诗文收入明初所编<永乐大典>,清代修<四库全书>时,得以从<永乐大典>辑出,编为36卷,此即四库辑本.<牧庵集>散佚之余再得流传,赖四库馆臣辑录之功.但此四库辑本存在着严重的漏辑误辑及文字错乱等问题,需要深入考查加以是正.  相似文献   

7.
胡建升 《兰州学刊》2007,(1):138-139,9
本文从《海外新发现〈永乐大典〉十七卷》和《永乐大典》中华书局影印本中辑佚出《全宋诗》10家诗人遗失诗歌19篇,其中,顾世名是《全宋诗》失收的诗人.  相似文献   

8.
钟翀 《社会科学战线》2022,(10):127-138
《永乐大典》今存残卷之中收录了“(汀州)郡城”图、“建武军图”及“安南国图”“潮州路城图”“元河南志图”这四种颇有研究价值的宋元城市地图。通过对这些地图图式与内容表现的综合考察,详细考订成图年代,同时利用图、文合勘手段,深入辨析《永乐大典》所引相关宋元志书及其记载,查证这四种地图的摹录底本与图源文献,并据此归纳《永乐大典》之地志编例与地图采录原则。在此基础上,对于历来争议较多的《永乐大典》所收洛阳城地图进行多角度探讨,确认此图当源于元《河南志》。  相似文献   

9.
明代出现了一大批《诗经》名物著作,而在众多注疏中,冯复京的《六家诗名物疏》以引用材料广博、分类精细、详于考辨为四库馆臣所赞赏.冯复京的《六家诗名物疏》在《诗经》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显著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阳清 《兰州学刊》2012,(9):122-125
《玄中记》今存六种辑本,其中以鲁迅《古小说钩沉》本最为完善。鲁迅辑佚《玄中记》用力颇勤,他在前人整理成果的基础上择善而从,并且凭借其诸多优长,真正凸显出一个辑佚大家的文献功底和远见卓识。尽管如此,因为种种原因,鲁迅所辑《玄中记》依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局限性,由此尚有进一步补辑的必要。从某种意义上讲,鲁迅辑佚《玄中记》之得失,为我们研究鲁迅及其辑佚工作、补充和完善《古小说钩沉》提供了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