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大学形象创新工程的理论与实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平 《学术界》2005,(4):181-185
实施大学形象创新工程是高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需要。本文从大学形象设计基础理论入手,对大学形象创新工程的要素构成、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并结合高校发展实际提出了实施大学形象创新工程的步骤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提升,国家形象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由于国家形象问题的复杂性和国家形象研究的学科交叉性特征,不同学科对国家形象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不同,出现了"国家形象""国家威信""国家声誉""国家品牌"和"国家认同"等概念。国家形象是国内外受众对一个国家的物质要素、精神要素、制度要素以及行为要素的总体认识。因此,国家威信、国家声誉、国家品牌和国家认同都是国家形象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国家形象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在对国家形象进行建构研究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对国家形象其他层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公共领域的构成及其在中国的发生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贵榕 《学术界》2007,(3):271-275
通过对公共领域的历史形态及功能进行考察,确定公共领域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参与者、公共空间与自由交往,并进一步明确了公共领域的产生必须具备的三个相应条件:公众的出现;具备充分的交往空间;具有相对独立性。目前公共领域在中国已然发生并处于成长与扩张之中,并在较长时间内被置于国家引导之下。  相似文献   

4.
在知识产权形象塑造和传播过程中引入定位理论可以提高形象宣传工作的有效性。在知识产权形象定位中,应遵循国家利益至上、资源为基础和市场为导向相结合、个性凸显和概念集中相统一等三大原则。形象定位的基本步骤包括资源要素分析、受众调查分析、竞争对手分析等基础性工作和传播理念、传播口号、传播视觉符号设计等显示性工作。我国知识产权形象应定位为:快速迈向知识产权强国行列古老而年轻的创新国度。  相似文献   

5.
能促型国家的角色:事业单位的改革与非营利部门的转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顾昕 《河北学刊》2005,25(1):11-17
随着中国市场转型的深化,事业单位的全面改革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在市场经济中,民间非营利组织构成公共部门和营利部门之外的第三部门,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作为计划经济体系的遗产,事业单位在整个非营利部门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出现了走向企业化和民营化的变革。在事业单位的改革过程中,国家扮演能力促进的角色至关重要。一方面,建立一个规范的非营利组织监管体系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国家也可以通过种种手段,培育民间非营利组织自主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讲,所谓技术创新主要是指企业、产业、社区或国家内部其生产技术要素在以前从未达到的高水平上的一种新的组合过程,是对外在环境进行控制的一种社会行动,其功能特征在于能够提高该企业、产业、社区或国家适应环境、控制环境,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社会发展和社会整合的能力.由于任何一种社会行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动力的支持和促动下展开的,因此技术创新也不例外.从社会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构成技术创新之社会动力的要素是多种多样的,要素的构成也是多层次的.从技术创新社会行动系统内部来看,它包括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等;从技术创新社会行动系统外部来看,它包括市场拉力、技术推力、国  相似文献   

7.
张杰  金岳 《学术月刊》2020,(10):41-52
当前,消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重要,这就意味着内需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和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能力,愈发成为决定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形成的基础条件。打造国民收入可持续增长动力机制,则是推动内需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和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和深入分析供给侧—需求侧的共生关系及相互决定关系理论,以及国民收入分配体制中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机制及相互关系理论。通过系统性分析可得出,现阶段中国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战略的可行途径及其突出障碍。从国民初次分配机制的角度来看,合理地发挥促进各部门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共同可持续提升的基础作用,加快促进生产率和工资收入协同增长机制的形成。从国民再次分配机制的角度来看,加快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新型企业制度以及金融制度,将之作为"拓宽最为广泛的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的重要渠道机制。最为重要的是,要切实落实中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战略,在国民初次分配机制和再次分配机制中,均需要政府和市场功能有机结合式的干预和融合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8.
人是历史的主体,区域形象的塑造者和第一构成要素都是人,因此,了解湖南历史形象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弄清湖南人曾经以怎样的一种群体姿态出现,他们的历史形象到底如何?  相似文献   

9.
早在中美深入而直接交往之前,美国社会就已经开启了对华认知过程,孔子形象的建构便是过程的核心环节.各类出版物显示,在18世纪后半期美国人的文化想象中,孔子思想主导着中国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但却因为中国封建政府的政治需要和国民的群体特性,其原有的宗教元素日渐磨灭,成为与基督教迥然有别的异教信仰.以此为基础,早期美国社会意识中的中国即便在众多方面表现不俗,在精神领域却是一个异教国家.如此认识带有鲜明的西方中心主义烙印,是中外学界长谈不衰的东方主义的又一表现.  相似文献   

10.
旅游地形象由核心要素、基本要素及支持要素构成,旅游地形象具有系统特性。通过游客调查对广州旅游形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游客对广州旅游形象认知存在几方面的差异,即游客对广州旅游形象认知与广州旅游形象内涵/定位差异、形象载体与形象认知差异、形象认知与旅游行为差异及形象内涵/定位与形象载体差异等,并进而分析了差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