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竹林七贤若干问题考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 ,生当魏晋易代之际 ,经历了较常人更多的人生坎坷和磨难。他们以其不同凡俗的道德文章和社会文化行为 ,有力地影响着两晋文风、世风和士风。但是 ,有关他们的一些史实 ,如七贤指的是哪七个人 ,竹林当作何解 ,竹林之游的起迄时间等 ,都有一些不同看法。本文梳理史实 ,详为考证 ,对竹林七贤的若干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女真人在创建大金帝国的历程中创建了一代辉煌的文化,金代流传下来的典籍文献,无不集中体现出通俗实用的特点与富于创新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然而,金代文献典籍却传世稀少,金末之丧乱是一代文献典籍毁灭的重要原因,但是问题不止于此,还存在其它一些复杂的因素,主要有:一、以家藏文稿方式保存,易于损毁,难以流传;二、传统的封建正统意识抑制了金代艺文流传,使之屡遭磨难;三、元明两代窃取金人著述成风。  相似文献   

3.
“竹林七贤”中其他五贤对竹林精神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竹林七贤”中其他五贤对竹林精神的贡献●罗筠筠阮籍、嵇康是魏晋时“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他们写下了较多的诗文、著作,不仅在当时的影响较大,且后人对他们的研究也比较多。从系统研究的观点看,其他五贤(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作为“竹林七贤”的成员,...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简牍,认为西汉所设伊循都尉属于敦煌郡的部都尉;伊循地区除存在隶属于敦煌郡候望系统的都尉职官外,还存在隶属于中央大司农的屯田系统的职官。  相似文献   

5.
反映阮籍思想的重要著作有《乐论》、《通易论》、《达庄论》、《大人先生传》及《咏怀诗》。前二文为阮籍早期的作品,设计了一个君臣有分、夫妇有别,长幼有序的理想社会,表现了阮籍儒家式的思想倾向。后二文为阮籍正始之后的作品,以追求主观精神自由为旨趣,具有浓郁的庄学精神,反映了阮籍后期的思想倾向。五言《咏怀诗》今存八十余篇。关于它的写作时间,明人冯惟纳说:“非必一时之作。盖平生感时触事,悲喜怫郁之情感寄焉。”(《诗纪》)当今一些学者接受了这个看法。但从诗集“感时触事”写作之由及所寄托的“悲喜怫郁之情感”的内容来看,与阮籍早  相似文献   

6.
《船山遗书》中关于集部作品有散文,赋,诗,词,曲五部分。散文各体收入文集十卷中,其中韵文占了半数,而赋在韵文中又占了十分之八九。可以说《文集》除古近体诗外,是散文、韵文的合编。《七十自定稿·自叙》说:“‘诗言志’。又曰:‘诗以道性情’。赋亦诗之一也”。  相似文献   

7.
据现有资料,韩国高丽词坛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有名字可考的词人计有16人词作139首,曾作词但作品没有流传下来的词人14人,无名氏作品在3首以上。前人对高丽词的界定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澄清。对高丽词坛的作家作品搜集不够全面,应该还有一些词人词作有待发掘。  相似文献   

8.
宋之问、李夔交游诗系年考《全唐诗》卷六十七有李夔《使至汴州喜逢宋之问》一诗,诗云:“阮籍蓬池上,孤韵竹林才。巨源从吏道,正拥使车来……”李夔把之问比作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并赞许他是“孤韵竹林才”,说明此时之问尚未释褐,还隐居在汴州之蓬池。“蓬池”,考...  相似文献   

9.
<正> 向秀,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省武涉县西南)人,是魏晋两朝交替时期的一位哲学家,为“竹林七贤”之一。当时,“竹林七贤”是否一块坐在竹林里清谈,我们现在不得而知,但向秀和嵇康的交游是真有其事,除至今流传的有关他的传记外,向秀自己作的《思旧赋》也能证实。《思旧赋》就是为了怀念去世的嵇康和吕安咏出来的。《思旧赋》虽是小赋,但被选录在梁萧统《文选》里,可以说它在六朝时期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评价。这说明《思旧赋》除了一般的文学性外,还有使六朝知识分子特别感动的因素。我这篇小文,试图对这种因素做些说明,提出和过去不完全一致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清代宁夏籍湖广提督俞益谟著述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俞益谟是清代宁夏广武营人,官至湖广提督,有多部著述传世,人誉之“一代名将,千古文人”。除《康熙朔方广武志》外,后世学者对其著述情况不甚了解。本文考证了俞益谟著述的内容、文献著录和版本等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学自恢复学科建制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在研究方法上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规范、不够本土化等问题,这就阻碍了学科内的沟通,影响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效力。通过对483篇有关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社会学研究整体层面的一些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我们已经看到,当代人的行为引起了资源消耗、核废料、环境污染以及基因改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后代人的利益,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一种超越时间纬度的未来世代权利因此出现,其核心是“当代人有责任使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受到充分的保护”。现在,对于作为一种新型权利的未来世代权利如何保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法哲学问题。人类共同体理论能够为未来世代权利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日常生活美学”批判与“超越性美学”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美学发生了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的对立。日常生活美学肯定大众文化,主张审美回归日常生活,建立以感性快乐为本质的新的美学原则;而超越性美学则主张审美超越日常生活,应该对大众文化进行审美批判。现代性分裂为世俗现代性和反思现代性,世俗现代性沦为感性异化,而审美属于反思现代性,是对世俗现代性的批判。因此,要吸收后现代主义的合理因素,重建超越性美学。对大众文化,应持一种辩证的态度:一方面,肯定其合理性,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丰富、美化了人们生活;另一方面,警惕感性异化,坚持审美的超越性,开展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建设精英文化。  相似文献   

14.
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新理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的发展不能长期依靠“负债经营” ,要逐步实现“以城养城”。经营城市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创新 ,我们不但要善于建设、管理城市 ,而且要善于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和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根本条件取决于城市的软、硬环境 ,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降低交易成本 ,建设法治经济和信誉社会。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作者的生平事迹、著作等论述中存在着某些疏误乖违。本文依据地方志、别集序跋、小传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提要》所论及的作者,如陈轼、彭师度、姚菱、储掌文、汤斯祚等,从他们的科第、仕历,到作品的著录、版本、卷数、存佚等,均一一作了订正和考辨。  相似文献   

16.
福柯的美学主义涉及到人自身及其生活领域中的一切"美学态度"。此一美学无疑就是一种把人自身及其生活视作艺术品来看待并实践的"精神性"的、实践的美学。其植根于人自身的自由生存实践,或"自我技艺学"之实践之中,因而亦可称之为"自我技艺学化的美学",就是"‘自身的文化’的生存美学"。  相似文献   

17.
少数人作为道德王国的成员,其尊严也应得到尊重。伦理精神与少数人权利保护存在于统一的社会秩序之中,我们要在善恶因果律中把握少数人权利保护,在价值合理性中彰显少数人权利保护,在生态整合中体现少数人权利保护。在道德哲学层次,少数人的权利保护已不再仅仅是道德规范的实现,也涉及到伦理精神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执政价值观是执政主体对执政活动的一般价值的政治伦理判断,其内容主要包括对执政活动的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模式等的认识或评价。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执政基础的合法性、执政活动的有效性和执政行为的规范性是评判党的执政价值的三个最为重要的量度。“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奎 《社会科学》2001,38(7):13-17
以新的视角研究政治信念 ,特别是对 8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特点进行研究 ,对于共产党人在新世纪强化理论创新、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一信念是人们对于某种学说、原则、理想的真诚信服和执著追求的态度。信念包括政治信念、道德信念和生活信念等 ,其中政治信念是人生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那么 ,今天为何去探索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的规律与特点呢 ?其必要性与紧迫性就在于 :在社会主义运动暂时的低潮时期 ,在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 ,我…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真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在从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中发展 ,在同错误的斗争中发展 ,在对真理颗粒的整合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