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张乐民 《理论界》2012,(10):65-67
生态文明需要开启人类幸福观的生态向度,形成一种新的幸福生态观。幸福生态观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为核心原则,强调尊重自然界的存在价值,倡导在创造性生产中获得幸福,并以人的自由解放作为实现幸福生态的最高目标。生态文明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要求切实实现公民幸福观的生态价值转向。  相似文献   

2.
生态伦理思想探究自然的内在价值,论证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为保护自然提供道德根据。然而,基于对人与自然整体性认识与实践的生态伦理思想,却被定性为"自然中心主义",成为牺牲人类利益与幸福的"环境法西斯主义",陷入缺失人文价值的道德责难。究其原因,生态伦理探究常常受制于或限定在"现代性"道德框架内的规范伦理范畴,无法进入超越"现代性"道德展开的人类社会发展和伦理文化传承的历史视野中考察,遮蔽了生态伦理思想原本应该具有的人文精神与幸福之维。通过对现代社会"幸福悖论"的伦理反思,并借助于生态文学、生态心理学,生态伦理沿着精神生态的价值凸显与幸福之维的内在指引,寻求以德配享幸福的伦理信念和道德实践。因之,生态伦理思想就不能止于生态价值论的外显层面,而要深入人类社会的"内部自然",唤醒或激活人与自然天然联结的"生态潜意识",探寻人对待自然的"环境美德",获得精神生态的内在平衡,逐步达到社会生活中消费适度、精神自足的生态幸福。  相似文献   

3.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莱易斯从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理想三个维度提出了旨在实现人的价值与生态文明和谐统一的幸福观。这一观点为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幸福的视域应囊括精神快乐和生态文明程度,幸福的生活是"绿色地创造",幸福的社会是"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生态伦理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功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 ,它涉及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以人为本 ,通过社会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追求的基本目标和最终理想。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和谐协调的发展。人与自然相互对立和役使的时代理应终结 ,和谐融洽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成为人类共同的理想 ,而生态伦理为这一理想的实现提供了新的理论和价值观支点。  相似文献   

5.
全球性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成了一项重要的现实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具有丰富的生态思想,主要包括人与自然是统一的、自然因社会的存在而改变以及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内容。这些思想不仅为生态文明夯实了理论基础和生态意识,同时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当代人只有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消解生态危机,成就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6.
生态问题的日益政治化,传统政治的绿色转向,正成为世界政治发展的一种趋势。生态政治的哲学基础是要为"自然"在公共生活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建基。生态哲学强调,生态问题凸显了协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要性,而生态文明建设不单纯是技术或经济问题,更是包含政策主张与价值选择的政治问题。人类社会需要在根本处变革人与自然的关系,变革的原因在生态,变革的内容在经济与社会,而实现变革的决策和过程则在政治。生态问题的最终解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都依赖于政治思维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生态价值在本文特指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价值形态,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的价值形态。风险社会中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和谐社会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需要、培育善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关系的"生态人"以及不断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都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自身的价值,回应风险社会的挑战,防止生态风险的全面到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从"经济人"到"生态人"的转变,以拓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和功能。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在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时期生态问题进行批判并思索的基础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认识。它的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强调社会实践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中介,只有消灭资本主义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是开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论源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不断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自然和社会达到和谐发展,是当下城市建设的目标追求。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政府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目标,正在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模式,意味着一种全新的行政价值观即生态价值观的确立,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审视人类社会的利益关系问题:在行政理念上确立生态优先、注重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转变政府职能,正确处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确立生态价值优先为导向的行政决策模式,创新政府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现代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的生态现代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的和谐同人与社会的和谐是紧密联系, 不可分割的关系。生态现代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目标取向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