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荣卓  唐鸣 《江汉论坛》2012,(4):131-136
农村基层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遇到的法律问题与日俱增,农村基层司法行政机构的职能弱化问题日益凸显,给传统农村基层司法行政管理模式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应改变原有管理观念、管理体制及管理方式,促进传统农村基层司法行政向以主动介入、部门联动和社会参与为特色的新型农村基层司法行政服务模式转变。当前,可以村(居)自治组织为依托,通过搭建村(居)一级工作平台,吸纳、整合多方力量,促使农村基层司法行政机构将法制宣传教育、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帮教安置、法律维权等多项职能延伸到最基层的村、组和社区,形成多方参与、共同作用的农村基层司法行政综合服务体系。为此,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农村基层司法行政机构的职能延伸范围以及村(居)法务组织的职能内容、自治性质、资金支持等问题,从而保障农村基层司法行政服务模式创新的合法性,促进村(居)法务组织在承接农村基层司法行政服务职能的轨道上实现自身的独特性、独立性、延续性。  相似文献   

2.
撤村建居社区党建工作的问题与对策——以杭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撤村建居社区独特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影响,撤村建居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着党员教育管理难度大、社区领导干部腐败风险大、部分社区党组织功能定位与社区实际和居民群众需求不相适应、部分社区党组织与属地新经济组织党组织关系不够顺畅等传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和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所没有的独特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科学设置基层党组织,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健全撤村建居社区监督网络,有效遏制社区干部腐败;因地确定撤村建居社区党组织功能,分类建立社区领导体制;科学设定选人标准,不断配强撤村建居社区领导班子;普遍设立乡镇(街道)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委,统一领导社区单独建立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  相似文献   

3.
政党治理要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就要实现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这一转变不简单是活动内容的转变,而是思想观念、组织体系、工作方式和考核模式的系列性变革。创新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需要摆脱运动式的工作方法,注重服务的个性化、制度化、市场化、多元化和社会化的整体推进。把服务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将有效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和组织保障,担负着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化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自身建设等任务。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领导作用弱化、党员标准异化、组织机构虚化、服务能力弱化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优化党组织设置,增强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和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5.
张继良  邵凡 《河北学刊》2022,(6):159-166
中国乡村治理主体职能结构对于保障农民主体地位、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增进农民群众福祉、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当前依然存在基层党委和政府主体职能宽泛、内涵界定模糊、权力制约不力,社会主体职能空泛、履职渠道不畅、权利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影响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农村居民主体功能均衡发挥和有效作为的不够完善的环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乡村治理主体职能结构,明确规范基层党组织和政府职能,深入挖掘各类农村组织和农民群众潜能,拓展社会主体履职渠道,加强农民基本权利保障,提高乡村社会治理的公正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政党被视为具备政治整合、组织动员和参与治理等功能的社会政治组织结构。发挥政党基层治理效能重要路径在于党建引领,基层党建也更强调治理和服务功能。通过理清政党、政府和村庄社会三者的治理关系发现,政党能够弥合行政与自治之间的张力,对政府进行政治领导和机制创新,对社会进行政治引导和整合动员,将社会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反馈到行政体制,优化政府政策和政策执行。基层党组织遵循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党组织结构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式机制创新以及党员的政治培养和转化机制创新等,从治理结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和治理主体四个方面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党建引领将是未来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完善党的组织建设和群众工作方法、创新治理机制还存在大量值得探索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崔春 《江汉论坛》2012,(5):72-75
传统中国对乡村的治理是通过地方乡绅实现的。晚清以降,随着士绅的分化与消失,乡村政权式微,而国民党的政党下乡以失败告终。共产党通过组织建设、政治动员、革命与改造等方式实现了政党下乡的成功。但改革开放后,乡村政治出现了"内卷化"困境,许多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日益蜕变为"赢利型经纪"。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时期,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应充分尊重基层民主发展的现实,切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体制改革,坚决而适度地矫正和去除行政化倾向,通过吸纳"乡土精英",动员和组织"新乡绅"力量,使党的意志真正被乡村社会和群众所接受,实现"政党下乡"到"政党在乡"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是党的政治领导力量在基层的外显,是带领广大农民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的保障。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定向力、胜任力、执行力和影响力是提升其政治领导力的必然要求。从当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际出发,以皖北地区S村和X村为例,调研发现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治领导力提升过程中还存在着领导作用发挥有待加强、组织结构有待完善、党内关怀机制有待完善的制约因素。因此,从实际出发,从突出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加强农村党组织队伍建设和完善党内关怀机制三个方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中出现了一系列新趋向,如"能人治村"、"大学生村官"、"一肩挑"设置和"三资代理"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的基层治理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自治"扩大的过程.在村民自治程度逐步提高的同时,党和政府也在不断地改进对基层自治组织的监督与管理.当前农村基层治理中出现的一系列新趋向表明,农村治理正在由原来的"村民自治"走向政府与村民的"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10.
"两委"(基层党组织与村民委员会)矛盾的焦点在于"两委"的职能划分."两票制"和"一肩挑"的"一元化"职能改革思路不利于村民自治结构形成.某种意义上,基层党组织在村民自治条件下的领导不是行政化的直接领导,而主要表现为法律和政策的监督.借鉴公司治理原理,实现村民自治中基层党组织职能改革,构建"决策-执行-监督"三权相互制衡的村民自治结构,是党的基层组织合理定位领导职能、转变领导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基层党组织职能改革的方向.这种治理结构安排和监督权定位既有利于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的发挥,也化解了村民委员会与基层党组织的职能冲突.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问题非常突出,亟需农村基层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对此作出回应。结合山西省H县坚持管理体制创新、坚持职能转变、坚持矛盾调处机制创新、坚持基层民主自治机制改革,开创农村社会管理新局面的标本性实践经验,提出县域农村基层政府应该从转变政府职能与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相适应、打造"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培育和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建设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是关键.为此,必须大力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筑牢新农村建设的战斗堡垒;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基层治理创新须理顺三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层治理是国家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推进农村基层治理创新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农村基层治理的核心是村民自治,村民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块重要基石。在创新农村基层治理的过程中必须理顺乡村关系、村支两委关系及村委与村民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党组织延伸到基层、支部建在村上,这是我们党的一个政治优势,是我们党在农村执政基础之深之牢的根本所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从农村建设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出发,深刻审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定位、作用和方法,进一步探索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思路、新途径,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要清醒地认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课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基层党的建设来讲不仅是一个加强的机遇,…  相似文献   

15.
先进文化是政党的精神旗帜和内在灵魂。社会转型期农村基层党组织文化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加快基层党组织文化建设的任务变得更为迫切和必要。要坚持党的建设基本原则,强化价值导向,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文化话语权;进一步加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制度文化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服务能力;强化党员主体意识,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6.
梁莹 《东南学术》2012,(2):41-53
建国之初,我国传统意义上的社区居(村)委会的治理或管理雏形已彰显出某种"自治"的理念及实践,但随着建国后几十年来政治生态的嬗变,社区居(村)委会转而更多表现出类似具有国家行政机关运作程式的浓厚色彩的基层类"行政组织"。而居(村)委会行政化的性质对于居(村)委会的善治而言,无疑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本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居(村)委会的善治程度与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意愿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对如何促进居(村)委会的善治与居民社区志愿精神成长与培育之间良性互动关系逐渐形成的路径加以反思。本研究今后将通过扩大调研城市的数量和异质性,进一步测量和分析中国不同城市的居(村)委会的善治程度与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意愿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村基层治理中出现的基层组织及其管理服务的"叠加"、"过剩"现象,实质只是一种"相对过剩"。近年来,各地政府实施了多种以"减负"为取向的农村基层专项整治和以"整合"为取向的农村基层组织创新,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无法根本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及其管理服务的‘相对过剩’问题。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基层组织重建须根据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实施系统性整合:根据系统性要求重构农村基层组织体系,根据整合性要求健全农村基层组织运行机制,根据协同性要求整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根据统筹性要求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创新。  相似文献   

18.
推进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转型升级的需要,是化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需要,是整合基层社会治理优势资源的需要,是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民心的需要.加快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现代化转型需要实现治理理念从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工作方式从传统向现代转变,权力分配从高度集权向适度分权转变,工作作风从人治向法治转变,评价标准从领导满意向群众满意转变.  相似文献   

19.
参与式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层管理体制,深刻反映了人们的需求、理念和追求,是现代民主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形式.乡村参与式治理的实践,给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应在扩大农民政治参与、突出人本理念依法自治、构建“互动合作”制度等方面积极创新,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治理中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20.
党组织是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的关键主体与核心力量。以江苏省Z社区为考察样本,从“政党整合”的角度出发,探讨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中基层党组织的行动逻辑。“政治整合、组织整合、资源整合、技术整合”是网格化治理中基层党组织的主要表现:在政治整合上,通过方向引领与规则制定营造网格治理运行的政治生态;在组织整合上,通过柔性嵌入、服务吸纳与党群协同的方式统合多元化的组织力量;在资源整合上,通过赋权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建引领的方式促进部门协同与属地资源共享;在技术整合上,通过信息的智能化采集与归类处理重塑行政治理手段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本质上,“政党整合”的治理逻辑是对基层社会秩序重建的一种创新实践探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回应基层治理危机强大的调适能力,有助于推动国家社会关系的重构,并建构中国本土化的基层治理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