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张宇 《学术探索》2010,(4):140-144
越南使臣裴文与中国伴送官杨恩寿的文学交游,为我们提供了中越文化交流的一个全面而详实的个案。通过对这一个案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越南使臣出使中国及与中国文人交流的具体情况和特征。更重要的是:中越文化交流的历史,正是有赖于类似裴、杨文学交游这样的一个个的具体事例支撑而成,我们可以由这一组个案透视出中越文化交流,乃至在宗藩关系下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实际面貌。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越南是山水相连的邻邦,两国之间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历史上,两国"同文同祖",文化交往十分密切.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和数学书籍在越南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越两国传统友谊的构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谱写了中越文化交流史上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古代中国与越南往来密切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越南约有一半时间处在中国封建统治之下 ,越南文学受到中国文学的影响极大 ;公元 96 8年越南建国后 ,中越两国关系密切 ,文化交流频繁 ,在文学上 ,越南深受中国的影响 ,同时 ,越南的文学作品也传入中国。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7,(9):117-123
越南汉文小说吸收中国小说评点形式,将其运用到作品创作中,形成越南汉文小说评点现象。越南现存评点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对小说主旨的分析、评点功能的阐述、人物形象的点评,也有对故事结构的艺术解析,反映出中国古代小说评点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并凸显出越南文化的价值取向及内涵。不仅如此,越南汉文小说评点还提出其对文学观念的思考,并涉及许多中国小说,为研究中越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制度文化交流是中越关系史上的重要内容。古代越南的政治制度、军事制度、教育制度等,都是由学习借鉴中国的相关制度而建立起来。长期以来,这种制度交流对越南的社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梁旭 《阴山学刊》2012,(5):46-48
同属儒家文化圈的中越两国,在历史上关系颇为紧密。宋元之际越南古戏曲深受中国戏曲的影响。代表人物李元吉,在越南戏剧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7.
世纪年代以来,滇越经贸合作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增长势头,越南已成为云南省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新2090世纪初中越两国改革开放形势的新发展,对云南与越南的经济合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要求。文章分析了滇越经贸合作的现状与前景、成就与问题,并就新形势下双方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交流已迅猛发展。文化交流活动已经加强了中越友好关系,推动了政治交往和经济合作。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越两国文化关系也面对一些新的挑战。双方文化交往与合作的发展一定将会给两国人民带来切实利益.有助于促进两国人民互相了解,巩固中越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9.
越南经济八年的快速增长,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因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自身经济问题,越南经济一度陷入困境。随着世界经济逐步走出衰退和政府一系列的经济刺激计划实施,越南宏观经济逐步企稳。中国对越贸易在危机中也受到影响,但危机同时也为中越贸易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0.
近期 ,广西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和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共同举办“2 1世纪初越南市场前景分析研讨会” ,研究越南问题的专家学者、企业界、金融业、旅游业的代表聚集南宁 ,共同分析探讨越共“九大”之后的越南市场前景 ,并就如何发挥广西的地缘优势 ,大力开拓越南市场提出对策建议。一、越南市场潜力巨大与会的专家学者认为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 ,有长达 1 643公里的共同陆地边界线 ,在历史、文化、习俗、生活需求、消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均有共同之处 ,是广西传统的贸易伙伴。越南地理位置优越 ,自然资源丰富 ,中越两国经…  相似文献   

11.
论黑旗军援越抗法战争的历史功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正当法国帝国主义派军侵略越南并准备进一步侵略中国之际,活跃在中越边境上的一支中国农民的队伍,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应越南政府的邀请,开赴前线,同越南军民并肩抵抗法帝国主义的侵略,在一系列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为援越抗法、保家卫国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2.
中越两国人民过去“恩深、义重、情长”的友好关系,是在并肩战斗的岁月里用鲜血凝成的。中法战争期间,越南抗法爱国志士吕春葳与我国援越清军结成的战斗情谊,就是这种友好关系在近代史上的具体体现。吕春葳,字叔鲍,一八三六年出生在越南南定省封营县上同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越文学交流,是在中越两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东方的不断扩张的过程中进行的.中国文学作品源源不断输入越南.越南文学家继续从中国文学中吸取营养,写出了许多反帝反封建的文学作品.同时,越南近代文学作品也不断传入中国.  相似文献   

14.
陈文源 《社会科学》2006,(6):172-176
古代中越交往中,越南曾向中国贡献一种特殊贡品"代身金人".越南典籍将其解释为代偿"乌马儿"、"柳升"之命."代身金人"产生及历次进贡的背景说明,它是中国古代羁縻观念的物化延续,表明古代越南与中国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15.
张金莲 《学术探索》2005,(1):109-114
自汉代在今越南地区设置交趾郡及交州以来,交趾、交州就渐成为古代越南的代名词,直到唐设立安南都护府后,才被"安南"一词所代替。交趾,为今越南北部,自古就与中原来往不断,在经秦汉及六朝的统治后,交趾与内地的交通得到了发展,并形成了这一时期中越交通道路的特点:具体交通线路尚不明晰;主要以水路为主;功能主要为军事战争使用;交通中合浦的地位尤为重要;奠定了古代中越交通格局。由于道路畅通,两地之间人民往来不断,互通有无,使双方的经济文化得到发展,交州也成为了这一时期中原与南海诸国交往的前沿大门。  相似文献   

16.
越南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历史上中国文化对越南有较深的影响.在中越两国漫长的社会发展中,两国人民友好往来不断,建立了十分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为中越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基础.文章基于历史研究方法,将中越经贸关系归纳为古代的朝贡贸易→近代的市场贸易→现代的全面经贸合作→未来区域经济融合的发展历程,并对发展中越经贸关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和越南的边境贸易结算中,正规的银行并没有成为主要的结算渠道,"地摊银行"结算模式是中越边境贸易结算的主要模式.非正规的"地摊银行"能在中越边贸结算业务领域对正规银行渠道形成强有力的替代,在于"地摊银行"可以为边贸双方提供便捷、低成本的结算服务,具有更高的业务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落实中越两党最高领导人确定的中越关系“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方针,全面推进中越地区间经贸合作的发展,根据云南省政府领导与越南贸易部领导达成的协议,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与越南贸易部贸易研究院于2001年6月4~6日主办了“中越地区经贸合作国际研讨会”。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义明致开幕词,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安民、越南贸易部副部长胡勋严、云南省副省长邵琪伟到会发表了重要讲话,中方组委会主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贺圣达、越方组委会主任、越南贸易部贸易研究院院长阮文南、贸易研究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19.
越南的华人经济与中越边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星 《学术探索》2002,(1):50-53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 ,有着 1 347公里绵延的边境线 ,两国关系源远流长 ,越南独立前 ,其北部为中国封建王朝所管辖 ,在越南独立之后的一千多年中 ,中越又有着密切的交往。因此 ,从秦代以来 ,就不断有华人迁徙进入越南 ,从而对越南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华人向越南的迁移及贡献 ,前人已作过较多的论述。本文着重就越南华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华人在边贸中处于优势的原因、边贸的作用等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后半叶,越南之所以沦为法国的殖民地,既是越南阮氏王朝推行卖国求荣政策,出卖越南人民抗法斗争的结果,同时也是与它出卖黑旗军的真诚援助分不开的。黑旗军原是我国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因受清朝政府军的压迫,于1866年在刘永福领导下转移到中越边境的越南保胜府一带。他们在那里保护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尔后坚持援越抗法斗争十多年,驰骋疆场,屡败法军,为越南人民的抗法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法国殖民主义者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完成了对越南南方的占领后,就把进攻的重点转向越南北方。1873年10月6日,法国驻西贡的殖民主义头子杜白蕾在给顺化的苏伊尔神甫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