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现社会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税收对于促进社会公正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公正可分为起点公正、规则公正和结果公正,税收政策的作用也是沿着这三个方面展开.我国现行税制中还有许多不利于社会公正之处,应从起点、规则和结果三个角度完善我国税收政策,充分发挥其促进社会公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分配公正一直是人类追求的价值理想.历史上五种有代表性的分配公正现,不仅体现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正义诉求,而且对当代中国分配公正观的形成,探索包容性增长中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寻求和谐社会的实现路径,以及构建体现分配公正价值的企业薪酬制度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收入倍增计划,利用倒推法测算显示,实现这一目标完全有可能。但要考虑个体差异的影响和缩小贫富差距两个前提,也就是说,一是不能被倍增,不能是少数人增加,多数人不增加;二是必须要缩小收入差距,不是所有人同比例增加收入,而是中低收入者增加的倍数要比高收入者增加的倍数多。所以,不能忽视影响收入倍增计划完成质量和效果的三大突出问题:即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过低、再分配逆调节、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过低等。而这三大问题的根源是权利配置不合理。因此,要以公正分配为基础,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利配置的"三权",即平等的参与权、共享的收入权和充分的保障权,实现"三权合一",从而实现收入倍增计划。 相似文献
4.
企业薪酬分配公正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薪酬分配是否公正直接影响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从企业薪酬管理流程看,要实现企业薪酬分配公正,既要通过公正的制度设计提供企业薪酬分配的起点公正,又要通过组织公正来保证企业薪酬分配的程序公正,还要通过有效的结果均衡管理来实现企业薪酬分配的结果公平.起点公正、程序公正和结果公平构成了企业薪酬分配公正体系,三者功能各异,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5.
分配公正既是一个道德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经济领域的合理分配,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伦理文化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活动协调运行的前提。立足于社会的经济关系和道德基础来研究分配公正的本质和分配的经济原则,揭示分配公正的表现特征和运行规律,是伦理学研究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略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公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公正是人类普世性的基本价值之一,分配公正从“价值取向”上简单说就是财产收入“给每个人他应得的”。要解决我国目前分配公正失衡的问题,必须首先弄清我国现阶段分配公正失衡的特点、现状、问题及原因等;必须认清并正确处理好分配公正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必须正确提出并实施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公正所应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分配理念功能发生异化的情况下,着力解决初次分配中的公平问题尤为迫切,在现阶段主要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使以往GDP分配中劳动者收入偏低、资本所有者的回报偏高的畸形格局得到矫正,逐步完善最低工资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相似文献
8.
论公正的初次分配规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正的初次分配规则最为直接地、直观地体现了公正原则的兑现程度。公正的初次分配规则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一、强调"付出"同"获得"之间的对称;二、凸显个体人依靠自身的成就所获得的回报;三、社会成员在收入等社会资源分配方面的差距相对较大;四、其地位的重要性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而有所相对降低。公正的初次分配规则能否有效地得以实施,取决于:一、相应的制度设计和实施是否公正;二、社会成员平等的基本权利是否具备;三、当事群体之间是否有一个有效的、公平的谈判与协商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收入分配差距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是分配不公。分配不公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不相容的。我们应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正视收入分配差距,理性地看待社会公正,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消除分配不公,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社会分配的公正与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分配的公正原则在现实的社会权利关系中,主要体现为社会成员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我国的社会分配不公与转型时期公正制度的缺失有关,初次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是权利分配的不公。社会分配公正的核心是制度公正,要用合理的制度安排保障社会分配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建立公平的劳动者工资分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劳动者的工资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只能或难以维持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与不合理的高收入、高消费形成巨大反差,成为当前经济利益分配不公的集中表现和必须重视的社会问题。建立健全自主平等、充分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是市场经济公平分配劳动者经济利益的客观方式。着力推进政府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以切实确立起劳动者独立、自主、平等的经济地位和完善的市场经济关系,是公平的市场分配机制得以建立健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现行税制结构中,增值税和营业税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流转税税种.增值税覆盖了除建筑业之外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大部分行业则课征营业税。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税制显现出其不合理性。为进一步解决货物和劳务税制中的重复征税问题,完善税收制度,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按照建立现代型增值税模式,我国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这一改革对推动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税制改革与产业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也是当前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内容。我国的税制改革应该突出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配合国家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中央政府三令五申遏制房价快速上涨,为此,各地陆续出台了房产税收新政,房产税改革被推上了公众舆论的风口浪尖。笔者从房地产保有阶段的税收法律制度改革出发,力求立足国情,借鉴国外经验,对我国保有阶段税收法律制度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法律制度改革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为目的,研究了农村改革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首先提出了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保障,重点指出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最后就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从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经营权合理流转、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税制要改革已经成为当前的一种社会共识,但该如何迈步,显然取决于税改的理念。长期以来,提高“两个比重”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并有意或无意地将其贯穿于历次税制改革中,导致很多改革囿于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而夭折或打了折扣,保持税收收入的较快增长事实上成了各项税制改革的前提条件。以这次“结构性减税”为转折点,我们的税改政策理念应发生根本转变,由长期以来因各种主客观因素而被迫形成的“偏轨”转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7.
曹俐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13(5):5-6
我国农业税制已执行了四十多年,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改革,改革的初步构想是重新确立农业税税种;重新修订计税依据;重新调整农业税税率.同时进行配套的改革,以完善农业税制. 相似文献
18.
19.
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税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现急剧扩大的趋势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已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成为高收入差距国家。针对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 ,应当加大税收体制改革力度 ,通过税收制度的科学设计 ,实现收入差距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20.
个人所得税是一个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密切相关的税种,涉及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切身利益,是政府与纳税人(公民)高度敏感的社会热点问题。从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的现状分析,目前征管中尚存在诸多问题。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基础性障碍,亟需改革,应在税制模式选择,征收方式,治税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