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内在统一.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理性因素与理性主义、非理性因素与非理性主义、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对于深入理解人的认识过程,全面把握认识活动的能动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的是人的精神和思想的问题,需要重视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非理性因素是与理性思维不同的主体心理形式,具有非自觉性、非逻辑性和情绪性等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了解和把握欲望、情感、意志、信仰、社会心理等五种非理性因素的特点、作用规律及其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高度重视非理性因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  相似文献   

3.
理性与非理性是个体精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的重要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马克思恩格斯在诸多经典文本中提出了大量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的论断,在实践理性观的基础上阐明了理性与非理性的本质规定与基本形式,揭示了理性与非理性辩证统一的作用机制.新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性观为指导,全面把握、深刻体会并充分运用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本质原理和有机转化机理,切实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使命.  相似文献   

4.
理性与非理性是个体精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的重要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马克思恩格斯在诸多经典文本中提出了大量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的论断,在实践理性观的基础上阐明了理性与非理性的本质规定与基本形式,揭示了理性与非理性辩证统一的作用机制.新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性观为指导,全面把握、深刻体会并充分运用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本质原理和有机转化机理,切实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使命.  相似文献   

5.
理性哲学的历史贯穿着非理性的潜流,非理性与理性作为人的精神的两翼,两者密不可分,纯粹的理性和非理性都是不存在的。探索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恰是促进人的非理性因素和理性因素的和谐,推进认识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的非理性因素诸如欲望、兴趣、激情、信念、意志等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负面效应.要充分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抑制、弱化其消极作用,我们必须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实现理性和非理性的协调统一,在理性的支配和指导下,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必须使人的非理性因素顺应社会客观规律,推动社会的发展;必须加强人的非理性因素的教育和培养,塑造现代理想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营造一个良好社会环境,加强社会的综合治理,使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推动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内在地包含着理性非理性两种因素,而社会发展实际上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展开过程,因此,非理性因素必然要通过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影响社会发展。通过对非理性的内涵进行界定,分析了非理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负面影响,以便有效的对非理性因素进行引导,强化、激发其积极作用,引导和限制其消极作用,促使社会生活的健康发展和社会机体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8.
任何认识活动都包含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只是在不同的认识活动中二者的比重不同罢了.如果说人类理性的高度发展能逐步克服认识活动中的自发性、盲目性和狂热性的话,那么贯穿在人们认识活动中的意志、信念、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则是不能克服的.人们惟一能做到的就是用理性来制约非理性因素的消极作用,自觉地去培养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是人的一个基本属性;“天性与德性的互动”是人的类特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共性、个性)、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理性、非理性)、天性和德性的统一(天性、德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它们只是人的属性。结合“具体→抽象→具体”的图式可以进一步解析人性的本质和人的本质视野下人的属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10.
对意识形态的矛盾分析表明,意识形态深陷理性与价值、理论与实践、普遍形式与特殊利益的矛盾之中,这些矛盾关系表明意识形态已经越出意识边界。对意识形态的政治关联性、总体性、相对独立性特征分析表明,意识形态深深地嵌入生活世界中,表现了政治对生活世界的总体渗透。意识形态具有的政治认识、合法性及经济变革功能是其实现政治嵌入的具体形式。意识形态的超越不可能通过理性批判实现,超越意识形态只能是马克思意义上的社会历史实践,包括无产阶级的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11.
决策者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只是人类的理性本性之所在,决策者在各种现实约束条件下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经济利益只是决策者价值判断准则体系中一部分,尤其在纯经济决策中,经济利益是价值的主体,但并不排除其它非理性价值因素对决策者价值判断的影响。现实的决策价值准则体系既包含理性的经济利益,也包含非理性的情感偏好、习俗、文化、宗教等因素;决策者的决策能力既包含理性认知能力又包含非理性认知能力。理性认知能力不仅是有限的(西蒙的假设),而且还是动态变化的。非理性认知能力(非逻辑思维)是创新性决策不可或缺的要素,与理性认知能力一样,非理性认知能力也具有变量特征,它同样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此,基于“现实”假设的决策理论,遵循受现实约束条件限制的最大化原则,决策价值准则体系既包含经济理性,又包含其它非理性因素,决策思维方式既包含理性的逻辑思维又包含非理性的感性思维,基于“现实”假设的决策理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整合。  相似文献   

12.
管理中的非理性及其扬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主要是人对人的管理 ,而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体 ,管理就必然涉及人的非理性因素。本文论述了人的欲望、激情、意志、直觉、群体无意识、信念等非理性因素在管理中的双重作用 ,并从五个方面探寻了扬弃非理性的途径 ,以实现人的发展和管理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理性与非理性因素是人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当然也相互冲突,二者是矛盾对立统一体的两个方面。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或消极的阻碍作用,要充分发挥二者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关键是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人的认识活动的深化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是人类理性因素中的两个重要方面,不能过于抬高一方而贬低另一方,而应该促进二者的整合与协调,才能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向和谐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开启了由纯粹的自我意识到感性对象性活动的“实践转向”,“生活决定意识”思想在此一转向中得以问世。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它源自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对象性活动并随之改变。我们认为,马克思以“生活决定意识”的思想突破了意识的内在性,以对象性的“感性意识”消解了思辨哲学的“纯粹意识”,贯穿了社会生活的实体性内容,实现的是唯物史观的生成。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感性意识的历史,感性意识在由对象性活动建构的同时,也确证了现实的社会生活;感性意识作为“对象性本质力量的主体性”,自觉表达了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对象性关系的实体性内容。正是在批判思辨哲学意识的内在性与虚无性中,“生活决定意识”思想切中了社会现实,其作为哲学方法论的价值也不可遏制地呈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15.
理性与非理性因素是人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当然也相互冲突,二者是矛盾对立统一体的两个方面。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或消极的阻碍作用,要充分发挥二者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关键是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人的认识活动的深化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是人类理性因素中的两个重要方面,不能过于抬高一方而贬低另一方,而应该促进二者的整合与协调,才能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向和谐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理性与非理性并存于个体之中,非理性因素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由于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方式缺乏创新,载体比较单一,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较差。这就需要在坚持理性因素的主导作用下研究非理性因素的补充作用。因此,要立足需要,提高针对性;注重情感培养,增强亲和力;重视意志铸造,保证方向性;实现信仰构建,坚定方向性。力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性思维活动是在理性主导下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矛盾统一,其中非理性因素推动着甚至直接激发出创造性思维。情感、意志等因素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灵感、直觉是创造性思维的导火索,直接激发出新思想、新观念,领悟事物本质和规律,实现认识的飞跃。非理性因素是积极主动的思维结果,主要受到理性思维、逻辑思维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经济社会学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与社会互动的产物.与经济学强调企业的单一经济属性不同,经济社会学认为企业具有双重属性即社会性和经济性,社会性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源.企业社会责任论的本质在于揭示企业与社会的耦合关系即企业与社会的互嵌性.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实现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的有机统一,避免"发展异化",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价值范畴具有商品价值和社会核心价值双重功能。本文认为,以往对马克思价值范畴的理解过于简单化;马克思价值范畴中的商品价值是演进的,它不仅包含劳动价值概念,而且包含劳动价值概念向生产价格概念的转形;马克思价值范畴中的社会核心价值是复杂的,它不仅阐明了劳动生产方式与资本生产方式的矛盾,而且阐明了前者向后者演化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经济实践是人的本质的表征形式。经济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经济实践。人的本质的多重性 ,如人的自然本质、社会本质和意识本质等 ,不仅导致了人类经济实践的矛盾 ,也影响着人类对经济实践的理解。对人本质的理解与对经济实践的把握是一致的 ,实践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应该建立在对人的本质的研究方法之上。我们对历史的社会形态的经济实践的理解与把握 ,以及对我们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实践的认识和发展方向的展望 ,都必须以对人的本质的把握为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