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默与笑话     
《老人世界》2014,(11):62-62
全都卖完了 大仲马一次到俄国旅行。他来到一座城市,打算到一家比较有规模的书店去参观。 店主听说大名鼎鼎的大仲马要到店里来,于是他把大仲马的书摆满了书架。大仲马来到书店,看到满架都是自己的作品,感到十分惊讶,问道:“只有我的书吗?其他的书呢?”  相似文献   

2.
孝子鲁迅     
魏鹏 《当代老年》2006,(4):10-11
北京好几家的书店里,现在都在卖着一本传统的儿童读物《二十四孝图》。我知道这是一本鲁迅看过的书,书里树了二十四个行孝标兵,他虽然没有去仿效那些行孝标兵,可谁又能说他不是个孝子呢?  相似文献   

3.
购书辛苦记     
礼贤 《老年人》2009,(9):50-50
喜欢读书的人,自然喜欢买书。比如我一向爱读孙犁的书,可谓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每每逛书店,见到他的书便买,所以他在“文革”前写的所有作品,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便陆续买齐了。  相似文献   

4.
小时候,她的梦想是拥有一家书店,不要很大,但需舒适,有柔和的灯光,充盈着温暖的气息:有看不完的书,摆好椅子让那些只想看书而买不起书的人,可以安心地坐着读自己喜欢的书。因为她也常常买不起书。后来,她真的有了自己的书店,书店不大,当然也说不上舒适,  相似文献   

5.
文培基 《老年人》2006,(7):24-24
今年春节刚过,我的好朋友周煜泉同志因病去世。我是在开追悼会的前一天晚上才知道这个噩耗的。悲伤之余,回想起与他40多年的交往与友谊,心里非常难过,一夜未眠。认识周公是因为书的缘故。1960年,我在长沙县委工作,他在县书店工作,两人相距不远,我常去书店买书,从此相识,彼此结下深厚友谊。1964年,我任县剧团团长,他在县书店当经理,工作在同一系统,经常开会碰到一起。次年,我和他一起参加社教,彼此关照,更是成为知心朋友。周公个性沉稳内敛,有正义感,内心充满爱。“文革”期间,我在县委宣传部接受审查,白天挖防空洞,晚上写检查,隔两三天接受…  相似文献   

6.
GT的一代     
刚回国两个月,住在清华园里,这段“无业游民”的生活倒也悠闲。各处书摊和书店是我常去的地方,用手指在一排排的书脊上划过去,享受那种用眼睛抚摩一下方块字就知其绿肥红瘦的愉悦。面对满架中文书,有种坐拥书城的感觉。而在国外时,无论在书店或者图书馆里,西文书陈列着的阵式,对于我,真实的感受就是它虎视眈眈的,自己则要被压瘪了。当然,若是钱锺书先生,则可以自信地说,想不到世界上还有这么多我不需要的书。  相似文献   

7.
幸福地读书     
小时候的理想很简单,就是做一个书店的营业员。因为我觉得,坐拥书城是超级幸福的事。 基于这种认识,我从小就特别迷恋书,对书有一种自然的亲近与兴奋。捧一本书,端一杯清茶,独自畅游在思想的海洋里,体味生活的哲理,那情那景,既惬意又幸福。  相似文献   

8.
正在澳大利亚,有一个无人看管的书店,书店名为"逻辑书店",24小时营业,想买书看着给钱就行。书店没有店员看管,更没有监控,顾客可以随时去买书看书。而书店最特别的是,能治疗患忧郁症的患者。书店的主人叫詹金斯,开店已经3年。詹金斯开"无人书店"纯粹是他的懒惰使然,詹金斯不想天天来书店看着,又不愿意把书店关掉,所以干脆办成"无人书店",而书店能治忧郁症也是一件小事触发了他的灵感。  相似文献   

9.
爱情图书馆     
正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有这样一家图书馆:图书馆里只有和爱情有关的书籍,进入该馆的读者必须是未婚男女。据说,在这里邂逅爱情的几率高于普通婚介所5倍。这个奇妙的图书馆,和馆主阿里的爱情故事有关。阿里是个帅小伙。一次,他在逛街的时候拐进了一家图书馆。他随手拿了一本《茶花女》读了起来,等他看完并将书放回原位时,  相似文献   

10.
我的读书生活杨恺我家藏有3柜书,读书已成为我生活的爱好和习惯,每天看书少则一二小时;多的有五六小时。我对每本书都珍惜,尤其对经典名著更是爱不释手;书给我知识,给我乐趣,充实着我的生活。记得小时候,家父常教我唐诗宋词,他边吟边讲,我要背要写。他还提问要...  相似文献   

11.
培养对手     
世创 《现代交际》2008,(4):26-26
朋友建伟在某大学社区开了一家书店。建伟开书店之前,这个大学社区已经有三家书店,但由于他经营有道,这三家书店的营业额加起来,还不如他一家高。他成了这个社区的"书店老大"。让人感  相似文献   

12.
杨里昂 《老年人》2009,(6):50-50
在地摊上淘书比起在书店中购书来别有一番情致。前人有句云:“冷摊负手对残书”,一个“冷”字一个“残”字道尽了其中况味。地摊上出售的旧书,远不如书店中那样品种齐全,数量众多,书品也一般不高,有的是某一丛书中的一个单本,有的有上册缺下册,有的甚至缺页,书面也常常不洁。但从这里间常也有所得,能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我是经常逛冷摊的人,曾经从那里配齐了好几册书。最有趣的是我还两度与自家散失的书籍相逢。  相似文献   

13.
汤小小 《职业》2012,(25):82
左斯特在大学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父母的资助下,他开了一家小书店。不过,由于生意惨淡,书店已经连续半年处于亏损状态。周末,左斯特在父亲的葡萄园里帮忙修剪枝叶,一位朋友来找他。两人在葡萄园里聊了很久,朋友感慨道:"这里真美啊,如果有个长凳可以休息一下,顺便翻几页书,或者有个小圆桌,可以喝喝咖啡,那真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相似文献   

14.
书店里遇到席地而坐的你学校里新开张了一家书店,晚饭过后,我常喜欢去那里,挑一本旧书,站着看上半日。店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教授,喜欢学生,尽管可能因为囊中羞涩,买不起书,但他还是开心,并不冷脸撵人。这样小小的优惠,对于我,已是很高的待遇。所以常常如饥似渴地读,忘记没有洛生陪伴的寂寞与失落。  相似文献   

15.
读书之乐     
何立伟 《老年人》2009,(2):48-49
我读书向无计划,到书店里逛,要买什么书,亦是无主题,只碰到与当时心情合拍的,就买下。若心情还在,又有闲暇,就一卷在手,叼根烟,翘个二郎腿,把手指头一行行移着看下去。若心情不在,或者买来的书竟束之高阁亦未可料。有些书买来四五年,翻都未去翻的情形也不是没有的。总之,我是个由兴趣的鞭子抽着向前走的人,在读书这件事情上尤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思念成书     
有风吹过,耳边呢喃,可是叮嘱,满怀牵挂?风吹过,携有馨香,流连不去,缠绵渐寒。有风吹过,暗自神伤,凝神闭目,影也如花……这是英国新锐作家布鲁克达顿写在新书扉页上的一段话,书名叫《当悲伤逆流成河》。这本纪念亡妻的30万字的书,虽然五月才上市,却一度登上亚马逊书店实时榜冠军。  相似文献   

17.
数字     
3分钟被时代周刊评为2007年度发明的"咖啡式出书机"售价达5万美元,这种机器只用3分钟就能提供一本彩色封面的300页平装书,它可以把图书馆变成一家家小型书店,用户找书就像冲杯咖啡一样容易。  相似文献   

18.
《炎黄世界》2013,(2):19-19
1937年,江苏太仓人陈汝言被淞沪炮声所迫,流亡到了山城重庆。他看到沙坪坝高等学府林立,学生万千,却没有一家像样的书店,便决心开一家好书店及出版社。但他没有开办经费,当时那些支持他开书店的知名教授均度日维艰,爱莫能助。多亏江苏老乡李公朴给他出了个点子:要钱只有找徐悲鸿,他画一匹马就是500元。  相似文献   

19.
正她是北方女子,美丽大方、热情豪放。他是江南才子,温柔多情,体贴浪漫。他们在图书馆门口相遇,匆忙行走的她把他抱着的一摞书撞掉,散落一地。她边说着抱歉边慌忙地弯下腰,他温柔地笑笑,也弯下了腰。四目相对,她的心柔软成了盈盈的水草,恋爱、拥抱,接下来的日子幸福而美好。大学毕业,他们一起到了南方,租了房子,开始了努力奋斗的日子。出生在江南的他在南方的城市里过得如鱼得水,很快便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而习惯了北方的她却始终无法适应南方湿热的天气,吃不惯清淡的南方小吃,更听不懂那些吴侬软语,  相似文献   

20.
"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他良多……" 穷困的女作家海莲受不了纽约昂贵庸俗的古旧书店,便按照<星期六文学评论>上的地址,给位于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后来被海莲派去伦敦侦察的好友形容成一家"活脱从狄更斯书里头蹦出来的可爱铺子")写了一封信,求购一些绝版图书.这一天是1949年10月5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