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地方戏凝结着某一地域的民风习俗、地缘风貌,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是地域文化的重要构成和资源。河北是戏曲大省,传统戏曲剧种比较丰富,是河北省一项重要的文化资源。在振兴民族文化精神,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今天,重新认知地方戏这个文化资源,研究其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之路,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新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个重要议题。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论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文化形态为主的软实力已然成为当今时代国家间实力消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具有丰富资源和良好基础,同时面临诸多现实挑战与问题。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当代中国强国使命所在。  相似文献   

4.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界定文化软实力概念的基础上,从辽宁地区政府公信力、社会凝聚力、特色文化感召力、居民创造力和文化对外吸引力等几个方面分析辽宁区域文化软实力对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与迟滞因素,进而提出提升辽宁区域文化软实力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从互文性视阈来看,葛兰西的文化霸权学说与约瑟夫.奈提出的文化软实力有着密切的互文历史关联,它们在重视文化与意识形态及其社会功能方面具有相似性。建设和提升文化软实力是中国增强综合国力、实现民族复兴的迫切要求,在文化霸权理论中,葛兰西对市民社会地位的强调、对"民族—人民的文学家"作用的重视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一定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化软实力基础问题与发展战略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桂韩 《天府新论》2011,(2):99-105
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构成和重要载体,是体现文化软实力的价值根基。但是,文化不等同于软实力。只有先进文化在有效的传播过程中,才能彰显和体现出文化软实力。就文化本身角度来讲,文化软实力主要包括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以及文化载体、文化传播能力四个层面;就文化作用角度来讲,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在国际交往层面的文化软实力、国家内部层面的文化软实力。其中,国际交往层面文化软实力的主要表现形态,集中体现在价值观具有普世性、文化载体和文化传播能力具有先进性、善待他国家和民族文化、国家形象具有强大的魅力、国家发展模式具有影响力、在国际上具有公信力与支持力等方面;国家内部层面文化软实力主要表现形态,既体现在国家文化力、区域文化力、组织文化力上,又体现在国家竞争力、民族凝聚力、社会稳定力、制度文明力、发展持续力、国民发展力上。为此,文化软实力在发展战略上应当着眼于先进价值观和制度文明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文化传播媒介建设与文化传播艺术研究以及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红土地文化是最具闽西个性特色和品牌效益的地域文化,它是一种软实力,在促进闽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彰显。弘扬红土地文化,为闽西融入海西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营造健康有序的和谐社会环境,开发利用红土地文化资源又成为新时期闽西经济发展的助推剂。因此,要提升红土地文化软实力,必须增强文化自觉自信,树立红土地文化品牌意识;整合区域资源,做大做强红色旅游;创新体制机制,助推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强化人才培育,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将红土地文化资源转化为推动闽西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动力。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区域文化产业内涵的基础上,阐述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区域文化产业的辩证关系:文化软实力是发展民族区域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民族区域文化产业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基本途径,提出湘西自治州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可行性策略,努力将“魅力湘西”打造为民族文化示范基地和地域文化高地。  相似文献   

9.
于婧阳 《理论界》2013,(6):43-45
近年来,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我国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政方针和目标要求。辽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红山文化、辽金文化、前清文化、工业文化等众多独特的文化资源。然而,文化资源并不一定必然地转化为文化软实力,因此,这就需要有一种文化自觉,有一种文化新思维。如何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整合现有辽宁文化资源,研究文化发展战略和措施,完善文化体制改革,调整文化政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支持辽宁文化"走出去",从而在根本上形成推动辽宁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软实力成为当前辽宁省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化软实力”具有国家发展战略性引领作用,已成为制约综合国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以“文化领导权”的角度探析如何提升国家的“软实力”,从推进和谐文化发展、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三个方面阐述加强文化领导权,构建中国软实力之路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许昌的三国文化中曹操在此留下众多遗迹,历史价值非常高。但这些资源多是一些遗迹、遗址,可观赏性都不强,且一些文物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许昌缺乏自然旅游资源,很难产生大的引力,吸引众多旅游者。应该通过区域联合开发拓宽旅游资源空间和市场空间,树立品牌、降低成本、提高整体竞争能力,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趋势增强区域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从组织三国文化旅游线路、提高知名度、联合省内外的城市进行区域旅游的联合开发等几个方面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12.
文化创意在提高文化软实力中的前锋作用和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新亮点,成为决定国际竞争胜负的重要力量之一。中共十七大报告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文化创意作为文化发展新兴的驱动力,在提高国家软实力中发挥着重要的前锋作用;文化创意的产业化也成为提高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长城文化是历史文化遗产中大众认可度最高的,本身就含有品牌价值,要充分利用这种品牌效应;秦皇岛市正是长城资源的名城,占有地域优势,这为在秦皇岛市打造长城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立足秦皇岛市长城旅游资源,将"长城游"打造成秦皇岛市文化旅游的重要品牌,打造"长城名城"的崭新的旅游形象,在旅游产业的激烈竞争中突出特色,既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也能取得丰厚的经济效益。将长城文化旅游与城市形象宣传结合起来,提出立足文化特色,打造城市形象;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线路等策略,以期推动秦皇岛市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形象的重新定位与宣传。  相似文献   

14.
杜献宁 《学术探索》2012,(3):107-109
河北省是个文化资源大省,河北传统文化是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本。河北省发展文化产业,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认真分析河北传统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关系,认清河北传统文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着力构建以传统文化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胡键 《社会科学》2012,(2):4-15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绝非单纯从文化角度来考虑文化问题,而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但并不天然就是文化软实力大国。资源要成为实力,还需要有一个转化过程和国家的转化能力。长期以来,中国缺乏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软实力的能力,这已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瓶颈性因素。解决这一瓶颈的关键,是要克服文化自负导致的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自卑导致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为此,当今中国仍然需要重新整理国故,然后才能传承国粹,并在此基础上对文化进行时代化的创新。文化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以塑造国家品格为目的。  相似文献   

16.
赵晓红 《学术探索》2014,(8):115-119
中国是典型的农业社会,文化产业发展中很多独具特色、极富竞争力的资源存在于广大农村。城市对现代性的垄断和农业的凋敝并没有摧毁乡土文化的根,西部农村文化蕴含巨大的文化生长空间和产业拓展空间,在发展中形成了可借鉴的一些经营模式。但由于西部农村不同地区自然人文环境的巨大差异,文化资源禀赋、文化消费空间、发展态势的种种不同,西部农村文化产业应该根据差异化特征通过合理经营模式的选择实现文化资源与现代产业经营的有效嫁接。  相似文献   

17.
当区域发展原有的竞争优势减弱,区域发展面临重要转型,新媒体在文化软实力构建及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从新媒体与区域文化软实力共生助动的背景展开,以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湖南等文化大(强)省(市)新时期软实力构建与传播中的新媒体应用为样本,理性分析新媒体与文化的核心关系,应尊重区域发展的差异性,着眼新媒体发展的新趋势避免盲目跟风。  相似文献   

18.
关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建宁 《学术探索》2008,(4):111-115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就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性和主导性作用,就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其竞争性和凝聚性作用,就要弘扬中华文化,发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性和资源性作用,就要提高创造力,增强整合力,加强凝聚力,体现亲和力,使中华文化更加具有吸引力、感召力,更加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9.
以秦皇岛市为研究对象,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尝试对秦皇岛文化软实力进行界定,通过定性分析(SWOT分析)与定量分析(指标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秦皇岛市文化软实力进行综合评价,指出秦皇岛文化软实力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提出了增强基础竞争力、提高市民文化涵养、建设创新型城市、构建综合型文化传播体系等提升秦皇岛市文化软实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