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燕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
本文全面分析探讨了丁玲”左联”时期小说创作的成败得失,既肯定了她勇于开拓新的描写领域的创新精神,以及作品所取得的突破性成就,也分析了本时期丁玲小说艺术水准下降的原因,为今天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一九二九年七月,丁玲以《介绍〈到M城去〉》一文,显露了她转向无产阶级立场的端倪.其后不久,她即与胡也频双双成为左翼文化战士."一九三○年五月我们逃离济南,一回到上海,便参加了左联".当时,丁玲正怀着身孕,身体关系,未能直接参加更多的社会活动.以至于茅盾先生觉得,"一直到这时候丁玲好 相似文献
3.
蒋明玳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1,17(4):100-103
丁玲“左联”时期的小说创作 ,是其作品由小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进步文学 ,进入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的转折阶段 ,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通过对丁玲这一时期小说创作的研究 ,可以清晰地看到作家思想、艺术转变的轨迹 ,并能由此透视出 30年代的左翼青年作家们小说创作的某些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黄海霞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6(12)
"左联"时期丁玲的创作文本呈现出不同于早期的语言风貌。本文试图用语言学和文学两相结合的方法,从文学文本入手,选取丁玲该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左翼经典小说《水》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语词的选用、语句的构造和修辞的运用等方面的探究,梳理丁玲文学语言发展变化的轨迹,从而有效了解作家内在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5.
追求光明的代价--"左联"时期丁玲的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弓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4(5):140-143
"左联"时期是丁玲创作的过渡期,从在黑暗中咀嚼女性的苦闷到追求人民解放的光明,丁玲有可贵的尝试与收获,也有痛苦的放弃与损失。其代价既有历史前进必须付出的牺牲,也有某种幻影误导下的生命力的虚掷。个中是非曲直及其典型性,值得深长思之。 相似文献
6.
王尔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87,(1)
以小说家名世的周立波,在整个“左联”时期没有写过一篇小说。那时,他从事翻译理论工作,读了大量的世界名著;创作,除了几首不惹眼的诗,只写过为数不多的散文、杂文(散文在近几年重新引起了注意,而杂文却仍然罕被提及,尽管他的杂文颇有艺术功力)。凡此种种,对于此后造就为小说家的周立波,都是有益的文学准备。单就这段生活而言,他作过简括的叙述:“我在上海十年间,除开两年多是在上海和苏州的监狱里以外,其余年月全部是在……亭子间渡过的。”(《亭子间里·后记》, 相似文献
7.
论丁玲延安时期小说创作中的潜女性话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可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
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视角出发,对丁玲延安时期小说创作的女性性别话语的构成形态及其深层寓意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丁玲这一时期作品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作者将性别分析置于社会政治思考的框架之中,进而对女性的生存境况作了一次深人的体察。 相似文献
8.
王尔龄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
一个竹匠师付的儿子,断断续续读了几年小学、中学,从渐江山区来到上海,一心要投身左翼文化界;果然在短期内如愿以偿,靠翻译立足,以杂文进入文坛,成为“左联”的一员。——他,就是深受鲁迅影响、亲受鲁迅教诲,后来却在“两个口号”论争中惹出事来,后来追念前情、悲痛无已的徐懋庸! 徐懋庸的成为杂文家、翻译家,是经过了艰苦的努力的。他在辛亥革命前一年诞生于浙江省上虞县下管镇,一个贫苦的竹器手工业工人的家庭里。勉强进了小学,用的是学名徐茂荣。一九二一年高小毕业,家贫无力升学,先从族叔徐叔侃学,后来随父亲进山贩卖和修理纱筛(竹器名)。因为国文成绩出众,次年被族中长辈、小学校长徐用宾聘为教 相似文献
9.
沐金华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9,(3)
丁玲的现代小说以一九四二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小说以描写女性特别是知识女性的苦闷和追求为重点,表现出鲜明的创作个性、强烈的女性意识和批判意识;由于创作思想发生了变化,丁玲后期作品在题材表现范围上有所扩大,创作特色明显地有别于前期 相似文献
10.
丁燕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6):18-22
本文分析探讨了丁玲解放区小说创作的成败得失 ,既肯定了作家对新生活的热烈讴歌 ,揭露时弊的过人胆识 ,以及剖析人物灵魂的深刻表现力 ,也分析了作家此时创作艺术价值不及思想价值的倾向及其原因 ,为今天的小说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金文野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36(3):29-31
丁玲是中国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家.在她一系列以富于叛逆性格和反抗精神的现代女性为主人公的作品里,充溢着追求个性独立,维护人格尊严,与封建道统和男权社会绝不妥协的抗争进取意识,表现出鲜明而深刻的女性主义倾向.这种倾向构成了丁玲女性主义小说创作最主要的魅力和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树建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88,(1)
陕北时期,丁玲在繁忙的革命实际工作之余,也努力创作,写下了多种体裁的文艺作品。其中短篇小说,全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前,共十篇。对丁玲在同一历史条件下写的这十篇小说,我们在注意它们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所反映的历史内容的复杂性时,不难从发表的时间上找到1941年这条基本界线。即1941年发表的三篇小说(以下简称“后三篇”)和这以前发表的七篇小说(以下简称“前七篇”)有着明显的差异。差异的出现,从某种意义 相似文献
13.
蒋素珍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0(6):58-60
纵观丁玲的整个小说创作,政治话语逐渐强化,启蒙意识逐渐为政治话语所遮蔽,但是这不是一个直线的发展过程.延安时期,在革命中心、革命热潮中,创作中反而会出现政治话语下启蒙意识的再一次崛起.丁玲延安时期的小说创作之所以出现政治话语下启蒙的特殊现象,根源在于延安当时宽松自由的文化环境,在于创作主体自我实现、自我冲突的心境与人格,在于以独特的艺术感受指导写作的创作观. 相似文献
14.
连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
一、综论 男女平等共享世界的日子是一定要到来的!这似乎已成为很长时期以来许多人尤其是女性心中一个极为美妙的憧憬。然而,这一理想境界的实现并不因女权运动在本世纪初使妇女获得世界性的选举权而轻而易举,也并不因男女两性在外在形式上仿佛已站在同一地平线上而立竿见影。事实上,它需要人类许多代人从观念和行为等方面进行深刻而自觉的斗争,单凭女性个体的孤军奋斗是很不够的。为什么太平天国时女子期待的“太平天国”遥遥无期?为何康有为《大同书》为女子呐喊的“大同世界”也无异于一个乌 相似文献
15.
16.
马本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正>叶紫从事文学创作时间并不长,前后算起来也不过十年左右。由于作家英年早逝,故留下的作品不多。现存的有《丰收》、《山村一夜》两个短篇小说集,中篇小说《星》,外加十六篇散文。他自认为是一部反映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大的、纪念碑似的作品”——长篇小说《太阳从西边出来》,中篇小说《菱》,很遗憾地只是一个头,未及完成。尽管作家所写出的作品只是他想表现的一少部分,但这些作品在当时文坛上却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本文试就叶紫小说创作作一肤浅的探微。 相似文献
17.
赵玥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3)
罗淑是三十年代左翼文坛一位在小说创作方面极有成就的青年女作家。但因其逝世过早,长期以来对这位作家及作品缺乏应有的研究和评价。本文将罗淑的小说创作放在三十年代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从题材选择、人物塑造,艺术风格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从而指出,她的小说创作继承和发扬了五四文学“为人生”的现实主义传统,深刻地反映了她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四川农村的真实面貌,为现代“乡土小说”创作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并对罗淑及其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19.
张大雷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是一位具有独特思想和独特风格的重要作家,也是一位复杂的引起人们探索的人物。无论在他生前或死后,人们对他的评价都是那样纷纭甚至往往相反,直至现在他还未能在文学史上占有应得的地位。对郁达夫的研究,不仅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意义,而且对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也能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试图对郁达夫小说创作的发展及其特色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蒋明玳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5,(1)
丁玲和萧红继承了新文学的传统,以女作家特有的细腻与多情,以及觉醒女性特有的大胆与狂热,亮出了中国妇女求自由、求解放的旗帜。她们以各自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和奋斗目标,反映了“五四”以后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女性两种典型的心理状态和人生道路,从而构成了3D年代左翼女性文学的两大主色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