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文明、商业文明、儒学文明、宗教文明等的洗礼锻造了福建独特的文化性格.福建文化在三大地域整合中不断趋向成熟,南宋与晚清先后掀起影响中华文明的两大文化高潮:历史上福州港、泉州港、月港、厦门港更成为影响世界文明的四大活力港口.在打拼中开放、在开放中包容、在包容中革新,改变自我、服务全国、影响世界,这就是福建文化的活力与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
闽台海洋文化同出一源,可以说台湾海洋文化是闽南海洋文化的移植,但是闽台两地的海洋文化传统的发展历程却有着各自的特点.福建海洋文化成为当地的传统主流,经历了长期艰难的发展历程,而台湾海洋文化作为闽南海洋文化的移植和延伸,在台湾获得了飞跃式的快速发展.这是由双方不同的历史发展条件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湖湘文化创新与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是一个经济上欠发达、地理上相对封闭的内陆省份。但千百年积淀的湖湘文化赋予了湖南人一种经世济用、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正是这种精神特质,使湖南人在文化产业的认识和实践上先行一步,从而较快地促进了文化事业的改革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文章全面的分析了湖湘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历史上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湖湘文化的发展创新以及提出了基于湖南实际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简论浙江海洋文化发展轨迹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有着独特的海洋自然条件、优厚的海洋资源和悠久的地域文化传统.它影响着浙江海洋文化特色的形成.浙江海洋文化在战国以前为初创期,为浙江海洋文化发展和特点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从秦汉至隋唐为初盛期,精致创造等特点趋于形成;宋元两代达于鼎盛,基本特点得到确定和定型;明清渐趋式微.浙江海洋文化特点精神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新的呈现.浙江海洋文化具有灵动进取性特点,并具体表现在精致创造的物质性海洋文化,协作团队性的海洋行为文化,较强的海洋商贸精神,以及粗犷与柔和相济的海洋审美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客家民居建筑是体察客家文化特质的重要视角之一,客家土楼民居是客家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福建土楼是经特定历史地理环境的演进和发展,既保持中原汉文化古风,又长期与当地土著交融磨合而形成的一种极具客家民系风格和山居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模式.它以其特有的景观美学价值、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科学实用价值完美结合,成为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时,由于古代i!kl西山区复杂地理环境的隔绝机制和客家移民一直恪守着祖宗留下的遗风,使福建土楼至今得以大量保存而具有重要的人居环境学和历史地理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冀东文化圈的历史特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朕 《社会科学论坛》2010,(16):124-135
文化圈的形成并不是依据行政区划划分的,每个省区都存在着文化圈交叉的现象。燕赵文化一直是河北省的文化符号,但河北省地域广大,其文化圈并不是一种文化所能概括的。它的南部、中部、东北部和西北部都具有特色鲜明的文化特质,探讨这种文化特质是厘清河北文化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时间和空间、历史与现实的独特角度探讨了冀东文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7.
张敏 《理论界》2008,2(4):157-158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一方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继承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又赋予了中华文化以鲜明的先进性和丰富的时代性,是悠久的中华文化在当代发展的新形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福建文化生态与历史文化传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燕清 《东南学术》2003,(5):142-147
福建文化生态是福建社会历史文化传承的产物 ,它是特定地理环境中历史过程的动态积淀。在漫长的区域历史演进过程中 ,由于历史地理及自然地理特征上的双重的相对封闭性 ,和历史文化传承上的多元性及随之而来的宽容性特征 ,给福建文化生态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铸就了福建兼容并蓄的文化生态环境。这种有着丰厚历史积淀的文化生态环境对于福建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内在运动无疑起着精神意识的历史作用 ,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域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
论福建海洋文化的独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文菁 《东南学术》2008,(3):121-131
福建区域的海洋性特征是由"多山"、"滨海"的地理环境,不安命运、敢于打拼的族群个性,以及宋元、明清时期两次国际上洲际海洋贸易网络与全球化发端的时代诱因所共同作用的结果.闽商是历史上最能够体现中国内发性的海洋文化的群体.  相似文献   

10.
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现代海洋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洋文化为基色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根植于岭南文化,发展于南海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文化烙印.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建设现代海洋文化已成为其重要的战略目标.为此,应打造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的品牌,制定现代的传播策略,使北部湾海洋文化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网络族群文化具有诙谐性、亚文化性、社会冲击性、两面性及可塑性等基本特质,其兴起与扩张内蕴着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由此形成构建和谐网络文化的存在论逻辑.以法治精神与伦理精神为基本内核的规则意识是构建和谐网络族群文化的价值基石,由此凸显其内在的理性精神.立足培育适合现代网络族群特质的和谐文化理念、培养内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共精神与公共生活实践理性、引领网络族群自觉地培育健康向上的伦理素养与现代交往规则意识,是探求构建和谐网络文化可能路径的基本立足点.  相似文献   

12.
茂名是一个因油建市、以工业立市的城市,在六十年由小到大的曲折历程中,茂名人创造了南方油城发展的奇迹,也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了爱国忧国、艰苦创业、奋斗图强、严谨求实、包容开放、善变求新的工业精神,茂名因而被誉为"工业精神发源地"。它是茂名城市精神的重要内核,是茂名人鲜明的精神特质,也是我们今天构筑茂名城市文化高地的重要源泉。在茂名向着建设美丽的现代化滨海城市这一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应重视茂名工业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使之继续成为茂名城市发展的精神支撑和重要价值导向,同时积极培育海洋文化,加强城市多元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罗春兰 《江汉论坛》2003,(3):105-107
本文重在考察沈从文创作中所展现出的地域文化特征。湘楚文化独特的个性,给沈从文的心灵烙上鲜明的湘楚文化的印记,表现于创作上,则是通过描绘富有湘西地域色彩的意境、历史悠久的民俗风情,来展现充满生命力和人性美的湘西人民的生命状态,顽强地、鲜明地体现出湘楚地域文化的传统特质。  相似文献   

14.
阎孟伟 《学术研究》2013,(1):6-12,159
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论断内在地包含着对社会生活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属性的确认.社会文化具有多种存在形态,但其实质则是内舍于人类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并通过社会交往而被社会化和客观化了的普遍精神.社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而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则是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自主性和自由性.社会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它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文化机制,社会历史的进步趋势也必然包含历史主体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5.
深入挖掘争充分利用福建传统历史文化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思想成果,弘扬长期以来一直保留在福建人民身上的传统美德,对于福建当代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明确提出开创新的陆、海兼备的福建文化发展方向.要努力处理好闵学与各地域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合理开发的关系.通过各种渠道向台湾和海外传播闵学和福建传统各地域文化,使之在两岸交流上起到积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域文化的演进与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离不开东北地域文化的全面复兴。东北地域文化有着相对独立的鲜明特质,东北地域文化对东北人性格特质、思想观念及现代性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执政组织文化是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体系文化.执政组织文化鲜明的政治性和使命性的文化特质,是构成执政组织文化价值的核心要素,而文化内涵是文化价值的重要变量,发展文化内涵,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是提升文化价值的关键.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变化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政文化内涵建设,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组织文化建设中,急需再造学习文化、发展创新文化、重塑服务文化,以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价值.增强组织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核心是儒家精神.以"内圣外王"思想、忧患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为重要内容的儒家文化精神,作用在文学上,使中国文学表现出鲜明而强烈的社会性和政治性.日本文化核心是以"神道"为主干和有选择地融会了佛教的宗教精神.根植于宗教文化的日本文学注重情趣,欣赏超然的文学,突出个人表达和内心告白,忽视文学功利性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俊英 《河北学刊》2005,25(3):197-200
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它一头抓住了提高生产力这个基础而注重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发展;另一头又抓住了发展社会文化这个枢纽,以人为本,统一员工思想,凝聚员工力量,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的共同体。其文化特质鲜明的体现在企业有正确指导思想、共同价值观、自成体系的理念系统、讲诚信道德和对企业发展战略与制度的认同上;其经济特性又凸显在文化行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主导性、理念一致可降低成本、势差文化可激活企业人力资源、品牌文化可创造超额利润、企业形象可影响市场而创造效益等。  相似文献   

20.
在特定的政治、历史背景及区域环境下,姓氏分布对区域文化之特质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通过杰出人物(包括地方社会精英)独特的历史作用而实现的.皖江流域上、中、下游经由了历史上不同姓氏族群的文化创造,形成了彼此相异的文化特质,可见区域文化底蕴往往是历史上人口迁移及其基础上的姓氏族群分布使然.而从文化发展的规律来看,惟有不同族群间多元文化的有机交融和有序互动,文化才能保持永久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