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不仅是普鲁斯特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时也在其创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既为《追忆似水年华》的结构提供了助力,也成为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音乐与主要人物角色的爱情故事有关,被赋予了唤起和启示的功能,为人物角色揭开掩盖在真实之上的面纱。小说中对音乐家及其作品的引用不仅展现了小说家丰富的音乐知识,同时也成为理解其艺术和美学观点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回眸追忆往昔,一个人短暂的人生之旅,既有成功,也有失败;既有欢乐,也有悲伤;既有回味无穷的记忆,也有无端奈何的羁绊。时至今日,深坐凝思,往往使我想起法国著名作家M.普鲁斯特在其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中的一句名言:“最美丽的乐园是失去的乐园。”如是回过头来想一想自己走过来的路,到底是什么使我感到最亲切?又是什么使我感到最慰藉?苦思冥想,还是对那逝水年华特别是花季年华的追忆。  相似文献   

3.
付立春 《学术探索》2015,(3):108-111
"真实"既是普鲁斯特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普氏创作的基石;然而,学界对其阐释的不足已经影响到《追忆似水年华》的解读,这不利于"普学"的深入推进。本文拟从来源、形态、内容、存在"地点"、本质以及功能等六个方面对其意指加以明确以对"普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百年的小镇,兴衰的赵家,沧桑的岁月,滚烫的黑土——《昌隆镇》这部 小说,勾起了我久远的沉思与追忆。 月志先生和我是同乡,都是巴彦县人,他盛情邀我为他的小说作序,我 就集中了几天时间,读了这部小说《昌隆镇》。我感到这部小说文笔流畅,作 者对北方黑土生活很熟悉,一路娓娓道来,讲了小镇百余年赵家四代人的故 事,吸引人、也打动人,我是一口气读完的。  相似文献   

5.
麦尔维尔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作品《白鲸》被公认为19世纪美国小说的杰作。在这部作品中,他的思想自始至终是矛盾的。他既忠诚于基督教,又反叛基督教。这一矛盾贯穿小说的始终。  相似文献   

6.
《女仙外史》是一部由文人独创的长篇白话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其作者吕熊游幕大半生,《女仙外史》便是在游幕中完成创作的。作者将他的游幕经历写进了小说,扩大了小说的创作视野。游幕生涯使他能够很好地掌握各种文体,善于设身处地地揣摩幕主心理,这都影响到小说创作,形成了这部作品的一些特点。而幕主为小说撰写评语,为其揄扬吹嘘,则促进了这部小说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蒋光慈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无产阶级作家之一,他写过许多反映我党所领导的工农群众革命斗争的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开创意义。但他也写过失败的作品。《丽莎的哀怨》(以下称《哀怨》)就是一部有严重错误的作品。小说问世后,在左翼文学界引起过一场争论;作者本人也因为这部小说在政治上受过一些挫折。事情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我们觉得,在研究蒋光  相似文献   

8.
中国意识流小说派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作为普遍的小说方法,意识流不仅早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文学现象,而且在中国当代小说中,对它的运用也得到了日益深入的共识和不断增强的效应。意识流小说派并不指那些日后在小说创作中被泛化使用了的意识流手法,而是特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自觉的,有理论依据和说明,并在创作上呈现为以追求意识流叙述效果为主要审美品质的创作倾向。 本世纪初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文学终于获得了一次动力学意义的革命。20年代初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多卷本小说《追忆逝水年华》,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伍尔芙的《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海浪》以至于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都被认为是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代表作品。意识流为小说开拓了一个新领域。 由于本世纪中国文学对世界文学关系的介入,意识流小说及理论也影响到中国的小说。五四时期鲁迅的《狂人日记》已开始涉及梦呓这一意识流小说常关注的非理性的意识活动。尽管如此,《狂人日记》仍以其明晰的意义属于鲁迅启蒙小说范畴,而不应视为意识流小说。艺术派的浪漫抒情小说中也杂居着潜在的意识流成分,不过只是最初的极不充分而又短暂的手法性借鉴,而且也是在对现代主义最初的杂合式参照中得以实现的。30年代新感觉——心理分析派的小说家们较多地运?  相似文献   

9.
杰罗姆·戴维·塞林格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犹太小说作家,他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至今仍然是他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TheCatcherintheRye,1951)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尤其是美国大、中学生读者。这部小说一经出版,立刻畅销美国,引起轰动。塞林格本人也因而名噪一时,被誉为西方文坛的一怪。这部小说在评论界也引起争论,有些评论家认为它是一部确定无疑的经典著作,而在另一部分评论家看来,它不过是一部过了时的感伤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小说的篇幅虽不大,只有十几万字,却在美国社…  相似文献   

10.
从美国现代小说 ,的角度看《抉择》这部小说 ,可以使其内容和形式上的一些特点更加彰显 ,其中也包括其艺术上的一些不足。由此可以加深对一切伟大作品之共性的认识 ,加深对张平的《抉择》这部杰出作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家族的没落衰亡来表现一个时代的变迁和兴衰,这不是福克纳的首创,更不是他的独特的艺术成就。《喧哗与骚动》这部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引起人们注目的是福克纳运用独特的叙事和心理表现手法。人们普遍认为福克纳“尝试各种多角度的手法,以增加作品的层次感和逼真感。他还运用时序颠倒、对位式结构、象征隐喻等等艺术手段,使得他的作品万花筒般繁复、杂乱,同时引人入胜。”①二十世纪的小说批评,最为显著的标志是对小说中的叙事因素的重视.在被认为是“二十世纪分析小说的经典之作”的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中,福斯特对区分故…  相似文献   

12.
长篇小说《复活》是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后的代表作,不仅是他几十年间对俄国社会生活的观察和对俄国人民命运的思虑的总结,而且也是他长期艺术实践经验的结晶。作家在这部作品中所企图表现的思想是矛盾的,不能不有损于它的艺术价值。但是他那“最清醒的现实主义”和卓越的艺术才华也毫无疑问地加强了《复活》的社会批判力量,使这部小说进入了世界文学名著之林。  相似文献   

13.
兰楠  鲁渭 《南方论刊》2008,(7):89-90
《菊英的出嫁》是王鲁彦早期作品集《柚子》中的一部短篇小说。这部小说在多数时候被评论者作为王鲁彦研究的一个部分存在,成为论述王鲁彦的乡土小说题材、民俗学解读的一个例证,而单独作为研究对象的时候很少,忽视了小说本身的复杂性。本文将《菊英的出嫁》作为研究对象,联系王鲁彦其它的作品,尝试解读出《菊英的出嫁》本身的复杂性及作品与作者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张贤亮的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是一首优美的悲剧长诗。它不仅具有较深刻的哲学含义,作者新颖的叙事手法更使这部作品在真实与想象的融合中展现出独特的审美意蕴。作品中所体现的巴赫金复调小说的不同特征,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多声部合奏的艺术世界。用复调理论对这部作品再进行解读,既丰富了《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艺术思维,也拓展了巴赫金文学理论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董之林的《追忆燃情岁月》这部专著从时代和人性的互动角度,将50年代小说归结为"青春气韵、英雄理想、浪漫情怀"的品格.她在借鉴大量前人以及国外有关研究方法上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一套融宏观的文本透视和微观的语言分析为一体的艺术类型研究法,贡献给人们一个关于50年代小说的巨大创见.  相似文献   

16.
严歌苓的小说《扶桑》令人注目的主要不在于作品的故事,而是它的叙事态度和叙述方式。严歌苓对叙事形式的兴趣和探索使这部小说的叙事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多种人称的复合叙事和对历史化叙事的刻意追求,是这部作品的重要叙事视角。  相似文献   

17.
《黑暗的中心》是英国现代作家约瑟夫·康拉德根据亲身经历创作的一部意 味隽永的丛林小说。它丰富的内涵引起了文学批评家们的极大兴趣,使之成为现代文学作品 中倍受关注的作品之一。一个世纪以来,文学批评家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阐释这部作品, 提供了从多个角度理解这部小说的视角。因此用鲜为人涉及的原型批评法来解读这部小说, 通过对原型所组成的深层结构的阐释去发掘该作品的深层含意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在问世之初,这部小说很不起眼。首先是作者不起眼。曹征路,1949年出生的青年,在省内还算小有名气:作协安徽分会会员,铜陵市文联副主席。但在更大的范围内,他的名气就不怎么样了。其次是小说的标题不起眼。《只要你还在走》,一不时髦,二不玄奥,平淡得没有色彩,象一句大白话。再次是作品发表的位置不起眼。它刊载于《收获》今年第二期。同期共有六部中  相似文献   

19.
薇拉&#183;凯瑟的小说《一个迷途的女人》在情节安排上展现了凯瑟高超的叙事策略,同时对这部小说人物的塑造、主题的表达等方面都产生了强烈的突显效果。文章尝试用叙事学理论解读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20.
许钧,笔名文沛,男,汉族,中共党员,1954年9月27日生于浙江省龙游县。现任南京大学外语学院西方语言文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法国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外国文学研究会理事、南京青年翻译家协会会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法国国际翻译中心成员。自1979年以来,许韵致力于法国语言文学的教学、研究与译介工作。参加翻译的法国名著《追忆似水年华》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中国首届外国优秀文学图书奖一等奖,江苏省文学艺术大奖(集体);所撰论文《论文学翻译再创造的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