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偿不新闻”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斌 《云梦学刊》2009,30(3):151-154
"有偿不新闻",就是指收受或索取了别人的财物,把公众本应该知道的信息隐藏起来,不报道,不曝光."有偿不新闻"现象不是偶然的,是新闻从业人员道德失范的外化.防范"有偿不新闻"的路径在于把加强新闻从业人员思想建设与加强监督机制、行政监管及法制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新闻策划是时代的产物,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是新闻媒体竞争的需要。它可以使新闻单位在竞争中保持优势,有利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利于新闻主题更鲜明,有利于搞好深度报道。在新闻策划中,需要把握好两个"度":一是宣传要适度,不能炒作过头,产生副作用。二是投入的代价要适度,策划带来的实际效益必须大于实际投入。  相似文献   

3.
社会心理新闻:一种有待完善的新闻样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新闻史证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会催生出读者新的新闻需求;而这种新的需求,又会催生出新的新闻报道的方式和理论.由这种事实和思路出发,完全可以提出一个新的概念--社会心理新闻.而为论述"心理新闻"存在的合理性,又可提出"心理事实"这一概念.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所谓"社会心理新闻",就是对积累了一定阶段的社会"心理事实"的报道.在目前新闻实践中,这种新闻形式已经出现,但尚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迫切需要理论上的探讨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杜绝新闻单位的"有偿新闻"要从强化新闻工作者的自律意识入手,即通过自我约束的道德要求,使从业人员在思想上产生抵制"有偿新闻"的"抗体",从而由被动杜绝变为主动抵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传媒关于公共卫生危机的报道大幅增长.其中的一部分事件,可以说是"媒体制造"版的"伪公共卫生事件",使受众和社会付出了相当大的成本."伪公共卫生事件"与传媒报道的操作失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运用媒介事件理论,剖析了"伪公共卫生事件"的建构过程及其内驱机制,揭示了商业主义、煽情主义对传媒建构公共卫生风险议题的伤害,提出应参照新闻专业主义思想,从新闻实务和职业伦理规范等层面来防范"伪公共卫生事件"的负面影响.换言之,应从践行新闻专业主义入手,推动公共卫生危机报道.  相似文献   

6.
一、新的历史时期,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面临挑战 一个时期以来,部分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介道德缺失,搞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不良广告的情形经常出现,新闻侵权新闻腐败等败坏新闻道德的事件时有发生,损害了新闻宣传的公正性和公信力,败坏了新闻工作者的形象.媒体职业道德面临挑战,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新闻最根本的特点在于“新”.有人把抓新闻比作抓“活鱼”,要像处理“活鱼”一样,力求“保鲜”.这个比喻极为贴切生动地说明了新闻这个“易碎品”的属性,如果反映迟缓,不讲时效,没有新鲜事实,新闻就不成其为新闻了.我们当前新闻工作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报道迟缓,新闻不新.翻开报纸,很少看到“昨天”如何,许多国内新闻都冠之以“最近”,其中一部分非事件性新闻用“最近”是适当的,问题是许多应该而且可以当天报道的事件性新闻却未能及时报道,时间耽搁久了,就用个“最近”来掩盖.“最近”成了遮羞布.有家大报报道某大桥“最近建成通车”,结果读者来信反映,那座大桥已建成通车五个多月了.这样的“最近新闻”非但没有任何价值,简直是愚弄读者.因此,这要求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更加注重新闻的时效性,使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时效性新闻的根本特征新闻时效性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指时间上的“新”,是今天或昨天发生的事,起码是近些日子而不是写历史.其二是指新闻产生社会效果的时间限度,即它的时宜性.这两层含义合起来,即通常所说的新闻时效性.新闻体裁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最主要特征,是它有极强的时效性.昨天发生的事情,甚至几小时前发生的事情,今天或几小时后即可与读者见面,其速度之快,是其他任何文体所望尘  相似文献   

8.
陆棉 《南方论刊》2006,(6):36-37
一则好的电视新闻或报道,除了具有鲜明的主题和新闻价值外,如果在摄制上能体现强烈的现场感,那么它的播出效果便会身价培增,甚至还会引起“轰动效应”。现场感是新闻事件的客观现场在记者和观众心里引起的主观感受。现场感首先是记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在采访、拍摄过程中产生  相似文献   

9.
新闻舆论监督往往被视为"批评报道"、"负面功能",是媒体之最难,也是媒体之最重要.说其难,主要因为这些报道的内容,是监督对象不愿意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东西,就可能百般阻挠,与新闻监督者发生心理、行为的对立,对抗,甚至对簿公堂打官司.但是,没有一家媒体因为其难而放弃舆论监督.那么,如何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成为媒体多年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笔者在党报工作了26年,由于常年做群众工作方面报道的原因,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我认为,新闻舆论监督要增强"三度",即舆论监督的广度、深度和力度.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新闻深度报道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而深入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阐明事件因果关系,追踪与探索其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新闻的深度报道,掌握新闻报道的“度”,把握深度报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好全方位的报道,是每位新闻工作者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刘雨竹 《天府新论》2012,(4):154-157
对群体性事件的报道向来是新闻报道中较为敏感的领域,既要真实反映客观事件的进程,又要避免刺激舆论。特别是近两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大增,性质愈发复杂,研究群体性事件的报道方式也更加必要和急迫。而美国媒体对"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报道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样本。改进群体性事件的报道方式,不仅可以更好地引导国内舆论,还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改善我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越是敏感的热点,读者关注度越高,同时也越烫手.譬如"湖北石首群体事件"、"邵东罗彩霞被冒名上大学事件"、"湘乡校园踩踏事件"、"问题疫苗疑致山西儿童死亡事件"等等,无一例外是举国关注的焦点.不报或者弱化报道,都是对报纸影响力的极大损害.报与不报,可以折射出一家媒体人文关怀意识的强弱、甚至有无,也可以检验出相关新闻从业者是否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是否仅仅关注自己的饭碗与鸟纱帽.  相似文献   

13.
何龙 《兰州学刊》2003,(5):200-200
以迅速及时、直接简洁地反映事件客观实际的社会新闻 ,以其低视角、亲近感、近距离在以市民为阅读对象的都市类报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传统定义的社会新闻多是以批判或揭露社会中一些不良现象为报道对象 ,如坑蒙拐骗、小偷小摸、违章出轨、色情凶杀等。这样的报道若占据较多的新闻版面 ,势必会造成人们对社会秩序稳定的怀疑 ,近而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公信度。以满足市民各方面需求为主的都市类报纸 ,以其定位的平民化 ,拉近了新闻与读者的距离。正是这种平民化 ,才使社会新闻格外受到读者的欢迎。原有对社会新闻的概括 ,是反映…  相似文献   

14.
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的报道的社会新闻,具有题材广泛、人情味和趣味性强、受众面宽等特点,在当代新闻媒体的报道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的媒体专门开辟社会新闻版面,有的还把社会新闻放到头版甚至头条的位置。但是,目前一些新闻媒体由于没有把握好报道的“度”,致使社会新闻过多过滥、变质变味,给读者的印象是轻飘、琐碎,称之为“垃圾新闻”。有的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不惜对报道大量“注水”,做“合理想象”,添枝加叶,甚至夸大事实,歪曲真相。有的眼睛只盯着社会的阴暗面,忽视了对正面的社会现…  相似文献   

15.
突发性事件,指突发性的人为的社会事件 (如重大刑事案件、责任事故)以及不可抗力引发的自然灾害(如水灾、火灾、地震等).这类突发性事件因其意外暴发、具有突然性、震撼性、负向性,极受社会关注,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如何抓好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笔者认为,具体操作中,必须把好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由中宣部组织开展的"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推出了大量故事化新闻报道,这些报道采访扎实,巧妙运用场景描写,人物由"写作需要"成为新闻主角,并借鉴了小说的叙事方式,这些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新新闻主义的特点,但部分报道也存在客观性出现偏差、情感过度表达、真实性存疑等问题。故事化新闻必须以真实性为第一原则,在借鉴新新闻的报道技巧时要谨慎并加以改良,加强有益的探索,善于讲好中国故事,使我们的新闻工作回归新闻本原。  相似文献   

17.
所谓经济新闻的超前性报道 ,就是从社会的经济发展变化的现实出发 ,对正在萌芽、发展和将要萌芽、发展的经济事件进行实事求是、兴利除弊的超前性报道 ,客观的探索其发展过程 ,展望发展前景 ,以求正确引导舆论的一种报道形式。本文论述了经济新闻超前性报道的可行性及理论上的合理性 ,以及新闻工作者搞好新闻超前性报道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重庆"钉子户"事件在2007年3月成为网络与传统媒体关注的焦点.网民首次参与事件现场报道使得这一事件成为一个极佳的研究范本.这种传播路径凸现了媒介叙事的转型,即从传统媒体致力于想像共同体的建构到新媒介时代网民的个体化修辞.这种参与式草根新闻叙事模式带给我们的冲击将是深远的,即使在Web2.0时代也富有某种"革命"气质.  相似文献   

19.
陈伟 《理论界》2009,(3):199-201
1948年4月,重庆女子杨妹"九年不食"的报道见诸报端.随之,全国各地相继有自称不食者出现,社会各界及政府对此异常关注,全国范围内因此掀起了为期数月关注杨妹的热潮."杨妹事件"的发生及其影响得以迅速扩大是当时国统区恶劣的经济环境及生存条件之下民众心理及社会关注的集中反映.人们对"杨妹不食"的极大兴趣及杨妹等不食者"不食反为食"的矛盾行为无不从一特定角度描绘出国统区民众当时真实的生活及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每天要审阅、编辑、采写大量新闻稿件,新闻的权威性和贴近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发挥好新闻权威性,如何做好新闻贴近性,是值得每名新闻人员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