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中国传统典籍的整理出版,到九十年代以后,形成了一个高峰,所整理出版的典籍数量之多,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是本世纪以来从未有过的。然而,古籍整理出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不像人们期待的那样有序和富于理性。概括地说,传统文化典籍类图书整理出版呈现出几个令人注目的亮点: 一、泰坦尼克式的大书正撞向市场萎缩的冰山 做大书,求大求全,这种趋势是九十年代来古籍整理和出版中有目共睹的事实,而且还有继续发展的势头,似乎古籍的整理和出版正进入航空母舰时代。从《传世藏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中…  相似文献   

2.
作为传媒产业或文化产业的出版业,在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积累科学文化、传播知识技能、弘扬人类文明、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出版业的作用是通过各出版社出版高水平、高质量的出版物,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发挥的,这也是出版社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是我国民国时期的两大书局,它们在古籍出版领域里展开了剧烈竞争,整理出版了如《国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国学名著,满足当时社会之需要。两大书局的古籍出版之争,从总体上、主流上来说是良性的,均以营商手段来展开文化传播事业。在质量上求精品、在选题上求创新的精神,奠定了它们在近代中国出版史上名列前茅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特色 ,是图书出版工作始终追求的一种境界 ,古籍出版也不例外。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 ,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古代思想、古代政治、古代经济、古代文化、古代科技、古代军事 ,一座座宝库恢宏繁富、博大精深。然而 ,如何将其开掘得富有特色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 ,人新我精 ,实现出版的高层境界 ,实在需要一番努力。古籍出版讲求特色 ,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即她的专业特色、地域文化特色和编创特色。先谈谈专业特色。专业特色实际上是由古籍专业本身决定的。广义上理解 ,凡是经过历史积淀的知识都可以称之为古籍。在图书出版的…  相似文献   

5.
李国章在 2 0 0 0年 3月 2 2日《中华读书报》撰文认为 ,古籍出版社与整个出版行业一样 ,也面临生存的危机和发展的紧迫感 ,要想把握好机会 ,找到发展自己的有效途径 ,就必须认真总结经验 ,明确古籍出版发展的思路。首先 ,对古籍名著要进行集成性整理与出版。其次 ,对带有集成性与资料性的大型丛书要下大力气整理、出版。其三 ,对学术研究著作的出版 ,要体现新组合、新视角、新思维 ,并向系列化发展 ,形成规模效应。其四 ,普及传统文化知识读物的出版更新换代 ,开辟新生面。其五 ,发挥专业优势 ,出版融学术性、知识性、鉴赏性于一体的大中型…  相似文献   

6.
我国历史悠久,遗存的古籍极其丰富,其数量之巨,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举世无双!将其中优秀的古籍重新整理,组织出版,具有巨大的文化意义和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但是,出版古籍的经济效益甚差,况且印刷古籍书要投入很多钱,难免造成赔累。由于电脑上网的盛行,也使购书量大幅下降。受此影响,出版古籍书亦明显减少,比较80年代的盛况,呈回落之势。  相似文献   

7.
张雪琴 《晋阳学刊》2003,(6):108-110
史志类图书,古已有之,源远流长。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积淀和文化现象。历代传承下来的卷帙浩繁的史志类图书,为后人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文献资料。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版的大量史志类图书,在“存史、资政、育人”方面发挥了很大的社会功能,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军。笔者担任为数不少的史志类图书的责任编辑,对此感触良多,体会颇深,认识到要编好一部史志类图书,既来自于高质量的书稿,又取决于对书稿高质量的编辑加工。所谓编辑加工,通常有技术性加工、文字性加工和再创造性加工这…  相似文献   

8.
张宜军 《理论界》2010,(6):155-156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为出版工作提供了巨大的新动力与新机遇,出版工作必须充分认识自身在这场伟大建设中的作用,及时抓住这个机遇运用这个动力,自觉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庄严使命。出版工作者要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武装自己,拥有和谐的先进理念;因为生产的是特殊的精神文化产品,必须弘扬科学风气,传播科学知识,引领科学精神,荟萃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要更加主动地进行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的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国时期,天主教传教士主要在新疆北疆地区进行宣教和创办学校的活动,而基督教新教的瑞典传教团主要在南疆地区通过创办学校、编译、印刷、出版、发行书报杂志等印刷品,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研究等多种教育活动进行传教。传教士所办学校层次低,学生人数少,但课程内容和教材因地制宜,宗教知识和科学文化并重,丰富了当时新疆教育的形式,传播了先进的科学知识。但由于多种原因,其教育活动的影响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10.
黎海英 《学术论坛》2012,35(1):93-96
在当今社会,一方面信息量骤增,出现了所谓的"信息爆炸"和"知识爆炸"的现象;另一方面,大众媒介增多,多媒介高度融合产生的新媒体正在不断冲击传统的出版。作为传播文化信息和建构知识、学术内容为主旨的图书、报刊出版业,可能从传统的核心媒体地位中游离出来,成为一种边缘媒体。为了应对出版业生存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变化,强化出版选题的策划和组织,使出版选题能在密集的信息丛林中、多媒体高度融合的时代保持其传统的魅力,发出诱人的亮光,是时代发展的客观必然。  相似文献   

11.
刘暖 《理论界》2022,(7):8-15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中国的出版与传播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整体性面相在中国传播的重要呈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受近代西学东渐思潮下的外在语境和文本通俗化与大众化的内在属性的双重作用而传入中国,在民主革命时期经历了零星移译的初级阶段、出版传播的高潮阶段和求质规范的确证阶段,生成了其自身在中国出版传播的历史特点。《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中国的出版与传播一定程度上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的完整性,疏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的准确性,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2.
出版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出版业在我国加快文化建设的新时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通过对出版业内转企改制、数字出版快速发展和"养生类图书事件"等出版现象的探讨和研究,从体制变革、发展和问题三方面分析了当前出版业的发展状况,并指出出版单位在新的发展时期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整理出版古籍,对于繁荣社会主义的学术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无疑是极有意义的事。近几年来,祖国各地出版了为数可观的古籍,这些新出版的古籍,不仅包括了为学术界公认的经史名著,就连过去难登大雅之堂的小说野记,也如雨后春笋,争相问世,令人欢欣鼓舞。古籍出版事业的蓬勃发展,随之出现了版本的好坏问题。我们知道,出版古籍,在审别版本上关系古籍的质量甚巨。所据版本如不可靠,轻则脱文讹字,不便阅读;甚者以伪乱真,面目全非,贻误后人不浅。此类事例在一些讲版本目录的著作里多有论及,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谐社会”首先表现的是文化的和谐,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看,可以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先进的博物馆文化,能够使人们扩大知识领域、满足审美享受、培育高尚美德、培养生活情趣、陶冶身心健康、激发向上精神,增进和谐情感,博物馆业已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成人的终身学习文化圣地、科学的讲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聚地之文韵,集物之精华”的博物馆,其作用已经深深渗透进教育、科学、文化、旅游、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必然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播现代科学知识、提…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中叶的中国社会迎来了又一次大规模的西学东渐,西方传教士担任了这一时期西学传播的主导,广学会是其建立的一个颇有影响的规模宏大的文化教育团体。它通过出版书籍、创办报刊、组织学会等诸多形式,传播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风土人情知识,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新鲜的信息。其不仅成为晚清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媒介和桥梁,而且对于中国近代的社会思潮与政治变革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因此,对于广学会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应当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中西闻见录》在晚清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该书大量介绍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同时也介绍了中国科学家在其传统科学上的贡献,让西方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科学.《中西闻见录》是中西科学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17.
维吾尔族古籍文献开发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维吾尔族古籍文献开发利用的历史与现状 维吾尔族古籍文献是维吾尔族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新疆和平解放以后,维吾尔族古籍文献的挖掘、搜集、整理、出版和研究取得了大量实质性的成就,发表了大量民族古籍研究学术论文。许多口头流传的古籍已经记录下来或者进行了录音。另外,关于其他维吾尔族古籍文献的著作和文章也不断问世。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科学研究和科学知识的作用日益为广大群众所重视,在各类科学书刊出版量空前增加的同时,我国兴起了出版各类年鉴的热潮。对于这一标志我国科学文化事业和出版事业兴旺发达的“年鉴热”的出现,人们由衷地感到十分喜悦。编辑出版连续性的资料工具书年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提高我国文化、科学水平的需要。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科学迅速发展的新时代。目前,各门科学日益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而且新兴科学、边缘科学迭出,科学知识的总量骤增。加之知识传播手段不断革新,传播速度加快,如视听技术(广播、电视、录音、传真电报、通  相似文献   

19.
出版人才社会价值论张辉冠出版人才是具有较高知识、技能和能力,在出版文化实践中表现出创造才能,对推进出版文化进步和促进出版事业繁荣作出了一定贡献的专业人才。出版人才是社会人才总系中的一个分支,是在众多的社会文化实践中以书刊这种特殊的精神产品的生产和传播...  相似文献   

20.
“木书业”即雕版印刷业。民国时期,由于成都有雕版印刷的传统,加之社会对雕版印刷书籍的需求,以及雕版印刷比机械印刷成本低廉、简便灵活等原因,使成都的“木书业”久盛不衰,在当地印刷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成都“木书业”虽然数量遥遥领先,但多系资金薄弱的小型店,抗拒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成都“木书业”出版了内容包罗万象的各种书籍,为便利民众生活,保存古籍,传播四川的近代文化,支持私塾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