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沫若的《女神》是诗人主体精神与“五四”时代精神的完美统一,并成为开一代诗风的典范。从不同的角度用《女神》同中外文学作品及文艺思潮进行比较,将会更为生动、更为鲜明地表现《女神》的时代意义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
关于两书合成《红楼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绍良、杜春耕提出《红楼梦》是由《石头记》、《风月宝鉴》两书合成的观点是能够成立的,《红楼梦》中有许多两书合成的痕迹。文章从《红楼梦》中的“石头”旧事;“假作真时真亦假”;爱情故事的错位三个方面对此观点作了深入地探讨与论证  相似文献   

3.
《今日南国》2014,(1):23-24
《江山美人》、《独臂刀》,他的邵氏电影曾垄断香港电影工业;《上海滩》、《霍元甲》、《射雕英雄传》,他的TVB仍是屹立不倒的电视巨无霸;逸夫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他的名字同慈善事业紧密相连,“逸夫楼”成为中国校园的一大特色;他是一个时代的传奇,他是邵逸夫。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片忽视了影片的伦理色彩、人文精神、思想深度,华丽的形式与苍白内容形成了巨大反差,奥斯卡情结、商业化追求和编剧的弱化是导致中国大片如此状况的原因;影片《英雄》摄取了众多中国传统元素,在暴力成为影片的突出场号时却难觅人性人文精神,它混淆了秦王统一霸业与人民和平愿望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刺秦”历史观;电影作为一门综合的视听艺术,应该是诗、画、情、思的有机结合,而《十面埋伏》中的爱情恰恰缺乏人性的高贵和情感的深刻;过于强调娱乐性,过于追求风格的华丽与美艳,过度强调感官冲击力,导致《无极》忽略了对善良心灵的建构与升华,丢失了大片语义骨架之精深,没能成就大片的艺术精神境界;作为本土电影,《夜宴》“中国味道”甚淡,“东洋风味的汉文化表达”让观者有种找不到北的诧异,而对传统文化艺术精髓的隔膜和把握上的失控,限定了《夜宴》艺术品格的高度,商业票房意识的无限张扬,终使影片沦入整体空洞和庸俗命运;《满城尽带黄金甲》将精力财力都置于形式的豪奢、场面的恢弘、色彩的绚烂上,却缺乏对于剧本的精心构思,从剧情构思、人物性格到细节台词等,都采取从《雷雨》中“拿来”的拷贝方式,缺乏创造。  相似文献   

5.
针对人口发展的新特征、新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全面二孩”政策。政策一经出台迅速引发了中外媒体与民众的广泛关注。本文选取《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全面二孩”政策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对报道力度、报道体裁、报道议题、关键词描述、消息源等内容进行分析,同时总结了中外媒体在“全面二孩”政策报道中的特点,希望能对中国今后的政策报道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小康生活》2005,(5):72-72
“三脚猫”是形容那些在技艺上略知皮毛但不甚精通的人。“三脚猫”典出自元末明初陶宗仪的《南村辍耕集》:“张明善作北乐府《水仙子》讥时云……说英雄,谁英雄;五眼鸡,歧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非熊(即飞熊)。”其中“三脚猫”是一种动物。明代人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记述:“嘉靖间,南京神乐观有三脚猫一头,极善捕鼠,而走不成步。”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     
童年的梁启超聪明过人,才思敏捷,祖父梁延十分喜欢他。梁启超五岁时开始读《四书》、《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2岁考中首榜第一名秀才,被乡人称为“神童”。当地群众流传不少“神童”梁启超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近世以来,戏曲史事颇多讹错。经考辨,“孟子书”非宣讲圣贤之言的说部,而是一位管理京瓦伎艺的乐官;《冯玉兰》非元杂剧,而是明人作品,明永乐、宣德后作者被托名为元人;据明代曲家陈铎《滑稽余韵》和《秋碧乐府》,川剧形成于明中叶,非一般所谓的明末清初;清代名剧《桃花扇·哀江南》非孔尚任独创,而由孔氏对其好友徐旭旦《旧院有感》略作修改而来,《桃花扇·小引》亦源自徐旭旦《桃花扇题辞》。  相似文献   

9.
文章提出《水书》的“档案文献”与“文献档案”概念有区别。针对《水书》档案文献生态现实,为保护《水书》档案文献生态,文章论述与倡导:不宜将水书先生正在使用的《水书》视为“档案文献”全部搜尽;搜集《水书》原本作为档案文献,应给水书先生留存较好的副本;鼓励水书先生传承《水书》,是《水书》档案文献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香港《译丛》(Renditions)杂志在近30年间(1980—2008)先后四次较为集中地翻译了15则“聊斋故事”(含一种“聊斋俚曲”选译),学界对此鲜有关注。《译丛》十位中外译者翻译的“聊斋故事”旨在对外传播经典文学与历史文化。《译丛》“聊斋故事”的翻译去“讹”存真,忠实于原作的文学叙事与文化内涵,是在当代世界多元文化中传播中国古代文化的积极探索。《译丛》的“聊斋故事”选译在《聊斋志异》英译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1.
谦让的学问     
以谦让为美德,由来甚为久远。《周易》有《谦》卦;《尚书》云:“满招损,谦受益。”《老子》反复以水为喻,赞扬水能处下,居众人之所恶,也包涵这一层意思。人们对很多传统道德观念持批判态度,但恐怕很少有人对;谦让精神表示质疑。  相似文献   

12.
鲁迅认为司马迁是“文豪”.“雄于文”的“高手”;《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指司马迁在写史形式上的创造与革新;“无韵之《离骚》”指《史记》在内容上的一个特点,主指内容。鲁迅认为《史记》的成因是;家学渊源、社会实践,李陵事件的促使、时代使然。还认为《史记》艺术上“爱赋”、尽小品性能、注重情感力量。鲁迅要求青年读《史记》。  相似文献   

13.
赵鑫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F0002-F0002,F0003
赵鑫,1982年生于河南许昌,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州大学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广东美术家协会会员。《朋友》曾获广东省“共沭蓝天,共创和谐”慈善美术大赛铜奖;《拔河》入选广东省体育美术作品展;《少年·阳光》入选“广东省建党85周年暨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美术作品展”;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文学研究的代表作《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和《宋元戏曲史》关涉到文艺的评、论、史三个方面。其特点是对“可爱”而“可信”的理论包括书写方式的共同探求;在文化转型时期,他的这种追求不仅具有文艺学的生态意义,同时也具备建构新型文化精神的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四库馆臣提出“四书之《大学》、《中庸》”和“《礼记》之《大学》、《中庸》”两个概念,反映了《大学》、《中庸》与《礼记》的分合作为汉唐——宋明——清三阶段学术转轨标志的事实。经考释可知,“《礼记》之《大学》、《中庸》”属经学范畴,“四书之《大学》、《中庸》”属理学范畴,分属不同的思想体系,有其各自的渊源。  相似文献   

16.
蒲松龄的《梦狼》与明代董的《东游记异》,在借用“虎狼”之类象征性形象来描绘封建官场之“群恶图”上,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但两者并无传承关系,因为从画面的寓旨到表现手段,从叙事角度到构图着色,两者都有质的差异。即便都是无奈情绪的外化,但着力于”报应说”的《梦狼》所表现的是那种“处江湖之远”的局外人的无奈,而“自谴谴之”的《东游记异》表现的则是“居庙堂之高”的局中人的无奈。  相似文献   

17.
唐初重修《晋书》时从《搜神记》中大量选取材料入史,对此历代史家多有诟病。唐修《晋书》取材《搜神记》主要基于三大原因:其一,《搜神记》本身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其二,阴阳五行和天人感应的思想统治;其三,作为蓝本的《宋书》大量采录《搜神记》。唐修《晋书》从《搜神记》取材,貌似乖悖治史原则,其背后却有深层的历史合理性.实无取材“失当”之嫌。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重点中学——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山泉文学杜1983年诞生于湖南最南端的大瑶山深处。这股小小的“山泉”,翻越了崇山峻岭,流进了五湖四海,社员的各类习作600余篇(首)已发表于《语文报》《作文报》《考试报》《作文评点报》《中国校园文学》《新作文》《中学生优秀作文》《作文》《少年作家》等各级各类报刊上;参加“文心杯”、“作文报杯”、“语文报杯”、  相似文献   

19.
《文心雕龙》书名是刘勰文学观点的集中体现,它强调的是精妙的艺术构思与精美的文学语言的有机结合;而《文选》的选文标准“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则是萧统文学观点的典型反映。其“沉思”之想与“文心”之思,“翰藻”之文与“雕龙”之采,名异而实同,都体现了他们注重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文学观点。《文心》所论文体34种,《文选》39种,两书基本相同的文体选目近20种。其渊源有自,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20.
有学者认为“壴”字本义为鼓形食器,“喜”表示饮食之乐以至于一般的喜悦,对此进行了补充论证。并结合《汉书》及颜师古注,认定“喜”“憙”均有上声和去声两读,分别表示“喜悦”义与“喜好”义;而且“憙”的本义应该是“喜悦”,《说文解字》“憙,说也”的解释并没有问题;进而判断《读书杂志》中“喜”条与“憙”条均有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