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提高“弹性力学”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是弹性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阐明“弹性力学”课程的特点,认为恰当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取得更好教学效果的关键,也是教改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弹性力学课程教学过程的探讨,给出了适合我校的弹性力学课程教学过程,构建了弹性力学课程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效果良好,全面提高了弹性力学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弹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基础,弹性力学及其有限单元法已经成为解决大型、复杂工程结构分析的最有力手段。从弹性力学课程在学术上的重要性、在工程应用的广泛性和培养人才的必要性出发,强调必须提高弹性力学课程在工科院校课程设置中的地位。而目前弹性力学课程的设置、学时的安排等都远少于其他的力学课程。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和技术的高速发展,培养出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更好人才,建议必须在工科院校中普遍地设置弹性力学必修课,并安排足够的学时。  相似文献   

4.
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教育部于去年夏天正式颁布了新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其显著特点是大幅度压缩了专业数量,强调“深基础、宽专业”,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强毕业生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上述这些特点使我们对力学课程的重要地位有了进一步地认识。力学学科被列为不少工科专业的主干学科,尤其是结构力学课,在教育部颁发的专业介绍中,再次被列为土木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等专业的主要课程;弹性力学虽未明确为上述专业的主要课程,但意义相对广泛的工程力学(其中应包括弹性力学的部分内容)也被列为上述专业的主要课程。因此,搞好结构力学、弹性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本文拟对我院近年来在上述两门课程中所做的教改尝试和体会作一简介,并对这两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进一步设想。  相似文献   

5.
专业课程思政应以挖掘课程内在育人元素为主,结合情境去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避免“贴标签”、“两张皮”和“硬融入”。固体力学边值问题是“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等固体力学类课程的核心内容,其核心思想为“平衡”、“协调”、“本质”、“自由与约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结合教学情境,去影响学生追求卓越而不失衡的人生,卓越是目标,不失衡是底线;学会处理好各种关系,使之不发生“裂纹”;面对外界的干扰、诱惑,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懂得敬畏规则和红线,懂得自律即自由。  相似文献   

6.
土建类力学课程一体化方案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抛弃以往的狭义的力学课程概念,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土力学及计算结构力学统一归为土建类力学课程,并以工程力学为对象,对土建类力学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优化其体系。  相似文献   

7.
应用教育心理学若干基本理论,在基础力学课程中尝试“启发式”和“发现学习”式教学法,强调在应用“直觉”能力的同时应不断拓展直觉范围,从而增强直觉能力;鼓励学习过程中的自觉参与和独立创造。另外,探讨“学习定势”对课程学习的负作用,分析了一些常用、却容易导致误解的力学概念。最后,就基础课程与学生专业的结合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面向21世纪力学系列课程将要面临的挑战以及目前力学系列课程存在的问 题,提出了改革的建议。讨论了实行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徐芝纶教授编著的《弹性力学》,是他的代表性著作,也是我国的一本优秀力学教材,受到国内高校广泛的好评。曾获“1977—1981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1987年度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第四版又是在严格保持原著的特点和风格下修订的。总结徐芝纶教授的这本著作的特点和风格,以供有关教师和编著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注重挖掘和运用各学科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对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新定位、新要求、新任务。本文以基础力学教学为依托,阐述了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并基于此应着力培养哪些能力以及提升哪些素质。本文的观点同样适合于除了基础力学之外的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不仅适合本科生教学的“课程思政”也适合于研究生教学的“课程思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