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施险峰 《职业时空》2012,(11):82-83,86
创业文化能够对置身其影响下的人产生感染与推动。创业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创业园作为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平台,是目前政府与高校采用的合作培养模式,通过对大学生创业园的全面指导、扶持与运作,既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了活动场所,也实现了作为创业项目孵化器的功能,形成了对创业文化实践功能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拓展。  相似文献   

2.
保定市大学生创业园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缺乏系统化推进机制、创业教育缺乏实践针对性、校企合作形式不灵活等问题。因此,依靠资源雄厚的项目库,成立专业化指导团队等途径可以增加创业园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发展的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3.
结合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阐述了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社会必然性;从当前创业的实际需要出发,概括了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容;结合社会、学校和大学生的发展实际,重点阐述了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教育体制、就业观念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核心的问题是围绕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和创新能力设置大学生的学习课程和实习训练计划,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达到促进就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途径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楠 《职业》2007,(9):70-71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教育体制、就业观念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核心的问题是围绕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和创新能力设置大学生的学习课程和实习训练计划,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达到促进就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一直是我国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若是上述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则会给未来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带来相当大的难题。在当前大学生数量不断增长,社会科技化程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就业已经成为了我国市场面临的一大难题,通过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提高其创业能力,对大学生实现就业,并为市场提供更多工作岗位具有重要积极作用,同时也顺应了党的指导方针与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社会实践是青年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重要平台,强化大学生实践观念和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对高校人才培养极具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学生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所显现的综合性能力。包括内在动机、基础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和情境实践能力。①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实践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者内部动力;基础实践能力包括个体在实践中的基本生理和心理机能;专项实践能力指个体在解决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的专项技能;情境实践能力是指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实践者根据自身能力和具体隋境条件的相互关系,恰当地决定行动路线并付诸实现的能力。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着模式固定、形式单一、资源整合度不够等问题。“三区联动”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新模式,通过加强校区、生活社区、企业园区的联动,拓宽当代大学生的实践平台,利用多方资源,创新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胡健 《职业》2020,(8):32-33
很多学生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将来毕业后会做什么工作,也没有对未来做职业规划,就业问题成了困扰学校和学生的一大问题。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进行探讨,提出高校必须了解目前互联网背景下的创业新形势,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创新思想,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日渐普及和社会用人需求标准的日益提高,用人单位不仅要求毕业生有"高学历",还要有与之相匹配的"高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的人才越来越被社会各界认同,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成为了各高校不约而同的时代诉求。目前,我国经教育部批准的高等教育院校大多数都开设了经管类专业,相比其他专业,经管类专业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具有更便利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条件。本文针对经管类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学生共存的特质,对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实证研究,旨在探索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家对创新创业型人才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在大学生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应该主动适应国家人才培养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重要方向,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对大学生当前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并以此作为依据,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方式,专门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从大学生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两方面来总结了一些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方法,希望能够有助于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学生在就业、就业之后和创业过程中,都不同程度表现出创业创新能力不足的现象。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帮助大学生从被动的求职者转变为主动的就业者,从根本上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从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出发,对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现状和对策做研究,结合我国实际,就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社会创业作为一种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的新兴创业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并逐步成长为不同于商业创业和非营利组织的混合模式。创业竞争的加剧使得社会创业者胜任力日益成为社会创业的关键要素之一。通过梳理国内外创业胜任力相关文献和开展问卷调研,构建了包括创业基因、机会能力、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团队建设能力5个维度17测项的大学生社会创业胜任力模型,并结合胜任力理论模型与创业过程理论模型对其内部关系结构进行了解释。大学生社会创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为社会创业人才的培养和测评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视障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笔者提出了四条提高视障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通过强化视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视障大学生创造实践机会,构建视障大学生培养就业能力的空间。并且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增强视障大学生就业能力。同时,提高视障大学生就业能力还需加强对视障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高校应认识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正确审视其内涵,从时空角度深入探索提升就业能力的方法和对策,为大学生职业生涯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6.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互联网+"理念的提出,使大学生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成为了一种趋势。然而在发展趋势的演进过程中,注定机遇与挑战并存,大学生能否顺利抓住机遇,又是否能够积极应对挑战,是当前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一个主题,也是广大创新创业教师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以创新创业课堂教学教育为主渠道,提出了相应建议,希望能对大学生创新意识挖掘、创业能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完善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如今,大学生就业逐渐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而"互联网+"时代不断发展成为新兴的行业。对于大学生而言,更需要密切关注"互联网+"时代下带来的机遇,寻找发展方向,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了广阔平台。本文主要基于以往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常规理念进行变革,在当前"互联网+"的背景下,利用新媒体开辟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新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卓有实效的创新创业教育及指导,扩大大学生创业的视野,进而解决大学生就业方向单一,创业方向迷茫等问题,开发创业新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全面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高校大学毕业生均面临着较大的就业难问题,他们备受就业压力困扰,这就更加凸显出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方面能力培养方面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故而,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检索方法,先检索国内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等相关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图书杂志、文集文章等,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化梳理及总结分析,并围绕着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综合模式构建开展深入研究及探讨,期望可以为今后相关课题实践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各个学校都开展了"互联网+"活动,因此,学生成为了互联网的主力军,学校成为了互联网的主场。本文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阐述了何为互联网+,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开展互联网+的意义与作用,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应遵守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正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之下。随着高等教育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毕业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已经愈加严峻,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就业困难的背景之下,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到创业的热潮中。2014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口号重新将创业教育带入人们的视野,而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也备受关注。通过在"双创"背景下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现状进行研究,找到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各种因素,并对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论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出策略,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我国就业形势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