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文章通过对中国实施西部发展战略的认识和研讨,指出了一个地区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决于这个地区的开放程度.“十五”期间,中国经济实现局部区域跨越式发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发展是硬道理。如何发展 ?不同的思考有不同的发展战略、发展方式和发展水平。近些年来 ,我国许多高等学校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路 ,力图通过跨越实现某种大学的发展目标。跨越式发展原本是经济领域的用语 ,将其引入教育领域则是教育创新的产物。所谓跨越 ,是相对渐进发展而言的一种发展思路或发展战略。按照传统的看法 ,所谓“跨越” ,即是越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过程。对于“跨越”现象 ,许多学者认为它的本质是发展中的一种加速过程 ,“加速性”是它的基本特征。“加速性”是导致“跨越性”的根本原因。选择跨越式发展的高校…  相似文献   

3.
区域发展路径的原始创新是客观存在的,它是区域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原因。任何区域都在“时势力场”、“市场力场”和“行政力场”的作用下演化发展。一个能够将这三个力场的矢量和长期最大化的地区就实现了发展路径的原始创新。区域发展的原创路径有自己的演化形式、时空界限和生命周期,它经历产生、成长、成熟、衰败循环往复过程。区域形成原始创新路径的关键是对世界、国家和发展总趋势的正确把握。我国的改革开放先后经历了“胆识主导”、“资源主导”和“环境主导”三个阶段。把握环境秩序主导总趋势,是当前区域形成自己原始创新发展路径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专业村模式被认为可以在连片特困区村域“产业扶贫”中加以推广。以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保靖县黄金村为例,重点考察了贫困村的专业化发展过程、影响因素以及专业化发展的多维减贫效应。研究发现:贫困村的专业化发展遵循典型的“S”型轨迹,产业传统、关键技术突破、政府推动以及能人的示范效应对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伴随专业化发展,农户的多维贫困呈下降趋势,村域经济的专业化发展对不同贫困维度的减贫效应存在差异,即对经济贫困、健康贫困和住房贫困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但在信息、教育和交通贫困维度上的减贫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当前,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西部大开发政策,我国民族地区逐步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但客观来讲,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仍相对滞后,而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也呈现出“脱嵌”的典型特征.与此相应,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的“脱嵌型”资源开发面临四个关系性难题——开发与保护、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外部主导与地方参与、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而要真正实现我国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就需要充分考虑民族地区在生态环境、制度环境及文化环境这三个层面的特殊性,强化资源开发过程的“社会嵌入”,并从理顺政府职能、强化政策及制度执行、实施参与式开发以及强化基层社会组织等多方面努力,破除上述四个关系性难题,进而推动民族地区的内生型、包容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传统村寨的物质形态和文化形态,探讨了物质形态构成要素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将傣族传统村寨的特征概括为“水之村寨、越人之村寨、神灵之村寨和佛之村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民族地区传统村寨文化继承和发展的主要内容,针对曼尾村现状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根据“保护传统形态,改善整体环境,增加新文化内容”的规划指导思想以及对傣族传统村寨物质形态和文化形态的分析,提出曼尾村规划建设的对策和具体措施.按这个指导思想、对策和具体措施实施,曼尾村获得县级“生态文明示范村”称号.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确立起来的“乡政村治”治理格局逐渐变成了“乡政”主导“村治”的一元化治理.在探索实现“乡政”与“村治”良性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村民自治和基层政府管理相结合的民主协商、良性互动的乡村协商治理形态,推动了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由于固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相关法律制度规范的失效或缺失以及民主传统相对缺乏等原因,现阶段我国乡村协商治理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勃兴于西方社会的协商民主为我国乡村治理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并对于克服乡村协商治理的发展困境,推进并完善我国乡村多元主体协商合作、共同治理的形式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前厦门正处于从“经济特区”向“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面实施综合配套改革的优势与劣势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对厦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集聚优势导向的改革战略,通过构建有利于优势资源集聚的体制机制,打造海西优势资源集聚高地,推动厦门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期间吉林省汽车零部件行业在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在“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如何引导汽车零部件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通过利用SWOT分析工具,对吉林省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现状及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并进行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发展模式所带来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巨大张力只能通过更新发展观念,构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内容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以消解。制度的规范引导功能决定了武汉城市圈的“两型社会”建设试点的关健在于制度创新。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才能凝聚社会力量、协调社会利益、规范社会行为,从而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并在一体化进程中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理念转化成具体的行动方案,落实到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和家庭,为武汉城市圈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基诺族教育作为后发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后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典型。因此,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结合“后发优势”理论,得出“后发优势”理论在基诺族教育跨越式发展中的实证含义和启示,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扶贫背景下,深度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诸多限制性因素导致其自身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存在对起始物质资产和人力资本交织的最低需要,即投入的“关键性门槛”.从长期来看,提高人力资本是脱贫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无法实现人力资本短期飞跃的现实情况下,则需要关注深度贫困地区外来物质资产的介入.西南M县H村展开的扶贫实践表明,用外来物质资产暂时替代人力资本,通过人工干预扶贫措施来实现村庄产业扶贫的成效显著,结果显示,H村的产业扶贫不仅带来了主营产业收入,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外溢收入,H村采用干预扶贫措施农户的收入显著高于未采用干预扶贫措施的农户.研究表明外部援助对于深度性贫困群体脱贫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意识到摆脱深度贫困这一过程的复杂性,“输血”资源到“造血”功能的转化,需要重视人力资本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文章通过对中国实施西部发展战略的认识和研讨,指出了一个地区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决于这个地区的开放程度。“十五”期间,中国经济实现局部区域跨越式发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国运兴衰系于人力资本强弱 ,故必须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发展地方高等教育是加快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促进西部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要遵循“跳出传统、更新观念、眼睛向下、明确定位、服务地方、突出特色”的办学思路 ,注重地方性、应用性、多科性、高教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羌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促进羌文化保护与开发、旅游产业的恢复与振兴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羌族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和现状等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以解放思想和文化旅游产品创新为前提、科技支撑和人才发展为核心、重点示范和产业联动为动力、机制创新和优惠政策为保障、政府主导以及宣传促销为手段的发展策略,全面促进羌族文化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塔山工业园发展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将煤炭流动方式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线型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闭合循环模式。通过在生产过程中贯彻“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的减物质化原则,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从而达到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4村70多年变迁发展历程的资料分析及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感知和反思经典案例蕴含的经验,抽象分析了村庄变迁发展诸要素之间存在的必然、本质、较稳定的关系。认为:农业环境恶劣和极端贫穷困苦等不利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村域发展动力;村庄兴衰沉浮是村域领头精英和创业农民群体行为顺应时代潮流与否的结果;“责任制度-大寨精神-创业农民群体效应”相融合能够保障集体生产效率。这是经典案例蕴含的中国经验,其中具有一般性的规律是:村域经济活力由村域资源环境、“制度-组织-精英”活力共同决定;村域经济水平及贫富分化与集体经济、农户家庭经济、新经济体发育及相融程度正相关;村域支柱产业的多样性、根植性对村域经济韧性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需要坚持和弘扬大寨精神。  相似文献   

18.
产业间存在外在和内在关联.湘西的内在关联在于其浓厚的文化底蕴.湘西传统发展战略以资源禀赋为导向,主导产业的层次低, 关联度弱,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有限.湘西的进一步发展要从加强产业间的关联度,尤其是内在关联入手,实施以文化为核心的跨越式发展战略,从而实现湘西经济的崛起.  相似文献   

19.
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为依据,指明了高科技产业化是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论证了“利用高科技和先进知识超越传统发展模式的有利机遇”,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促进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跨越式发展的含义和特征,论述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通过分析清华等高校的跨越式发展,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高校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同时提出跨越式发展要走重点突破、有特色建设和学科交叉融合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