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确认识图书馆的社会性与阶级性,对于明确图书馆的性质,开展图书馆工作,发展图书馆事业,深入研究图书馆学基本理论,都有重大关系。它涉及到图书馆领域里许多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关于图书馆的性质问题,在图书馆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其中,对于图书馆的社会性与阶级性,有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图书馆对于藏书不分新旧,兼收并蓄,“对于读者,不分阶级,一视同仁”。这种观点,否定图书馆的阶级性,片面宣扬图书馆的社会性。另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是图书馆的根本性质,图书馆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要“以阶级斗争为纲”。这种观点,否定图书馆的社会性,片面夸大图书馆的阶级性。长期以来,我国图书馆界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把图书馆的  相似文献   

2.
修辞是否具有民族性、社会性和时代性?这个问题,目前修辞学界的认识尚不一致。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考察修辞现象,我是持肯定态度的。本文旨在探讨修辞的社会性问题,在展开正面论述之前有必要申明一下:承认修辞有民族性、社会性和时代性,并不等于赞同用这“三性”来概括修辞的性质,更不等于赞同由此而引伸出“修辞有阶级性”的结论;因这些不在本文讨论之列,不想在正文部分涉及。  相似文献   

3.
历史教学有没有规律可循?什么是历史教学规律?探讨这一问题,对历史教学理论体系、历史教学原则的确立,以及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有一定的意义。 历史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探讨它的规律,必须先找出它的基本条件作为研究的基点。这个基本条件就是它的社会性和阶级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社会性和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乃是人的根本属性。我们所说的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自从有了人类之后,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有的同志认为“德主刑辅”是历代反动统治阶级对人民所采取的欺骗与镇压、牧师与刽子手、软的与硬的所谓“德刑”兼施的反革命两手策略.对它只能批判,不能继承;只能抛弃,不能吸收.这种看法,值得商榷. “德主刑辅”是中国法制史上逐渐形成的立法和司法的一个适用的原则.德和刑的内容和本质决定了“德主刑辅”的法律原则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德和刑的主辅辩证关系决定了“德主刑辅”的法律原则具有普遍的社会性;“德主刑辅”的阶级性和社会性所表现出的矛盾两重性,必然使其具有合理的继承性.因此,对它应持实事求是的、批判继承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5.
正确认识图书馆的社会性与阶级性,对于明确图书馆的性质,开展图书馆工作,发展图书馆事业,深入研究图书馆学基本理论,都有重大关系。它涉及到图书馆领域里许多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关于图书馆的性质问题,在图书馆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其中,对于图书馆的社会性与阶级性,有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论及人性问题的时候指出;“有没有人性这种东西?当然有的。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长期以来,不少同志认为毛泽东同志对“具体的人性”、对“带着阶级性的人性”的强调,就是对一般人性的否定,又认为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具体的人性”,就是指人的阶级性,也就是指“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这种看法,可以表示为:“具体的人性”=阶级性=“带着阶级性的人性”。 其实,毛泽东同志这里所说的“具体的人性”,是在否定“抽象的人性”这个意义上对人性这个概念所作的科学解释。所谓“抽象的人性”就是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社会联系和历史环境,抽象地、孤立地把人看作“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类”。正是针对这种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什么?学术界曾有几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阶级性、实践性.他们以毛泽东《实践论》中的话作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辨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另一种意见认为是革命性、科学性.他们以列宁的《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中的论断为依据,列宁在谈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品质时说:“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  相似文献   

8.
当真谛作本质解释时,针对"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而展开关于"即使事物的成分相同而在其不同层面上的不同结构对应不同性质"之规律的讨论。从剖析矛盾、剥离人意切入,不但要剖析事物的结构,且要深入其根本结构之中,方可探其根本性质。若认定教育的宏观、整体上的结构所对应综合性的整体性质为教育本质,则其学术硬伤至少有:1.伤及教育本质的客观性;2.不具备充要性;3.不具备普遍存在性;4.不具备普遍成立性。只要论点中存在上述任何一项学术硬伤中都会导致该论点被否定。通过讨论"教育之真谛乃是促使教育能动参与者之变"的观点与教育结构的内在关系、教育的物资基础及其客观性、充要性、普遍存在性和普遍成立性来求证其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素质教育必须促进学生初步社会化,社会化教育的灵魂是“立德”;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素质教育要坚持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为本,提升学生的“认识、实践、精神”要素;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现阶段要求素质教育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根本指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对于我国法学理论的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笔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基础上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创新研究方法 ,对我国社会主义法的物质制约性、阶级性、社会性等各层次本质进行了全新的探讨 ,揭示了社会主义法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目的本质和终极本质。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主体力     
主体力是主体认识和改造客体诸能力的总和.根据不同标准,可把主体力划分为:认识力、审美力、实践力;自然力、知识力;个体力、集团力、社会力和人类力.主体力是生产力要素之一劳动者的本质.主体力具有社会性、历史性,是理性力.  相似文献   

12.
主体力是主体认识和改造客体诸能力的总和.根据不同标准,可把主体力划分为:认识力、审美力、实践力;自然力、知识力;个体力、集团力、社会力和人类力.主体力是生产力要素之一劳动者的本质.主体力具有社会性、历史性,是理性力.  相似文献   

13.
一、所谓“诲人不倦”过去的反动统治阶级曾吹捧孔子是什么“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孔子也自我吹嘘:“诲人不倦”、“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古今的一些反动派企图用这些话来证明他不管学生的出身,总是“不倦”地教育,似乎他的教育是没有阶级性的。  相似文献   

14.
国家的本质问题是认识和理解国家问题的核心所在,我国政治学界先后提出的国家具有"双重本质"和"两个层次国家"等新说法,都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观的本意.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本质学说,不仅要认识到国家的阶级统治属性,而且要全面、辩证地认识国家的社会属性,要从阶级性与社会性结合、国家与社会的对立统一、国家的本质与职能和两种基本职能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等方面去认识国家的社会性,社会性并非国家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建国以来,我国理论界围绕什么是人性和在阶级社会里人有无“共同性”等问题,展开过多次讨论。其中,分歧最大的问题则是:人同动物的区别与人的“共同性”同阶级性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究竞应当如何看待呢?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有的人说:“人的本质,本性,即人性,主要是指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社会属性而言,不是指吃、喝、性交等生理方面的自然属性。”①有的人则断言,所谓人性,乃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②还有的人认为:“饮食男女是人类共性,  相似文献   

16.
论人性     
本文拟就人性问题,谈点粗浅认识,以就教于学术界诸同志。(一)所谓人性,就是人的本质特性,它是区别人同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对这个问题,不仅历来的剥削阶级重视它、研究它,而且无产阶级也是重视和研究它的。马克思不仅明确指出要研究人性,并且教导我们如何去研究。他说:“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  相似文献   

17.
<正> 法的本质属性问题,是法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自从宣布我国的剥削阶级作为阶级被消灭以后,法学界对此提出种种不同看法。有的认为法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阶级性并不是法所固有的,法不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而是贯穿整个人类社会的永恒现象;有的认为法的本质属性既有阶级性一面,又有非阶级性的社会性一面,不是所有的法都有阶级性的,还有反映全社会利益和要求的超阶级的法;有的认为法的社会性不是非阶级性的,法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二者都是法的重要属性;有的认为承认了法的阶级性,就必然排斥法的继承性,等等。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深入探讨这些  相似文献   

18.
论法律的起源和本质——兼论法律的阶级性和社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历史时期,必然会有许多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需要我们加以解决。当前,我国法学理论界围绕着法律的起源和本质问题,提出了法律除了阶级性之外,有无社会性的问题,法律的阶级性和社会性之间有何关系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涉及到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基本观点,也直接关系到当前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问题。本文试就这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一点粗浅的看法,供全国的法学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四人帮”横行文坛的时候,文艺理论中曾出现一个“流行公式”:在阶级社会里,人性=人的社会性=人的阶级性。它到处充斥在报章杂志及教课书中,成为人性问题的代表论点。在阐述这个论点的时候,往往又摆出一条权威性的根据,就是马克思讲过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搞清人性、即人的本质这个问题,就不能不首先分析一下马克思这个论断是在怎样特定条件下提出的?把这个论断放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论述的整个思想和理论体系中应作如何解释?  相似文献   

20.
逐级上诉,是唐代刑事司法中颇具特色的一项重要制度,即将受诉官司自下而上分为四级:第一级是县司,第二级是州、府司和都督、都护府司,第三级是尚书省,第四级是三司。“凡诸辞诉,皆从下始,从下至上”(《唐律·斗讼》“越诉”条),逐级进行,借以保证诉讼的秩序。其具体方法是:诉讼人首先向所在县司投诉;如经断不服,则可要求发给上诉证明—“不理状”,然后持状向上级州、府司或都督、都护府司投诉;如经断又不服,则可再次要求发给“不理状”,然后持状进京、向中央尚书省投诉;如经断仍不服,则继续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