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丽娟 《兰州学刊》2008,62(3):125-126,133
西塞罗在《论演说家》(De Oratore)中阐述了历史的特性、历史的目的以及应该怎样写作历史。他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没有超出修辞学家的认识范畴,认为历史写作应该强调两个方面,即历史的“真实”和文学的加工,“真实”在他那里其实是“公正”,而文学的渲染则体现了历史应该具有的教化功能。他的历史理论和方法对后来罗马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真实类型说的提出对历史文学真实性的研究,尽管研究的文章很多,讨论也很热闹(甚至很激烈),但许多应该探讨的问题并没有探讨。例如真实与类型的关系就是其中之一。而其实,这个问题对于历史文学来讲,不说“生死攸关”,起码“意义非常”:它不但是作家致真求真的逻辑基点,而且也是我们品评真实与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理论标准。苏联当代著名美学家卡冈在《艺术形态学》中指出:“当我们把艺术作为类别、门类、样式、品种、种类和体裁的系统来研究时,我们的出发点是,在这一领域也和其他所有领域中一样,应该有某些客观规律发  相似文献   

3.
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崇高而伟大的事业,也是空前艰巨而复杂的事业。永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最可靠的保证是培养和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由于十年动乱和一个时期中指导思想上与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使70年代后半期以来我国青少年问题日趋严重,独生子女缺乏良好教育等等,成了跨世纪的“忧患”。本文试就前一段时期中由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严重滑坡,社会引导不当与青少年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4.
“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场伟大而深刻的革命。这场文学运动由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共同组成的统一战线,对封建文学展开激烈的斗争而且获得了伟大的胜利。周作人就是这个统一战线之中一员。在“五四”时期,他与文学革命的先驱者一道,站在反封建的前列,高举起“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的旗帜,向着封建文化营垒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并对新文学的建立和发展、包括新诗的创作和理论研究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因而成为  相似文献   

5.
席宇  宋学清 《学术探索》2023,(5):150-156
文学宏大叙事从出现伊始就表现出对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问题的关注,要求作家在占有大量文学材料的基础上,以中国经验与宏大叙事结构去讲述中国故事,保证文学历史叙事的真实性。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呼唤伟大的文学作品,宏大的历史召唤文学的宏大叙事,而宏大叙事的世纪回归又积极推动了“新乡土史诗”的文学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既是新时代文学的精神追求,也是“伟大的中国小说”的自觉追求。宏大叙事能够历史地审视中国乡村的现代转型,预见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前景,承担起讲述中国乡村大故事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提出始由。当人们一提到被誉为现代文学三大巨匠“鲁郭茅”之一的郭沫若,凡知道这个名字的人──不管他是否熟悉郭的文学业绩──人们最先想到的便是《女神》。几乎可以说,郭的名字、郭终身的文学业绩在知道他的人们印象中,总是最先地要和《女神》这个具有鲜明性别特征的符号所指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在其以《女神》标名的因开一代诗风而被公认为新诗运动中的第一座丰碑、而被“称得起第一部伟大新诗集”、而成为“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是第一个可以称得起伟大的诗人…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国的文艺事业同其他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样,已经恢复了生机勃勃的景象。过去“四人帮”炮制和欣赏的虚假瞒骗文艺早已寿终正寝,反映真实生活的文艺作品,象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文艺理论上,主张真实反映生活的观点,不再是被批判的对象了,“要真实的文学”、“真实是文艺的生命”、“真实是文艺形象真、善、美的基础”等等,成为文艺界甚至社会舆论界的共同呼声。这呼声,对“四人帮”在文艺领域上的遗毒有摧陷廓清之力;对恢复我国优良的文艺传统,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有鼓舞推动之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也是伟大的文学家。他的《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不仅在史学范畴创造了通史、正史的先例,被称为史书的“极则”,也在文学领域中,创造了纪传体散文的典范。兹仅就其文学方面的价值。略述于下: (一)《史记》纪传文学的宝贵根据 《史记》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列传”和一些“本纪”、“世家”中。考其根据,应有三个方面,都是极其宝贵的。 其一,在思想方面,主要导源于儒家,其次也受道家和法、墨诸家的影响,既有继承,又有改造,这在当时显然是进步的。司马迁十分尊重孔子和六经,《史记》之作,就是标榜《春秋》而又有所发展改造的。班固说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先黄  相似文献   

9.
古代神话是艺术,也是历史。“神话故事在起源时都是些真实而严肃的叙述,因此mythos(神话故事)的定义就是‘真实的叙述’”(维柯《新科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35页)。 民间文学是文学,但又确实是非文学。文学是其表层的普遍结构和特征;非文学是其深层的结构和特征,并非作为纯文学的表征而存在,而是作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伦理、民俗等等留有先民的心理痕迹和经验残余的语言符号,而是作为原始氏族的心理生活和现实生活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出现和逐渐衍化的产物的记载。因此,民间文学在这一特殊视角中,与其说它是文学的,不如说它是文化的;与其说它是“当代”的,不如说它是古代的……  相似文献   

10.
在俄国文学史上,从别林斯基开始,并且只是由于别林斯基,文学批评才具有了特殊的重要性,用这位伟大批评家的话说,它成为“现代灵智世界的唯我独尊的女皇”,“关于一部伟大作品说些什么这个问题,其重要性是不在这部伟大作品本身之下的”。  相似文献   

11.
一、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需要,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干部是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的骨干,是带领各族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先锋,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各族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行动的纽带和桥梁.毛泽东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指出;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崇高而伟大的事业,也是空前艰巨而复杂的事业.要使这一事业代代相传、后继有人,使之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就必须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忠实可靠的接班人.党始终把培养干部、造就接班人问题,看作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问题,摆在党的重要议事日程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道路和奋斗目标.要在我国胜利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培养大量的各民族出身的、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懂得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干部,我国是个多民族的统一的伟大国家,为了组织和动员  相似文献   

12.
祁志祥 《人文杂志》2007,(2):98-103
本文从古代文论中的“真幻”关系说入手,结合具体实例,系统总结、剖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真实观。与西方文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懂得自觉地运用想象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进行虚构创造不同,中国古代文学作为外延极为宽泛的杂文学,其艺术真实则呈现出比较复杂的情况。在书籍谱录之类的应用文、策论奏议之类的论说文以及历史著作中,基本不存在艺术虚构问题。古代文学的艺术虚构和夸张及其产生的艺术真实问题,集中体现在诗歌辞赋和小说戏剧中。本文在中国古代诗歌辞赋和小说戏剧艺术真实观的历史行程中分析其内涵和意义,对于认识中西文学艺术真实论的异同,建构当下的文学艺术真实论不无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盐铁论》是一部根据会议“议文”而又在很大程度上加入了作者个人之整理、创作而成的著作。其创作模式的独特性在于:作者一方面依托盐铁会议的相关“议文”敷陈推衍,使会议的论辩过程首尾完整,论辩双方所争论的问题,基本真实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另一方面,由于作者个人对文学贤良的偏向和主观评判,又运用文学化的构思编排与虚设夸张手法,褒文学而抑大夫,使《盐铁论》呈现出了一种史学材料与文学加工完美结合的特征,体现了汉代乃至中国古代散文创作中一种极为独特的创作模式。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有关描写人性的文艺作品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且形成了一股热潮。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文学现象,是文学创作的一个发展和进步。 文学表现人性,这是文学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是文学的主要职能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说过,文学是“人学”这一至理名言。 我们说,人性是人的情感中奉富而又复杂的因素,但如何把握人性、表现人性却也是文艺创作中的一个难点。由于“左”的思想的长期禁锢,对人性理论上一直没有进行深刻地研究,创作上也没有很好  相似文献   

15.
李长中 《天府新论》2018,(5):143-152
表述是一种再造主体性行为。由于“康巴”地域的异质性及其表述历史的晦暗不明,“他者”表述成为“康巴”形象/记忆建构的基本方式。以还原“真实的康巴”为修辞论目的的康巴文学,亦时常被纳入“地域文学”意义生成谱系框架加以研究。然而,当前学界以康巴文学地方性知识景观叙事性特征而将之纳入地域文学阐释逻辑,以其对地域性景观的真实性表述作为评价其成功与否的标志,其实误读了康巴作家群及其文学。康巴文学不是张扬“对抗的美学”,而是强调多元文化/族群“和解”的美学表述,预示了多民族文学发展某种新的可能。只是受制于后学理论话语影响,多民族文学的“和解”美学生产问题尚未引起研究者重视。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观念上 ,语言是作为文学的媒介被论及的 ,文学仅在虚构意义上区别于现实真实 ,因此文学被称为“谎言”。而 2 0世纪“语言论转向”之后 ,语言所具有的本体地位 ,使语言成为“文学性”命题的全部问题 ,但由于语言的修辞性或语言自身能指与所指的分裂造成的语言所对应意义的被遮蔽 ,语言因此被一些美学家称为“谎言” ;中国诗论上的“言不尽意”在某种层面上与此种意义上的“谎言”不谋而合。本文将两种“谎言”的不同指意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以期对文学语言、文学有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17.
历史文学是中国传统的文学样式。由于它取材于历史生活,以一定的历史事实为基础,因此自古以来即和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历史文学的“这一个”特性,是造成它的真实理论与一般文学的真实理论既相似又不相同,具有自己独特品格的根本所在。近年来,有的同志提出历史文学真实可以不受历史真实的规范和约束,并认定建立在它的“这一个”属性基础上的真实理论“并无前例”,只不过  相似文献   

18.
对一部文学作品,不同时代或同时代不同研究者会推出不同的结果。作者因而提出了文学研究的真实性问题。本文认为古代文学研究中存在两种真实,即:客体真实(作者真实)和主体真实(读者真实)。 作者从语言符号着手,分析了文学语言符号所指的“惯例化”及其可伸缩的弹性,使得审美客体具有模糊性和多元性,因而致使读者对同一作品有不同理解。 作者还认为:用不同的价值尺度和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作品的真实意蕴,使作品的内容有新的生成和变化。具体的作品不只落实在“过去”而且联系着“现在”和“将来”。  相似文献   

19.
一艺术求真应该按照美的规律造型本文如题目所示,主要是考察历史文学真实与作家艺术审美的关系问题。为有助于问题的深入展开,我们拟先对历史文学求真为什么要按照美的规律造型进行必要的论证。历史文学求真所以要按照美的规律造型,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因为历史文学之真属于认识的范畴,概念内涵中带有真实、真理之意,如果不纳入审美机制中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同化处理,那真实物象就不能上升为真实审美物象,所谓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结合就无法实现,也不可能具有艺术审美的价值。我们曾经说过,从生活(历史)与艺术关系看,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不相同而可相通”,相通是它们彼此结合的前提。但前提毕竟只是前提,要将它化为可能的现实,那就要借助审美中介环节,通过以美写真谋求实现.历史与艺术终究是性质不同的、矛盾着的两个事物,只有按照美的原则进行调节处理,这一对矛盾才能从两极对立的状态下蜕化出来,富有意味地耦合在一起。恩格斯在致拉萨尔的信中说:“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  相似文献   

20.
胡适文艺思想剖析张家钊在“五四”文学革命中,胡适是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他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在当时中国文坛和思想界,可谓惊俗骇世之言,由此而引起了中国文学史上一次真正伟大的变革,并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纪元。胡适提倡文学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