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契丹辽朝庆祝端午节始于辽太宗统治时期.契丹辽朝庆祝端午节的内容有制艾衣、食艾糕、饮大黄汤、臂缠合欢索、佩戴长命缕和寿缕、拜天、射柳和击球等.契丹辽朝的端午节俗是辽朝契丹族在吸收中原地区(主要是北方地区)和其他民族的端午节风俗,并按本民族的习俗加以革新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契丹辽朝庆祝端午节始于辽太宗统治时期.契丹辽朝庆祝端午节的内容有制艾衣、食艾糕、饮大黄汤、臂缠合欢索、佩戴长命缕和寿缕、拜天、射柳和击球等.契丹辽朝的端午节俗是辽朝契丹族在吸收中原地区(主要是北方地区)和其他民族的端午节风俗,并按本民族的习俗加以革新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契丹辽朝庆祝端午节始于辽太宗统治时期。契丹辽朝庆祝端午节的内容有制艾衣、食艾糕、饮大黄汤、臂缠合欢索、佩戴长命缕和寿缕、拜天、射柳和击球等。契丹辽朝的端午节俗是辽朝契丹族在吸收中原地区(主要是北方地区)和其他民族的端午节风俗,并按本民族的习俗加以革新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韩勇 《鞍山社会科学》2004,(3):38-38,46
契丹族是中国北方一个重要而古老的民族,曾经建立过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少数民族政权——辽朝。辽朝雄居中国北方200多年,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公元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朝至1125年天祚帝被金所灭,到明代契丹族便完全从中国历史上消失了。现在在云南滇西地区  相似文献   

5.
达翰尔族的罕肯拜舞是由辽朝契丹族古老而传统的宫廷舞演变和发展而来,今天已经成为现代和古代相结合的大众化的民间舞蹈.  相似文献   

6.
辽代的政权机构是国内外契丹、辽史学界长期关注的课题之一。日本学者和中国学者都曾从多角度进行过研究 ,但因历史资料缺漏严重、谬误较多 ,使得学界在研判史料的思路上存在较大分歧。何天明著《辽代政权机构史稿》(下简称《史稿》)集中了作者多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 ,对研究辽代政权机构所应遵循的原则、争论较大的学术问题、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等都做了有益的尝试。在中国古代历史上 ,无论哪个民族建立政权 ,在设置统治机构时都要体现统治者的意志。因此 ,把握统治者的治国方针是研究政权机构的关键。辽代的政权机构 ,当然…  相似文献   

7.
辽朝斡鲁朵的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斡鲁朵起源于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传统,是游牧民族政权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关于斡鲁朵的内容,只是在《辽史》卷31《营卫志》"宫卫目"中留下了相对完整的记载。对于辽朝斡鲁朵的研究,是契丹史、辽史研究的重要问题。辽代的斡鲁朵,起源于契丹社会早已存在的"帐分"习俗,故在辽代仍被习惯地称为"宫分",它是辽朝统治者对故有习俗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试论辽代牧场的分布与群牧管理何天明中国古代北方各游牧民族,对适应于本民族生产特点的畜牧经济都十分重视。契丹族源于北方,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时代便注重于对畜牧业的经营管理。统一北方以后,辽朝政权辖境内仍然呈现南粮北牧的基本经济格局。畜牧业在契丹部肢驻牧的...  相似文献   

9.
辽朝是由契丹族建立的一个封建皇朝,历时二百余年,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疆域最广时“东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胪朐河,南至白沟,幅员万里。成为历史上第一次将辽阔的中国北疆之地统一起来的少数民族皇朝。辽朝的统治者为适应其统治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辽朝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对于辽朝历史的研究,因局限于汉字资料.以契丹人为主体所建立的辽朝历史仍然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远未解决.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契丹文的墓志不断被发现.目前国内外对契丹文的解读已经有了重大突破,学者们也期待着契丹文解读方面的进展能早日用来解决研究辽史的某些难题.  相似文献   

11.
从《辽史》论赞看,长期居于北方的契丹人养成了应对战争的良好机制,在其兴起过程中显示出了独特优势.辽朝利用强大的军事力量战胜攻取,而且,其推行的灵活的、富有成效的用人政策和管理制度也是其兴盛的重要保障.值得重视的是,元朝史官认为辽朝不轻意用兵是其统治长达二百余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辽金元时期是中华民族史上第三次大融合的时期①。在东蒙古地区②,经过辽金元时期几百年的民族杂居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民族融合的趋势正在进一步加强。其融合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受统治民族强制性的影响而少数民族化趋势,一种是汉化趋势。(一)少数民族化趋势一、辽代的契丹化趋势在辽代,契丹族是统治民族。契丹族对以奚族为首的游牧民族和以汉人、渤海人等为首的农业定居民族,采取了不同的民族融合方式,以达到契丹化的目的。首先是对与契丹族经济类型相同的游牧民族,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奚族与契丹族同属游牧狩猎经济类型,…  相似文献   

13.
何天明 《阴山学刊》2012,(6):9-13,31
佛教在契丹族建立政权以前便受到重视,耶律阿保机建国称帝以后至辽朝各位皇帝统治时期呈持续发展状态。佛教是辽代统治阶层和民众普遍信仰的宗教,在北方草原上的发展速度与规模都超越以往。辽代的佛教与城市的发展相伴随是辽代佛教勃兴的特点之一,佛寺和佛塔是标志性建筑。对萨满教和佛教的历史作用要根据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性质予以评价。佛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宇宙观、人生观和社会行为准则。辽代佛教文化是中华多元一体文化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4.
群牧是辽代经济结构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契丹族以鞍马为家,车帐为室,四时游牧,其日常生活,兵马军需,无不与畜牧业有关。因此,辽代的群牧制度是契丹族畜牧经济史和辽代官制史研究中较有意义的课题之一。本文拟从群牧制的源流入手,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 畜牧业是契丹族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契丹族早期主要游牧在潢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土河(今内蒙古老哈河)为中心的草原地区。从目前可见到的古代文献中的有关记载分析,在契丹族早期社会经济结构中,尽管存在着农业因素,但畜牧业始终占据着主导位置。大量的考古发掘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契丹人的墓葬中,游牧器具的数量和种类都比较多,在一些契丹人墓葬中发现的壁画中,都对契丹人的游牧生活有具体的描绘。然而,  相似文献   

15.
契丹部落的崛起,肇始于鲜质可汗在位的9世纪中叶。契丹部落对奚族的征服活动,则始于9世纪末期。鲜质可汗的继承者耶澜可汗在位时期,奚族分裂为山北奚(即西部奚)和从属于契丹部落的奚族战俘(即辽太祖组建的奚迭剌迭达部)。至辽太祖时期,乌马山奚与奚族本部分离。辽朝初期,以保留奚族原有统治方式的基本形式,实现了契丹贵族集团与奚族贵族阶层的政治联合。辽朝中期,随着封建化程度的加深,奚族原有的一切贵族特权遭到剥夺,奚族大王府也正式成为辽朝的地方行政机构之一。  相似文献   

16.
辽代文学研究平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契丹族统治者在中国北方建立的辽朝,由于“风气刚劲,三面临敌,岁时以蒐狝为务,而典章文物视古犹阙。”(《辽史·文学传序》)辽朝的文学作品传世甚少,已经散佚殆尽,辽代文学可以说是一门散佚了的断代文学。文学作品和有关史料的严重匮乏,史事背景的语  相似文献   

17.
论辽代契丹族对汉族文化的吸收和继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契丹族作为我国北方古代民族之一,从南北朝时期便和汉族有所接触,受到了汉族先进文化的浸润和薰陶。迨至辽代,契丹族对汉族先进文化的吸收和继承,也臻于鼎盛时期,从而使得契丹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诚如有的同志所说:“契丹社会逐渐封建化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吸收汉族先进影响的过程。”马克思在论述落后民族总是皈依于先进民族的文明时曾说:“依据历史的永恒规律,野蛮的征服者自己总是被那些受他们征服的民族的较高的文明所征服的。”虽然各落后民族都不能摆脱这一永恒规律的制  相似文献   

18.
契丹族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一支游牧民族。公元815年,肇源县属归契丹治内。契丹族的形成由耶律氏和萧氏两大部落融为一体。契丹族,出于东胡源于鲜卑,是东部鲜卑宇文别部之一支。契丹族语是东胡语的分支,属阿尔泰语系。契丹文字使用时间不足300年,金灭辽后渐渐失传。  相似文献   

19.
四时捺钵制是契丹(辽)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保留的一项特殊制度和文化习俗。四时即指一年中的春、夏、秋、冬。捺钵亦称纳巴、剌钵等,指辽朝皇帝贵族们所从事的与契丹民族游牧习俗相关的行在、营地迁徙和游牧、渔猎等活动,是在辽朝初期“因俗而治”的二元政治体制下的客观延续。阐释捺钵的本意、捺钵文化形成的原因、性质、具体内容以及契丹捺钵文化对女真、蒙古、满等各族的影响,可以加深对四时捺钵文化模式的思索和理解,从而增进对契丹辽史制度文化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20.
魏志江  潘清 《学术月刊》2023,(12):160-172
从东部欧亚区域史的视角,研究契丹族建立的辽朝与宋、西夏和高丽以及西域地区高昌回鹘,东、西喀喇汗王朝,伽色尼王朝等权力结构关系的变化,显示了辽朝世界秩序的形成、内涵及其特征。这种以辽朝为主导的东部欧亚政治、经济的制度规范以及社会性文化的认同,与费正清教授的东亚“朝贡体系”理论具有不同的历史形态,体现了辽朝建构的东部欧亚世界秩序,即以辽朝为世界秩序中心、以宗藩关系为基础、交邻体制并存的多元复合型的东部欧亚世界秩序。辽朝与宋朝、西夏和高丽以及内亚诸王朝的关系,即辽朝视野下所建构的世界秩序,也体现了包括辽朝在内的以多元一体为格局的中华民族对于塑造东部欧亚区域历史文明形态和推动世界秩序进程的能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