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勇 《科学发展》2009,(3):103-112
《新城市经济》(The New Urban Economies)是Donald Mcneill和Aidan While的论著,收录于Hand book of Urban Studies一书。文章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讨论了近年来城市经济发展中普遍关注的四个主题;第二部分解释新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政治涵义,介绍了城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出现的主要新观点;第三部分介绍了学者、政治家和政策制定者提出的有关新城市经济特征的五个议题。本文着重分析反映新经济的议题对就业市场、社会群体和地方认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发展总部经济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总部经济政策这一有力工具,注重引进总部企业、留住总部企业和推动总部企业发展,形成总部企业与地方经济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从城市发展角度看,各城市要合理定位,科学确定适合在本地城市发展的总部企业类型。从总部企业发展角度看,总部经济政策要兼顾财税激励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关系,为总部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总部经济政策执行角度看,政府各部门要注重合力推进和紧密跟踪,及时优化和完善总部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3.
张璐 《城市》2018,(7):36-42
针对山水城市在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分析其"城市双修"的目标、 内容和方法.以天津市蓟州区老城更新规划为例,明确了重塑"山—水—城"生态景观格局与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的规划策略,提出了挖掘存量用地资源、 创新城市治理手段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马洁云  郑艳  周泽宇 《城市》2021,(1):72-79
西咸新区是我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于2017年入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通过开展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 分析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主要影响和潜在风险,对西咸新区组织机制建设、 提升城市气候韧性和宜居性的生态建设、 开展海绵城市和地下管廊城市等协同试点建设、 提升气候防护的科技支撑能力、 创新气候投融资途...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技创新实力成为全球各国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否具备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能否在世界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并持续稳定发展的决定因素。为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早在十年前就将"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发展目标之一。而创新型国家的建成势必离不开创新型城市的支撑,因此,创新城市建设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一个关键方向。本文总结了四类创新城市建设类型,并以芜湖市为例,重点探讨了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第二梯队的中部地区中小城市在创新建设方面的特点与优势所在,并就其如何结合自身特色,发挥所长建设创新型城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城市的职能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城市的职能已由工业城市的生产制造功能、服务城市的管理与协调职能向创意城市的创新、创意职能转化。本文在阐述广州城市职能演变基础上,提出了广州创新城市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既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又是经济、文化、科技、资本等各类要素集聚的载体。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突破50%,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城市时代。然而,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工作主要以"经济思维"为导向,忽略了城市的本源特征和发展规律,导致城市发展中存在种种问题。本文认为,进入城市时代的城市,首先要转变城市发展观念,树立"城市思维","城市思维"就是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论,包含系统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空间思维、法治思维五个要点;其次,要践行"城市模式","城市模式"就是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的方法论,要从"以物为本型"走向"以人为本型",转变城市发展理念,从"数量扩张型"走向"质量提升型",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从"资源依赖型"走向"创新驱动型",坚持推动创新型发展,从"各自为政型"走向"相互协作型",强化区域统筹引导,从"粗放式管理型"走向"精细化管理型",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未来,城市工作应充分认识和自觉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用"城市思维"和"城市模式"规划建设城市,解决城市问题,增创城市发展新优势。  相似文献   

8.
汪颖 《科学发展》2016,(1):64-66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依靠要素驱动和资源消耗支撑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上海必须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打造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科技合作与竞争的科技创新中心,在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上海要依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重构城市发展动力、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完成这个愿景将涉及诸多成功因素,尤其在优化的产业格局、智慧的投资策略和有效的人才延揽等3个领域内的卓然进展,将对上海实现全球领先的创新城市这个使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时代,凭借跨国资本的进入,上海成为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但总体说,上海以接受跨国资本的辐射为主,对外经济影响能力薄弱.为提升上海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一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和水平,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在沪设立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以提升上海在世界体系网络中的连接性.二要加大改革力度,大幅度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混合经济、民营企业发展.三要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鼓励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大力扶持小微型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四要扩大对内经济合作,依托长三角、长江流域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统计分析、耦合协调度分析、相对指数分析、OLS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构建包括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产业体系、营商环境、营商成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生活环境等要素的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经济竞争力排名越高的城市,其耦合协调度也越高;经济竞争力排名越低的城市,其耦合协调度也越低,经济竞争力与耦合协调度存在高度相关性。耦合协调度处于优质协调和良好协调的城市主要集中于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金融科技创新城市和区域性金融科技创新城市;耦合协调度较低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墨西哥等不发达国家的城市。影响北美洲城市竞争力的驱动因素不同,各地应因地制宜,抓住城市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补短板、强弱项,协调城市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袁俊 《城市》2007,(1):76-77
2005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该规划将北京未来15年的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同时全面实现现代化,确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国际城市的地位.新规划提出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新城市空间格局,将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建设包括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央商务区、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区等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能中心.  相似文献   

12.
上海大都市圈是引导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正在积极构建"多层次、多中心、多节点"的空间功能体系和结构.为提升新城在上海大都市圈多中心结构体系中的节点地位,基于城市-区域规划理论和新发展格局要求,研判长三角区域空间格局演变形势,形成"导流、引流和集聚"的新城总体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市域城镇体系间的网络化交通联系,优化新城与对外枢纽的锚固链接,创新城市交通服务和制度供给等新城交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上海应积极探索创新城市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建立市、区、街镇各级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进一步完善城市"一网统管",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增强城市面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城市各领域、各环节运行更安全、更顺畅、更高效、更可持续。  相似文献   

14.
张绪娥  夏球  唐正霞 《城市观察》2023,(3):137-147+164
近年来,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快速推动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智慧城市的神经中枢系统,城市大脑在生成城市智慧、创新城市治理模式与提升城市智慧治理效能等方面日渐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当前仍存在低信息协同时效性导致的“信息孤岛”问题,这影响城市智慧的生成。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与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原理,通过城市信息供需双方博弈行为分析信息协同时效性对城市智慧生成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信息协同时效性而非信息协同行为状态才是影响城市智慧的关键因素。城市政府在注重信息协同行为状态的基础上,应从政策标准、技术标准与行业规范等层面提升信息协同时效性,增强城市大脑智慧性,提升城市智慧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5.
据有关方面最近在北京发布的首部《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显示:“总部经济”已日趋在中国走红。诚然,“总部经济”推动了城市的转型升级,推进了区域经济的辐射发展,已成了国内区域性中心城市新的经济增长引擎。据悉,目前国内经济超常发展的前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总部经济”已经初露端倪,而且形成了以这些城市为中心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经济圈三大区域“总部经济”带,而其中最为抢眼和瞩目的是跨国公司的亚洲总部、地区总部,已在这些城市或经济圈崛起,且已成为区域经济和城市竞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使城市结构出现一种新的多中心格局。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原本独立的城市在城市功能方面具有互补的潜力,那么,依托快捷可靠的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以及相互之间的合作,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从而促生网状城市群。这种创新的网状城市群是以研发、教育和创意产业等知本作为发展重心的。网状城市间的合作机制与公司间的网络相似,即每个成员城市都能从互惠措施、知识交换以及科技创新等具有互动性的协同发展中得到好处。本文具体探讨了荷兰任士达(Randstad)地区和日本关西地区的两个案例。  相似文献   

17.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形态。从文化层面来看,文化软实力为城市发展提供了软环境,有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凝聚力。从理论视角来看,文化软实力体现了一个城市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文明,是历史文化和人文素养长期积淀和不断塑造的结果。“十二五”期间,上海定位于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以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为主要目标。从实践角度来看,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着如何突破改革创新,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以期构建智慧城市和创新城市。  相似文献   

18.
刘俊杰 《城市》2009,(10):54-57
一、全球性城市产业发展的理论阐释 作为全球资源配置和产业空间分工的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中心.全球城市依靠其强大的经济辐射和扩散能力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弗里德曼从新国际劳动分工机制出发.确定了全球城市的几个判断标准:主要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国际化组织和商业服务部门数量高速增长、重要制造中心、主要交通枢纽、人口规模以及国际联系程度。弗里德曼认为.全球性城市不能仅以拥有多少世界500强企业总部作为衡量标准.应以其所在“城市一区域”的地缘经济实力总量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张人广 《城市》2006,(5):7-9
饶会林先生是在中国开拓并创新城市经济学这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的为数不多的先驱者之一.二十多年来,他以孜孜不倦、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拓荒精神,百折不挠、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学者良知与智者毅力,辛勤耕耘在科研和教学第一线.先生勤奋自励,著述颇丰,为城市经济学在中国的启蒙、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份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0.
赵峥 《城市观察》2017,(6):112-118
纽约城市规划立足"创新人"的需求,营造城市创新生态,不仅为自身城市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保障,也为中国城市创新发展提供了借鉴与经验。在中国城市化发展进入质量导向的新阶段,中国城市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提升"创新人"能力、动力、活力和承载力,依靠创新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