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战争是国际关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态,战争和使用武力是国际法的重要调整对象。国际法对国家发动及从事战争的规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经历了古代国际法存在一些战时规则、近代国际法承认战争自由、近代后期国际法对战争逐步限制到现代国际法否定战争或使用武力的过程。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已成为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试论北京同文馆对近代国际法的翻译与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同文馆是近代中国由政府设立的最早的一所近代化学校,尤其是它对近代国际法的翻译与教学对国际法在中国的传播起了极大的影响,它翻译了一系列的国际法著作,开设了国际法课程,培养了一批近代中国外交人才,对维护中国主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阿尔贝里科.贞提利是被誉为"国际法之父"的格劳秀斯的先驱者之中最为重要的一位。他使国际法走向世俗化,逐渐摆脱神学的羁绊,开辟出一条新的国际法研究路径。他的三部代表作品《外交官论》、《战争法》、《西班牙律师的辩护》涵盖前近代时期国家交往实践中出现的重要问题,秉承中世纪学者对国际法相关领域的关注,就使节法、条约法、战争法等提出自己的见解,成为格劳秀斯在17世纪构建其理论大厦的基石。贞提利在研究方向、具体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上,均对格劳秀斯有着深远影响,为格劳秀斯创建近代国际法的完整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早期驻外公使之一的曾纪泽通过对近代国际法的深刻认识与理解,运用国际法与西方国家进行外交事务上的交涉和谈判,虽然在本质上不能改变晚清政府外交上的弱势地位,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权益。  相似文献   

5.
豁免问题在国际法上由来已久,可以说自从有了国际法,就有了豁免制度。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之后,国家主权和主权平等原则发展起来,成为近代国际法最根本的原则和基础,国际法上的国家豁免问题由此产生。尽管国家豁免问题在现代国际社会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和实践,但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已经成为现代国际法上的一项重要原则。本文尝试从辩证的角度质疑和剖析当前国家豁免的两种主要理论,并探讨今后我国在此问题上应持有的立场。  相似文献   

6.
时际法与南海诸岛主权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时际法规则,需要从客观事实的角度出发,针对不同历史时期运用符合时代要求的判断标准考察南海诸岛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中国人最早发现南海诸岛,按照传统天下观,其已成为中国疆域的一部分。随着历史发展,中国与南海诸岛的关系逐渐紧密,并通过设治管理而纳入中国版图。在近代,随着西方领土主权思想的传入,中国政府顺应历史潮流采用符合近代国际法的治理方式,南海诸岛最终完成了从传统意义的疆域、版图向近代主权意义的领土转变。  相似文献   

7.
周鲠生在民国时期以西方国际法学为范本形塑中国近代国际法学,站在民族立场研究"与中国有关"的国际法律问题,在实践中运用国际法原理维护国家主权,周鲠生的学术追求是中国近代国际法学家群体学术追求的缩影.  相似文献   

8.
国家平等原则在一般意义上赋予了主权国家在外国法院享受管辖豁免的权利。同国家主权原则一样,国家平等原则历来是国际法上最根本的原则和基础。国际法上的国家豁免问题也由此产生。针对国家豁免问题,现代国际社会上虽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和实践,但国家豁免原则业已成为现代国际法上的一项重要原则。试图就国家豁免的法律意义和价值进行探讨,并就如何实现国家豁免发表一下拙见。  相似文献   

9.
时效制度是传统国际法取得国家领土的方式之一,深入分析其法律渊源对于从根本上理解这一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文章认为,国际法时效制度的法律渊源包括资源性要素、动因性要素及进路性要素三方面:罗马法取得时效制度及13世纪至20世纪西方国际法学者的有关学说为其资源性要素,中世纪中后期及近代西方及世界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法律及文化的交织体为其动因性要素,国际司法途径为其进路性要素。其中,动因性要素是其根本要素,资源性要素是其内容组成的主要要素,而进路性要素则将前两个要素与国际法时效制度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0.
国际法作为一种制度,产生于人类早期各个地域文明.然而,作为一门学科,国际法却发轫于近代的欧洲大陆.伴随着西方自由资本和市场在全世界的扩张,国际法开始逐步适用于欧洲大陆之外的国家,从而在适用的主体及空间范围上获得了超越各个地域文明的普遍性意义.从此,随着国际关系的不断发展,各个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激烈碰撞和交流开始深刻影响着国际法的发展.尤其是二战结束以来,文化开始日益成为当代国际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维度,这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文化主权概念的兴起及发展;二是文化权利的产生和发展;三是文化遗产概念的出现及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 清末,随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加深,仿照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制度,以近代科学知识和外国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近代教育也先后在南北各省萌芽和成长。在近代中国教育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地处中原的河南,虽然起步稍晚,进度较慢,但也没有例外。  相似文献   

12.
《新教育》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教育杂志之一,它积极介绍西方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动态,传播西方教育大家思想,为中国教育界开辟了一条研究、借鉴西方教育的重要渠道。《新教育》对近代西方教育的成功传播,对国人了解研究近代西方教育,加速中国近代教育与世界教育的接轨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新教育》之所以能成为中国近代传播西方教育的重要窗口,与其办刊宗旨的贯彻与坚守、汇聚超强的编辑队伍、传播形式上的多样性等办刊策略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的准条约指作为国际法主体的中国国家与作为私主体的外国法人等签订的,以关乎国计民生的借款、铁路、电信、矿物等为主要内容的合同或章程。准条约不是条约却类似条约,形成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准条约属于国内法上的协议,不是中国国际私法的渊源。其规范的法律关系主要限于经济范畴,是涉外民商事关系的一部分,因而关涉国际私法。准条约在国际私法中具有特殊性:兼具公法与私法性;国家在准条约中的民商事主体地位具有特殊的不平等性;适用的法律主要为国内法。国际私法是近代废约运动中的重要理论依据,把准条约归入国际私法范畴,折射出近代中国的政治及外交生态。  相似文献   

14.
近代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在运用汉语翻译基督教诗歌上,已经做过大量的运用白话翻译新诗的尝试。他们的译诗,是汉诗欧化的最早尝试。我们从这方面的翻译中,可以看到汉诗一步步走向欧化的过程,以及中国诗同外国诗之间的融合,从而形成汉诗新的特点。这种努力到五四之后,成为新诗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日两国在甲午战争研究领域均取得丰硕成果;然而就甲午战争国际法研究而言,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中国同日本均存在较大差距。甲午战争在国际法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性并未得到中国学界的足够关注。甲午中日战争是国际法发展历史中的标志性事件,它使日本成为第一个加入西方国际法体系的亚洲国家;从研究方法上看,研究战争是对国际法进行宏观把握的有效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全面认识国际法并把握其本质;甲午战争国际法研究无论在战时还是在战后都对维护国家利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甲午战争国际法研究亦有利于中国掌握话语权成为国际法秩序体系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16.
近代自然法是论证西方现代政治合法性的逻辑起点,从近代自然法学说出发,通过对自然状态、自然法、自然权利的逐步推演,可以促成社会契约的产生。通过社会契约论的阐释,结合一系列的推导,论证了现代政治合法性。近代自然法学说和社会契约论对西方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自然法学奠定了西方文明法律大厦的基石,社会契约论推动了社会平等意识的发展,成为多数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近世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视西方的政治体制为"良法美意",借鉴与移植外国宪政文化成为了一股潮流.传教士的译介、驻外使节与留学生的宣传、清末官员出洋宪政考察让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感知并接受了诸如总统制、联邦制和分权制衡原则等一系列美国宪政体制和思想.美国的宪政体制是近代资产阶级立宪运动的理想模式,其丰富的宪政文化对近代中国的宪政建设产生了示范性效应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马君武与近代诗歌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诗歌翻译在近代翻译文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虽然诗歌翻译作品在整个翻译文学中所占比例不大,但是在译介外国作品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外国革命性强的作品的译介。作为近代译诗"三式"之一的"马式"创始人马君武,在译介外国诗歌方面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而马君武的翻译风格在近代诗歌翻译中很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9.
股份制起源于西方,19世纪初传入中国。在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入侵的过程中,我国的买办阶层积累起巨额的资产,他们从最初附股于外国在华的股份公司到自己主持创办中国近代首批官督商办股份制企业,进而私人投资兴办股份公司,率先在中国试行和推广股份制这种近代新式的企业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20.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伟大的爱国者、开明的政治家和进步思想家。在历史上,他以厉行禁烟、坚决抵抗外国侵略而名垂史册。作为封疆大吏,他把一生的主要精力用于处理实际政务,没有专门谈论经济问题的著作和文章,但他对经济问题是重视的。他的经济思想有其独特之点。他较早和较多地注意到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有关的经济问题,常把抵制外国侵略、扶持国内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结合起来考虑。特别是他敢于冲破传统的“天朝老大”的陈腐观念,提出学习西方“长技”的主张,成为近代中国最早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