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几期我刊就“中华文明基因问题”,连续采访了文化人类学家、民俗学家林河先生。在采访中林河先生依据近些年考古发现成果,运用马列主义史学研究方法,遵照江泽民同志对社会科学工作者“认识世界、承传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要求,分别就“中华民族自古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是人类古文明和人类开放型文化、创新型文化、海洋型文化的主要缔造者”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和介绍,其中有些观点和议论突破了有关“师承、古训、洋规和禁区”,虽多属一家之言,但体现了“创新理论”的精神,同时也提出了有根有据既推翻传统定论又树立新论的观点。这些观点发表后,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兴趣和关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对于弘扬我中华民族先进文化,传播文化历史知识,明证人类史学实际,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林河先生对此深受鼓舞,对广大读者的关注和赞誉深表谢意。近期,林河先生又就与“中华文明基因”相关的问题做了进一步探讨,产生了一些成果和观点。现应广大读者要求,经与林河先生商策,我刊再对其进行系列采访,拟分别就:“中华为什么叫‘华’、为什么人类主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民主政治文明最早多出于中华民族”等专题进行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2.
陈丁漫 《民族学刊》2022,13(12):118-126, 158
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伴随着甘孜藏族人口向双流迁移,藏舞由甘孜藏族铭记家乡的“地域性”文化实践,逐步发展为甘孜藏族“跨地域”的民族文化现象,并最终成为多民族共舞的城市文化活动与公共文化事务。藏舞的参与人员、舞姿、功能、内涵等方面均发生了改变,在城市实现了在地化的发展。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文化具有相似性的历史文化条件、各民族主动交往的民族关系以及地方政府与各族居民“文化合谋”的现实社会环境,共同建构起藏舞在地化发展的“文化生态壁龛”。新的藏舞是城市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现实成果,也是沟通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实体,对于推动我国基层社区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及铸牢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古老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既创造了辉煌不朽的大陆文化,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绚丽的海洋文化。然而,我们多从史书上读到中国古代素以“内陆国家”自居,而称居住在沿海及海上的民族为“外夷”;西方列国则多以“海洋国家”自居,以征服海洋为荣耀。林河先生经过多年研究认为:人类海洋文化不是西方文明的产物,而是中华农耕文明的结晶,我中华民族是人类海洋文化的主要缔造者。如果这一异于传统史观的观点成立,人类海洋史将要改写。为此,本刊记者第五次采访了林河先生。  相似文献   

4.
略论藏族古代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格勒 《中国藏学》2002,(4):6-21
本文试图依据历史文献与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体质人类学等多学科的材料进行综合论证。从中华民族文化源流的宏观角度论述藏族作为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历史渊源关系。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 ,提出自新石器时代起 ,中华大地上存在着三大考古文化系统和三大民族系统。这三大古老民族文化区域系统的更高发展层次便是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系统 ,证明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源和多元一体的历史渊源。第二部分 ,主要论述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藏族古代文化与中华大地上三大古老民族文化区域系统的历史渊源关系 (重点放在与中原地区的文化联系上 ) ,证明藏族及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吸收和融合中华大地上三大民族系统的文化成分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和而不同”是经过长期演化和不断实践积淀而成的中国哲学智慧。它不仅是民族政治交往、文化交流的基本价值取向,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绵延不断、欣欣向荣目标的关键所在,更是促成多元文化交流互鉴共存、自然与人文共生教育的良方。在文化共生教育场域中,中华民族文化应以“和而不同”作为多元民族文化教育所追求的“终极依据”;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抵触、外来与本土的文化冲突、主流与多元的文化矛盾等多重文化窘境始终贯穿是中华民族文化教育行动必须应对的实然境遇;中华民族文化应坚守“和而不同”的哲学理念,通过秉持文化基因内核、萃取文化精髓因子、包容文化异质存在等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动选择,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互鉴和谐共生,进而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6.
覃世艳  董波 《民族学刊》2019,10(5):46-55, 111-114
综合创新论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化哲学论战中产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再次亮剑,在新时代又取得新的发展。综合创新论认为中华民族文化只能走“马魂中体西用”的融合创新之路,在学理上与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殊途同归,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毫不违背,它从哲学的高度洞察到中华民族文化的世界性兴盛是必然趋势,对于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一直以来都没有引起理论界的足够重视。综合创新论的发生学、过程论和方法论三重视角,从理论上指明了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方向和路径。在实践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之基,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动力之源,以“西方文化”为它山之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会中华民族共同理想,系统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一)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行动, 其理论准备严重不足。表现在: 我们的文化学研究起步较迟, 不少人深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 对人类历史上创造的任何文化现象, 不是科学地探究其合理性和规律性, 而只习惯于简单地以进步或落后、有益或有害、好或坏等政治概念和二元对立的方法论给予判决, 因而把民间文化, 特别是其中属于民间信仰 (如神鬼信仰、巫术迷信等蒙昧意识) 范围的种种文化事象的消极影响看得很重, 看作是人类理性思维和当前意识形态的对立物。(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民族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 它自身包含着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宇宙、自然、人事, 都是无限的, 是人的知识理性和科学无法穷其究竟的。巫术、宗教与科学, 都是人类文化的共同的构成因素, 都是与人类共始终的。与把宗教看作是人类精神的鸦片一样, 把巫术看作是精神领域里的封建毒素, 同样是机械唯物论, 而非历史唯物论。(三) 要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 重要的是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在民间文化中蕴含着或洋溢着强烈的“生生不息”和“自强不息”的意识, 而这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表现于个体、家庭、家族、族群上, 就是对生命意识的崇尚; 表现于国家、民族, 甚至个人的安身立命、建功立业上, 就是对自  相似文献   

8.
文化大武陵     
<正>土家人的歌声撒满了蜿蜒的石板路,苗女的鼓声回荡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芦笙悠扬,侗歌回响……。在这里,遐逸安闲是生活本身,敦厚清秀是周边的风景,洒脱豪放是精神气脉,奇妙地融合了暴烈与温柔、壮丽与清灵的武陵山区大地上,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以土家族、苗族文化为主体,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地域性文化,民俗风情浓郁。  相似文献   

9.
《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曾经历了采集时代、渔猎时代、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四大时代。在工业时代尚未到来之前,农业时代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时代,人类文明就是从农业时代开始的。考古学已经证明:中国的农业文化主要是稻作文化,而中国的稻作文化早在距今1 5000年前就已诞生了,在距今1 0000年到6000年之间,中华民族的稻作文化就已相当先进,衣食住行、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都已走向成熟。一个成熟的文明是离不开它的上层建筑——先进的生产关系的。林河先生领会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有关“政治文明”的新理念后,通过对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黄帝四经》的再研究,提出了“中华民族开创了全人类的政治文明”的新观点。为此,本刊记者再次采访了林河先生。  相似文献   

10.
以三重差序格局的文化视角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有助于把握这一概念的历史文化内涵与现实的文化实践。首先,基于"中华民族"的三重差序格局包括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中华民族;全世界华人的中华民族。由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差序格局包括各民族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人民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部分的世界华人认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其次,进一步探讨了三重差序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三重差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三重差序的文化连接和文化超越。贯通中华民族共同体之差序格局的是中华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灵魂和根基。  相似文献   

11.
李坤  蒋婷婷 《民族学刊》2022,13(12):32-40, 149
中华民族共同体表达了中国各民族共命运性的联系,彰显了中华民族整体性发展的新境界。民族创造文化,文化凝聚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文化历史积淀作用下逐渐生成与发展,经历了从民族自在实体到民族自觉共同体的历史变迁。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交往交融中,中华民族共同体孕育了丰富的文化意涵:中华文化作为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凝结成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的文化源泉;文化认同作为最深层次的认同,决定民族发展的长远和根本,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文化基石;“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格局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特质,彰显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包容性与生命力。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生成进路与文化发展意涵,确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文化遵循与实践方向,对于充分释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 在辽阔的亚洲原野上,有一条大约在二百万年前形成的、举世闻名的大河,这就是黄河。历史上,尽管它的浊浪沉沙曾经给沿河的居民带来过种种灾难,但它始终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被称为我们民族的摇篮。因为它锻炼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诗人和歌手们的赞颂充满激情,但科学家们考察事实则要冷静一些。他们从大量地下的发掘材料来进行分析,说明从旧石器时代初期起,人类已广泛活动于黄河流域。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如裴李岗文化、磁  相似文献   

13.
何星亮 《民族研究》2023,(1):1-11+142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是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象征性表达。石榴籽交融一体的特性不仅象征新时代的民族团结,同时也象征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把石榴作为新时代中华民族主要的文化象征之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需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利于向世界展现最大同心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2006年7月1日后,一列列钢铁长龙,将载着来自全中国及世界各地的人们,在青藏雪域大地高速飞驰,直抵神秘美丽的西藏。至此,西藏将永远告别没有铁路的历史,成为将神秘美丽向外界开放的世界。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最高、最长、最酷的铁路,它是东方人创造的少有奇迹,是中国当代铁路建设者的杰作和生命赞歌!  相似文献   

15.
论金源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影响和交流的双向性、互补性的角度,论述富有创造性特征的金源文化在当时乃至后世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金源文化中“借才异代”等开放的文化政策和人才政策,及其“中华一体观”,不仅使女真族为代表的中国北方民族文化水平迅速提高,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各兄弟民族在其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民族节日文化既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体现民族文化的一部活辞典。民族节日文化作为一个文化体系,有其独特的内在结构、文化特征和社会功用。它反映、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同时又处于一个文化动态变迁——文化现代化的流程之中。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的价值“都是直接地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①;一切文化要素“都是活动着发生作用,而且是有效的”;因此“文化历程是具有一定法则的,这个法则是含在文化要素的功能中”,因此“人类学的重要工作在于…  相似文献   

17.
李烨鑫 《民族学刊》2022,13(10):7-13, 129
学界对“共同体”的研究从关注具有某种群体性特征的有形共同体逐步过渡到关注精神层面的无形共同体。无形共同体更为看重的是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历史和现实出发,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是要培养中国公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而认同感是联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桥梁。我国早已建立起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国家治理的基础设施,它具有公共性,可以营造公共领域,形成培育共同体意识的舆论环境;它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可以彰显中国公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主体性;它具有共享性,可以增强人们对共同体的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充分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存量治理设施,并对这些设施进行适当调适,使其形成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鼓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鼓声伴随着人类一步步走向文明。《中华鼓魂》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这一文明,它是一部集史料、学术和艺术于一体的大型专著,是迄今为止比较完整、全面、系统反映中华鼓文化的文献。“鼓属于乐器类或音乐类……因乐曲分为八段而得名的是蒙古族八音;因使用八种乐器或八件乐器而得名的是土家族八音、壮族八音、临高八音、布依八音以及苗、侗、瑶、水等民族的八仙乐。”“最富有民族特色、鼓的形状最多、文化品位最强烈的要属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铜鼓了。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鼓的大家族。光是鼓的形状就有几百种之多。…  相似文献   

19.
巴楚文化的研究和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记载证明,古代称为夷陵的宜昌是巴人和楚人交错并交融的地段。考古发现也证实,这里巴文化与楚文化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作者认为,讲巴楚文化,不是把巴文化和楚文化混为一谈,而是指在峡江地带这个特定的空间内,存在着“似巴似楚”、“亦巴亦楚”的文化。说它是巴文化,它巴中有楚;说它是楚文化,它楚中有巴。起初,是错杂型的;后来,便成为混融型的了。巴楚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考古学文化,在秦代和汉代由考古学文化向地域性文化转化,在魏晋以后主要是地域性文化。直到现在,宜昌还有巴楚文化存在,并正得到逐步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一) 对外开放,带来了世界新的科技成果,同时也带来了十年以前我们望而生畏、谈之色变的西方思潮。新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等不同程度地潜入中国人的头脑中,西方现代文化与长期于封闭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生了全面的冲突。当几千年来囿禁于封建文化中的国人回过头来惊讶地看到自己在世界文明大舞台上所占的位置时,不得不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个“传家宝”重新审视和估价。于是,“文化热潮”在中华大地上掀起来了,对传统的反思成为人们共同的关心问题。那么,作为中华大家庭一员的壮族以怎样的态度作出反应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