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几期我刊就“中华文明基因问题”,连续采访了文化人类学家、民俗学家林河先生。在采访中林河先生依据近些年考古发现成果,运用马列主义史学研究方法,遵照江泽民同志对社会科学工作者“认识世界、承传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要求,分别就“中华民族自古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是人类古文明和人类开放型文化、创新型文化、海洋型文化的主要缔造者”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和介绍,其中有些观点和议论突破了有关“师承、古训、洋规和禁区”,虽多属一家之言,但体现了“创新理论”的精神,同时也提出了有根有据既推翻传统定论又树立新论的观点。这些观点发表后,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兴趣和关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对于弘扬我中华民族先进文化,传播文化历史知识,明证人类史学实际,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林河先生对此深受鼓舞,对广大读者的关注和赞誉深表谢意。近期,林河先生又就与“中华文明基因”相关的问题做了进一步探讨,产生了一些成果和观点。现应广大读者要求,经与林河先生商策,我刊再对其进行系列采访,拟分别就:“中华为什么叫‘华’、为什么人类主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民主政治文明最早多出于中华民族”等专题进行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2.
林河先生提出了“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民族”、“世界文明发源于中国”的观点,但翻开世界上的科学史,却尽是西方科学家的名字。西方人把公元前3世纪希腊的阿基米德视为物理学鼻祖,把公元8世纪的阿拉伯人贾比尔视为化学先驱,把希波克拉底定为医学之父,把维特鲁维定为建筑学的鼻祖等等,中国的科学家能够“名标青史”的简直是“寥若晨星”。这对林河先生的观点是不是一个挑战呢?为此我再次访问了林河先生。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中国的农耕史实际上也就是中华文明史。 中华民族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足水稻。自从中国人在一万多年前学会了种植水稻以后,中华文明就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中国人的水稻不但养活了全人类50%以上的人口,而且还将先进的中华文明传播到西方,西方的古代文明以及西方人引以自豪的近代文明和产业革命,无一不是中华文明的种子在西方土壤上绽开的花朵。“中华文明来自西方”的论调、被一些历史学家颠倒了的中华文明史,必须把它更正过来。为此,林河先生又提出了“中华文明一万年”和“上下七千年,古今两神农”的观点。由于他的基本观点不同于历史教科书上的观点,为此,我再次采访了林河先生。  相似文献   

4.
西方学者习惯认为“城市、文字、金属器及复杂礼仪中心等的出现,是文明起源在物质文化方面的表现”。按此观点,西方人早在距今七、八千年前就已经进入了铜器时代,而中国,只出土了6000多年前的铜器,而且数量很少。直到距今4000多年,中国才出现了国产的铜器。这种情况似乎表明:人类文明起源于距今七、八千年的西方,而不是距今4000多年的中国。这与林河先生所说“中华文明早于西方文明”的观点有所不同。为此,我带着这个疑问,再次访问了林河先生。  相似文献   

5.
根据林河先生的观点,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告别茹毛饮血、居无定所的渔猎时代,创造饭稻羹鱼、安居乐业的农耕文化的民族。中国的农耕文化已有了一万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的农耕文化。因此,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饮食文化,其所创造出来的美味佳青,对全人类健康长寿、文明进步的影响自古以来无与伦比。然而现在西方却有人对中国的饮食文化颇多微词,说中国饮食不注意营养、卫生、美观和科学,损害了食客的健康。这种种说法到底对不对?为此,我再次采访了林河先生。  相似文献   

6.
人类书面文学的诞生,通常以距今5000年前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和古埃及人发明的象形文字为准,而林河先生从研究文明基因入手,根据近年考古新发现的实物,摆脱仅从甲骨文中寻找中国文字根源的束缚,从而得出了“中国文学比苏美尔文学还要早两千年”的结论。为此,本刊记者再次采访了林河先生。  相似文献   

7.
《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曾经历了采集时代、渔猎时代、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四大时代。在工业时代尚未到来之前,农业时代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时代,人类文明就是从农业时代开始的。考古学已经证明:中国的农业文化主要是稻作文化,而中国的稻作文化早在距今1 5000年前就已诞生了,在距今1 0000年到6000年之间,中华民族的稻作文化就已相当先进,衣食住行、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都已走向成熟。一个成熟的文明是离不开它的上层建筑——先进的生产关系的。林河先生领会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有关“政治文明”的新理念后,通过对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黄帝四经》的再研究,提出了“中华民族开创了全人类的政治文明”的新观点。为此,本刊记者再次采访了林河先生。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海洋文化哲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海洋文化的性质之争长期以来,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老派西方海洋文化观,认为中华文化在起源上没有海洋文化因素,或者中国没有自己的海洋文化。海洋文化被黑格尔当作区别中西方文明的一道界限,他在《历史哲学》一书中说:“中国、印度、巴比伦……占有耕地的人民闭关自守,并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既然他们的航海——不管这种航海发展到什么程度——没有影响他们的文化,所以他们和世界历史其他部分的关系,完全只由其他民族把它们找寻和研究出来”;“西方文明是蓝色的海洋文化,而东方文明是土黄色的内陆文化”……今天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初…  相似文献   

9.
在海内外有“奇人奇书”之称,对中华文明史认识多有“独辟蹊径、创见叠出”之誉的文化人类学家、民俗学家林河先生,在本刊陆续推出有关新观点后,现在又提出了“海上丝绸之路始于4000年前的古黔中”这一新见解。为此,本刊记者第6次采访了林河先生。  相似文献   

10.
宇宙是开放的,它永远向日月星辰展开怀抱;地球是开放的,它永远向它的子民敞开胸怀;日月星辰是开放的,它永远无私地照耀着山川大地;大地是开放的,它永远慈爱地用阳光雨露滚滚着芸芸众生……这便证明:人类开放型的文化是“发自天籁的原生性文化”。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世代繁衍昌盛、生生不息,形成人类文明永续一统的大民族,与其传统文化自古就顺应大自然而呈现开放形态有着直接的联系。由此,我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民俗学家林河先生,得出“中华民族是人类开放型文化的主要缔造者”的立论。为此,本刊记者再次采访了这位学者……  相似文献   

11.
金属器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钢铁,便没有近代工业,钢铁工业可以说是人类继青铜时代冶金史上的第二块里程碑,进而成为近代工业革命中的主要支柱产业。那么,中华文明是不是因此而落后于西方呢?为此,我再度访问了林河先生。  相似文献   

12.
林河先生的研究,把中国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排名的末一位,提前到了第一位,很有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然而,文字是衡量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准之一,如果中国的文字出现得比其他文明古国都晚,中国的文明能不能排名世界第一呢?为此,我再次采访了林河先生。  相似文献   

13.
林河先生根据近20多年来的考古新发现,对中国的历史作了重新诠释,得出了“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之源”、“古埃及、苏美尔、印度文明都要晚于中华文明”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结论,而且言之成理,令人信服。他的文章在本刊连载后,很受读者欢迎。然而,林河的新观点与中外历史教科书上所记载的一些相关说法并不一致,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为此,本刊记者再次访问了林河先生。  相似文献   

14.
天文知识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科学知识,几乎所有的古老文明都有令人惊叹的天文知识。古埃及在距今6000年前,就已经把一年定为365天,美索不达米亚在距今6000年前就发明了阴阳历法。在巴比伦的泥板书上,也出现了《观天图》。而中国的天文学知识,却只能追溯到4000年前的甲骨文,比西方似乎要晚了两三千年,与中国的古老文明很不相称。这是什么缘故呢?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林河先生。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中华文明基因问题”系列访谈的开篇曾以大量史实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这个命题。今天,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成为时代潮流。自古就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也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就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了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并业已实践和推广,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赞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当今世界处理国与国关系普遍遵循的国际准则。记者近日又走访了林河先生,再次就中华民族的和平外交为人类建造了第一座和平幸福的“地球村”这个话题,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随着考古新发现的不断涌现与社会科学综合研究能力的不断增强,大量的出土文物和客观事实证明,我们的中华文明史并非只有5000年,中华文明的萌芽已超过了10000年,中华科技文明史也将近10000年了。我们完全可以宣称我们的中华文明为“万年文明”.如此来说,中国就不仅仅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应是人类古文明的主要缔造者了。我本人赞同这个结论。为此,我专访了这一结论的提出者、我国文化人类学家与民俗学家——林河先生。  相似文献   

17.
最近,江泽民主席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强调:要努力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成为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发现世界,推动理论创新和先进文化发展,促进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并提出了“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五项职责,其中特别提到了“创新理论”。记者从多次采访中了解到从事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资深学者林河先生,在社会科学方面有着许多与众不同的新观点,特此第4次访问了林河先生,请他对江泽民主席提出的“创新理论”问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8.
覃世艳  董波 《民族学刊》2019,10(5):46-55, 111-114
综合创新论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化哲学论战中产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再次亮剑,在新时代又取得新的发展。综合创新论认为中华民族文化只能走“马魂中体西用”的融合创新之路,在学理上与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殊途同归,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毫不违背,它从哲学的高度洞察到中华民族文化的世界性兴盛是必然趋势,对于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一直以来都没有引起理论界的足够重视。综合创新论的发生学、过程论和方法论三重视角,从理论上指明了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方向和路径。在实践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之基,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动力之源,以“西方文化”为它山之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会中华民族共同理想,系统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9.
因主客观因素整合所致,西方霸权语境中所畅行的“文明冲突”论,既被霸权者利用为发动战争的方略,也被传媒爆炒为国际舆论中的强势话语。西方霸权语境为“文明对话”与“文化自觉”的立论前提已成严酷的现实,文化自觉是文明对话的重要前提,西方霸权语境又是文化自觉与文明对话的干扰因素。尽管西方霸权语境的主要特征及其消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在西方霸权语境中构建“文明对话”的全球共识,强化东西方文化的自觉意识应是政治家、学者以及传媒所共同努力的宏远目标。因为,唯有政治家积极斡旋于共同谋求政治多极、经济一体和文化多元,学者努力致力于异质文明间的沟通理解与互补共荣,传媒始终坚守于营造真正民主和自由的舆论环境,人类才有可能最终赢得持久和平。  相似文献   

20.
林河先生现已逾八旬高龄,曾于2002年7月——2004年2月,连续20期就“中华文明基因问题”接受本刊记者系列专访。近日,他又根据考古成果,结合文献资料与实地考察,就“炎帝故里在会同”这一新说,提出了自己肯定性的见解,为此,记者再次访问了林河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