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复义理论是新批评派文论中的重要理论,它在西方的文学理论界具有重大的影响。同复义理论相应,中国古代文论中也有关于“含混”这一美学现象的论述,通过两种文学理论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外文论在“复义”这一概念上既有相通之处,也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不仅于自然景观而且就人物形象都凸显出"红"的意象特征,表现出曹雪芹明显的爱"红"情结.仅就对<红楼梦>中"红"的服饰特征描写及其内在情性表达,探求<红楼梦>中"红"的情性复合意味,以为<红楼梦>开掘出新的文化精神意蕴.  相似文献   

3.
当下,我们学者借用西方理论与观念时,可能忽视了中国文学理论必须要建立在中国文学史与批评史基础上,而西方文学理论的局限性就表现在中西文学史与批评史发展的差异上,而一味地以其为方法来衡诸于中国文学,就显得背道而驰、南辕北辙?党圣元《返本与开新——中国传统文论的当代阐释》在当代文论陷入困境之时,思考的焦点问题是还原中国古代文论的本来面目,目的则是立足于中国文论的"当代性",实是一部别开生面的力作。  相似文献   

4.
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中国文论的外译已成为当前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在文学阐释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梳理、理论阐释及微观细读,可以发现《文心雕龙》关键词在传译过程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解读,即误读和悟读。误读是主体由于自我理解不足而进行的有目的选择,而悟读则拓展了中国文论多元的研究视域及阐释空间。中国文论关键词外译应建立在视域重合的诠释学理论基础之上,尽可能地追求文学理论翻译的普效性和广受度,通过中西文论间的双向阐释,消解不合理的误读,走向合理的悟读。  相似文献   

5.
“物感说”是中国文论史上关于文艺的本源论和生成论。《淮南子》和《乐记》分别从道、儒两家不同的思想体系立论,对其都作了具体的论述,两家有相同的观点也有相异的看法,对后世都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心雕龙·定势》篇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势”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独特的理论范畴 ,“文势”理论源于刘勰的《文心雕龙·定势》篇。从刘勰所论看 ,“文势”属于作品形式范畴 ,它的形成与作品的语音、文字、语句等形式因素相关。“文势”具有运动性、包蕴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对读者有巨大的审美功效。刘勰的“文势”思想对今天的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意境”作为中华传统的审美范畴,至今依然面临中国文论走向世界过程中类似译不达意的困境。“The World”①作为现象学的重要概念,有着与中国“意境”之“主客统一”“本质直观”“自然缘发、涌动”等相通融之处。与此同时,“The world”又较少展示出“意境”中的“无我之境”及“虚”和“空”的内涵,在“言意问题”上也与意境说的观点不尽相同。本文拟通过中西两个术语范畴的比较,寻求中西文论话语融通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著作《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堪称域外中国文论研究经典。该著对我国诗话的研究尤为突出,特别是他的《六一诗话》研究,从跨文化的角度以"他者"的视野对此进行了创造性解说与文本批评,即:在文类辨异中凸显其诗话的特征;在文本细读中品味其美学意蕴;在范畴阐释中挖掘其理论精髓。这种研究对于中国文论走向世界,展开对话与交流,实现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与中西文论融通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学活动的多维阐释》致力于文学理论的新建设 ,在文学基本问题的探索上 ,提出了“审美感性直观”的新话语 ;在中西文论的比较研究上 ,标举了“中西互阐”的研究范式 ;在文论研究的方法论上 ,突现了关系论、过程论、辩证论及审美体验———理解研究方法的一体化 ,表现出宏通的学术眼光和新致的思维路向  相似文献   

10.
四库馆臣提出“四书之《大学》、《中庸》”和“《礼记》之《大学》、《中庸》”两个概念,反映了《大学》、《中庸》与《礼记》的分合作为汉唐——宋明——清三阶段学术转轨标志的事实。经考释可知,“《礼记》之《大学》、《中庸》”属经学范畴,“四书之《大学》、《中庸》”属理学范畴,分属不同的思想体系,有其各自的渊源。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建构模式的层面来认识《文心雕龙》如何“弥纶群言”,是一个有待深入的问题。总体而言,“依经立义”是《文心雕龙》最突出的理论建构范式;同时,《文心雕龙》也兼采纬书、楚辞、子书、史书及前代文论的有益成分。“奇正观”正是刘勰处理“依经”与“兼采”相互关系的原则。“依经立义”为主而“兼采百家”,这样的理论建构模式最终造成《文心雕龙》地负海涵的宏大格局。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文论的思想内核互不隶属,具有异质性,但对情感和想象的共同追求,从一元到多元、从权威到平民思想转变的相似性,使得二者又具有同构性。中西文论对话应异中寻同,同中存异,同中化异,同异全识。宇文所安的双向阐释,走的就是多元文化互动之路,其精髓在于发现东方,尊重“他者”,异质同构,阐释中国。宇文所安将文本中心论贯穿始终,将文论文本和文学作品等量齐观,采用译释并举和语码混杂的方法,再现中国古代文论的异质思想,为中西文论对话与交流搭建了一座“多元共生”的桥梁。双向阐释的启示是,中国文论应借鉴传统文论的资源,吸收西方文论的营养,走特色发展之路,构建一种更合理、更开放、更具中国特色的文论。  相似文献   

13.
《文心雕龙》的经典阐释,必然会引出对古代文论经典当下处境的讨论。当下关于经典影响的焦虑,不仅是被西方文艺理论话语霸权围困笼罩的焦虑,更是今人对自己传统文论经典无法进入、无法“归家”的恐慌。《文心雕龙》成为“龙学”,本来就是知识按照力量来衡量,进而被纳入一种体系化的解释和研究洪流的结果。中西批评的参照系不同,但倘若依据共同的文本,则在阐释平台相同的前提下,无疑都会获得一种稍微深入的、中西互诠、阐释循环的妙趣,本文拟以《通变》篇为例就此试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4.
《文心雕龙》与《艺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和《艺概》都是对前代文学实践和理论批语的总结,二者有着颇多一致之处。本文从宗经思想、文学史意识、立足文学实践、兼容并蓄的批评态度、范畴应用五个方面来比较二者的异同。《文心》因其关注形而上的“道”之哲学探讨,并形成其文学上的“原道”--形而上理论,使《文心》的宏观研究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能够以开阔的视阈作细致的微观探寻,结合历代文学实际,建构了其“体大虑周”的宏观文学理论体系,在古代文论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艺概》因缺乏这种上溯于“道”(本体)的形上意识,故尔其理论性、系统性,均不可与《文心》同日而语,尤其在近代变革动荡的时期缺乏时代气息,而显得传统的包袱相当沉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就李泽厚所著的《〈论语〉今读》与郝大维、安乐哲合著的《通过孔子而“思”》两部著作的比较阅读,分析中西不同学者在对同一著作《论语》解读过程中分别呈现出的不同立意、不同强调以及不同的结构方法来进一步比较中西学者不同的审美,进而分析其不同的实质及其根源。  相似文献   

16.
“摩罗诗力”和“现实战斗精神”是鲁迅文艺思想之核心,它们既是鲁迅在西方近现代文学思潮影响和新文学发展实际基础上的独特创造,也是对《文心雕龙》中“风骨”这一民族审美理想的继承和发展。本文旨在厘清二者之间既有差异又存在相同之处的复杂关系,证明现代文学批评与传统文论之间割舍不断的历史连续性。  相似文献   

17.
"文本语境"的内涵除了"上下文"之外,还曾被瑞恰兹和巴赫金分别加以语义层面和话语层面的拓展,形成了另外两种更具广阔内涵的文本语境。三种文本语境都具有复义功能,为文学文本创造并保留复义。上下文的文本语境通过语词之间的语义交感,在语词的概念意义之外重组出新的整体意义,构成文学文本的基本意义;语义层面深邃而广阔的文本语境,以引入新信息的方式为解读意义提供更多可能,使文本意义呈现出复杂的复义状态;话语层面的文本语境,由语境和话语的多重性实现复义的创造,使某一话语在周围各种话语所构成的不同语境的折射中呈现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话性是现代跨语言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范式.对话性是普遍性与差异性的统一,普遍性源于中西认知、思维及语言交流共同的“问—答”原型,而两种文化对原型要素的不同彰显塑造了不同的对话形态.孔子的《论语》和柏拉图的《对话录》作为中西文化的经典,以独特的言说方式诠释了普遍性与差异性的统一的对话性观念.从“问—答”原型与其衍生关系对《论语》文本对话性结构进行跨文化探析,它所彰显的独特主体间关系、知识传播方式、思维模式及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得到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池万兴 《东方论坛》2001,(2):F003-F003
中国诗学理论是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我们民族文论的精华之所在。刘怀荣教授的《中国诗学论稿》(中国文联出版社 2 0 0 0年 4月版 )正是作者多年来对中国诗学进行思考和研究的结晶。该书按照所讨论的诗学问题 ,将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 :上编着重探讨了中国诗学最基本的理论体系——“赋、比、兴”的发生问题 ,作者认为“赋”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它“孕育于与原始宗教祭祀及上古政治密切相关的贡赋制中”。而“比”本是原始舞蹈中携手并肩的集体舞和男女双人舞的象形 ,而后逐渐抽象、上升为“一种以类比…  相似文献   

20.
赵炎秋教授的著作《西方文论与文学研究》分为三大板块,贯通西方文论、西方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立足中国的学术立场,对西方文论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的批评与反思;以深入浅出的论述、明白晓畅的文字进行文本解读;从具体的阅读中砥砺心智,表达自己的一孔之见.简要论之,该著跨越中西,沟通古今,在融汇中西的基础上进行跨文化对话与学术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