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试论支付令在追索劳动报酬中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拖欠劳动者工资一直是受到关注的问题,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调解仲裁法》对此有了相关改进规定,引入了支付令制度。本文旨在依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分析在追索劳动报酬中适用支付令可能会存在的一些不利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追索劳动报酬中运用支付令应注意的相应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立足于刚实施不久的《劳动合同法》,从如何有效地保障劳动者在劳动派遣中的合法权益入手,积极探讨充实和完善我国的劳动派遣法律制度的途径。一、《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派遣制度的总体规定于2007年6月通过并于2008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动派遣也是十分关注的。其在第五章的第二节专节规定了劳务派遣的相关内容。从第五十七条起至六十七条止,《劳动合同法》对涉及劳动派遣的相关法律问题都作了较为明细的规定。其中,第五十七条规定了劳务派遣单位的成立条件;第五十八条至第六十条规定了劳务派遣单位的相关义务;第六十一条规定了用工单位的相关义务;第六十三条至第六十五条规定了被派遣劳动者的相关权利;第六十六条规定了劳动派遣用工领域;第六十七条则规定了禁止向本单位进行劳动派遣的情形。二、《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派遣制度的规定的评述劳动派遣这几年在我国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但是我国法律上却没有对劳动派遣制度进行专门的规定。因此,《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被提上日程后,劳动派遣制度便成为《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中的一个焦点。从总体看来,《劳动合同法》中对劳动派遣的规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是我国法律对劳动派遣制度...  相似文献   

3.
《劳动合同法(草案)》是自1954年第一次公布宪法草案以来,我国第十三部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立法建议和意见的法律草案。起草制定《劳动合同法》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劳动关系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二是《劳动法》中有关劳动合同的一些条款已经不能适用。《劳动合同法(草案)》的立法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对约定“试用期”进行限制;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终止时支付经济补偿金;规定用人单位的缔约责任和后合同义务。  相似文献   

4.
劳动者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第38条“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为理由,提起仲裁或诉讼,要求用人单位向其支付经济补偿,往往因为没有证据证明自己是以《劳动合同法》第38条为由解除劳动关系,而被驳回起诉.法院擅自要求劳动者承担该证明责任的规定,违反了法律的基本原理,也导致了法律的不公开化.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中解除合同的权利构成要件与《劳动合同法》中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构成要件,进行分析与比较,认为法院要求由劳动者来承担由于用人单位未为其购买社会保险而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责任既不合法,也不合理.法律应当平等地保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甚至应当倾斜于劳动者.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法》对高校用工制度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2008年1月1日正式开始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对高校用工制度的重要影响,分析了高校人员结构与《劳动合同法》的适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劳动合同法》规制下高校在用工制度方面应采取的相关应对措施,包括依法建章立制、实行契约化管理、采取灵活多样的用工方式、畅通申诉渠道等。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在深入研究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将《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为三类:政策制度、组织制度、激励制度;并结合SWOT分析工具建立理论模型,采用劳动关系质量、就业率、就业满意度、就业前景等来衡量《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就业绩效的影响,本论文的研究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优势,尽快实现就业和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合同签订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新签劳动合同的平均期限也确实有所延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的保护。但如果不能从制度上解决用人单位不将劳动合同文本交农民工持有、能以较小的代价随意非法解除各类劳动合同等问题,并不能说明《劳动合同法》保护弱势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立法目的在整体上得到了实现。应通过完善《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强化劳动监察等,引导用人单位积极、自觉地执行《劳动合同法》,切实保证《劳动合同法》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8.
集体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劳动争议是我国集体劳动关系调整中的基本问题。虽然已经大量出现劳动法传统意义的、利益争议为主的集体劳动争议,但在法律制度上,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中的集体劳动争议不过是个别劳动争议的累加,缺失以利益争议为调整对象的集体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为此,重构集体劳动争议机制是社会立法的重要课题。重构的基本思路是:在整合《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规定》的基础上,制定《集体合同法》;完善《工会法》,建立不当劳动行为等制度;修订《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完善权利调整为主的个别劳动争议机制的同时,构建利益争议为主的集体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9.
违约金与赔偿金都是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建立明确、合理的违约金与赔偿金制度、是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规则。 一、我国现行的违约金与赔偿金制度及其缺陷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以下简称《经济合同法》)第31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经济合同时,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如果由于违约已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超过违约金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合同法》吸收借鉴了英美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在《合同法》第94条、第108条规定了预期违约制度,但较之英美法,我国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在构成要件、适用条件、救济方式诸方面均存在缺陷,削弱了其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当前,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现象依然很普遍。我国应通过制定单独的《劳动合同法》和《农民工权益保障法》、建立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扩大《工伤保险条例》的适用范围等方式强化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选取南京、上海各种类型的中、小型企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在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该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现存问题成因,以期《劳动合同法》的进一步完善及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促进该法的更好实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劳动合同法》对非全日制用工的立法规范,非全日制用工作为一种灵活的用工方式,在我国的超市、餐饮、社会服务等领域逐步得到发展。但多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这种用工制度还比较陌生。本文从《劳动合同法》对非全日制用工的法律规范和从力资源管理角度,分析采用这种用工制度的优势及应注意的问题,并阐述这种用工制度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劳动合同法》规定,只有在竞业限制约定中和在培训服务期约定中这两种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依法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而对后一种情形,《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明确规定,若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最高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依据进行探讨基础上,针对在理论与实务界产生激烈争论的《劳动合同法》"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规定,对《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目的进行了较为深入地评析、探讨,阐述《劳动合同法》是如何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予以充分保护的。  相似文献   

16.
自2008年实施以来.《劳动合同法》在劳资双方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研究《劳动合同法》对《劳动法》补克和完善的内容。分析《劳动合同法》对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影响和挑战,指出从长远的观点出发.《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将促进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向精细化、科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实现劳资和谐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引发了社会各界激烈的争论。从应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避行为中发现,我国《劳动合同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存在价值取向脱离转型期的国情,法律规范设计不尽科学和法律制度不尽完善等不足,致使其难以有效规制和应对其规避行为。为克服这一缺陷,减少规避行为发生,我国《劳动合同法》应适度放松解雇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限制,完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律规范体系和健全规避行为法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8.
以《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背景,对兰州市中小企业的劳动者关于《劳动合同法》的要义及规范、薪酬与福利制度、企业的激励制度及与劳动者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其他问题等四个维度的认知与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设计及调查研究,结合数据资料进行描述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后,在企业中能否贯彻实施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课题组通过对辽宁省63家企业的随机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从企业领导层面和员工层面分别研究他们在《劳动合同法》的接受、劳动合同的签订、社会保险的缴纳等方面的做法与评价,分析认为辽宁省《劳动合同法》执行情况相对较好。最后,文章提出了保障《劳动合同法》顺利实施、加大工会组织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议。文章通过对金华市婺城区百家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调查分析了企业员工对《劳动合同法》的关注、认知和评价情况,以及《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员工的工作、合同签订、依法维权等方面的影响,并依此提出了改进《劳动合同法》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