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贯彻中央智力援藏精神,选址闸北区彭浦新村新建一所民族寄宿制中学——共康中学。1998年,学校建成后,原上海市回民中学西藏班迁入该校,使该校藏族学生达700多人。学校每年毕业一批学生,同时,每年都有一批新生入学。这些年仅十一二岁的藏族孩子远离父母,来到上海,从预备年级到初三毕业,要4年的时间。除了学习文化知识而外,如何让藏族学生融入社区,培养他们成为民族大家庭中有文化、有知识、有爱国主义情操的一代新人。学校所在的彭浦新村街道党工委发挥社区教育网络功能,通过校弄共建文明,发动当地居民家庭与藏族学生开展认亲结对活动。居民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从生活上、学习上、情感上给藏族学生以无微不至的关爱,使藏族学生打心底里感到:虽然小小年纪远离家乡和父母,来到遥远的东海之滨上海读书,但我们并不孤独,因为——  相似文献   

2.
存在并表达着——盘点当代少数民族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这里,笔者愿把中国少数民族作家比作生活在现代中国社会里的猎人。因为他们是中国作家中一群最特殊的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远离都市的喧嚣、远离这个社会常有的浮躁与名利,或在边远的森林、山地、原野,在本民族的土地上默默生活着;或避开世俗的喧哗,在内心深处永远给自己留有一片净土。但是他们都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没有远离现代和隔绝时代,无论身在何处,他们都在观察、等待、出击……使自己成为一个本民族优秀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3.
1992年的一天,几个藏族牧民肩扛一床藏毯来到拉萨,径直找到一家律师事务所。他们满怀感激之情,将这份珍贵礼物送到藏族女律师央金手中,虔诚地清她收下。他们做着祈祷的手势说:“我们一家老小都会记住央金律师的恩德,我们都要为你的幸福祈祷.”原来,这些牧民在央金的帮助下打赢了官司。  相似文献   

4.
藏文略说     
藏文是一种拼音文字,其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松赞干布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藏文了。在这1300多年的漫长历史岁月里,藏文对西藏和我国兄弟省区藏族居聚区的社会发展,文化建设和经济交流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本文仅就藏文的形成和发展;它同藏族古代文化的关系;我们如何继承这些藏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何摆正学习藏汉两文的关系;藏文怎样为当前四化建设服务等问题谈点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自元代建大都于北京,迄明、清,北京向为国内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间包括藏族在内的许多民族的知名人士,为了祖国的统一、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不远千里万里赴北京者络绎不绝,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在北京范围内,至今还保存着这些代表人物的活动遗迹,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本文主要叙述北京地区有关藏族的文物古迹及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万宏 《民族学刊》2017,8(4):35-38,105-107
藏族网民对数字图片、视频、歌曲、影视、游戏和小说等网络文化的喜好使得他们形成了网络文化的使用习惯、特点以及强烈的网络文化认同感.藏族网民在网络文化载体手机化趋势和网络文化消费娱乐化倾向与其他民族的网民保持着一致性.但在网络文化认同上则表现为更加喜欢选择藏族网络文化产品;更加积极参与到对涉藏网络文化传播内容、方式的肯定、批评和建议中;更加倾向于由藏人自己主导、创作的网络文化作品;强烈希望涉藏网络文化创作和传播过程中对藏族文化习俗的理解和尊重.网络为藏族文化的传播和保护带来了新的机遇,更重要的是在藏族网民心中逐步建立起了网络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7.
在对世居川西南的历史族群"西番"研究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运用田野调查访谈资料,对多续藏族和与其关系密切的其他藏族支系纳木依、里汝、尔苏的关系作了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探讨,认为他们虽各自拥有不同的族群称谓与文化特质,"和而不同",但确是关系紧密,同为藏族支系。  相似文献   

8.
曾现江 《民族研究》2006,5(5):79-84
作为藏族的一个支系,康区北部的霍尔人与周围其他的藏族人群相比,在语言、体质、文化面貌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他们被普遍认为与蒙古族存在一定的族源关系。本文认为,康北的霍尔人的来源更有可能与元代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黄头回鹘即撒里畏兀人有一定的关系。公元1331年,一批撒里畏兀军队迁徙至康区北部,经过与周围其他民族不断融合,逐渐发展成为藏族的一部分,但依然保留了一些撒里畏兀人的文化传统和体质特征,被其他藏族人群称为“霍尔人”。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重视保护自己所生存的生态环境,愈来愈觉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有序均衡发展的重要性。殊不知,在这个星球上,生活着这样一个特殊的民族——藏族,自古以来,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以独特的方式保护着大自然,近而产生了独特的生态保护意识,深深地影响着世世代代的藏族人民,藏族史诗《格萨尔》正是反映了藏民族独特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是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有力见证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动见证具有最鲜明的中华文化符号特征(一)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绝、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创造了交相辉映、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体现中华民族共同历史和情感记忆的一系列代表性符号和形象。这些符号和形象独一无二,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40年代,伴随着民国政府治边理念的转变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掀起了第二次边疆学的高潮.在此背景下,具有特殊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及人文精神的青海果洛藏族部落,也受到了一些官员和学者的热切关注,他们对果洛藏族部落进行了深入全面地考察研究,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史料价值、准确反映了当时果洛部落自然、历史和社会等方面的珍贵资料.对这些珍贵资料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全面剖析这一时期果洛藏族部落的自然风貌、社会形态、部落文化等的发展状况,同时窥一斑而知全豹,对当时民国政府对青海地区藏族部落的施政方略的探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藏族族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论谈论那一个民族的历史,首先要以真实的族源或传承作为基础。藏族先辈学者也认识到它的重要而这样说过:“倘若人们不知道自己的血缘,就好比是森林里的猴子;假如不知道自己的世系,就好比是一条虚幻的青龙;如果不懂祖先的文书档案,就好比是四处漂泊的野人”。叙述一个民族的族源不同于叙述其民族的王统世系,是个深奥难测的问题。大家都以各自的观点,依据点滴资料来谈论。同样,对藏族族源问题,也以一些零碎资料为据,致出现好几种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大部分掺杂着作者的一时需要和偏见,因而对解决藏族族源问题没有什么益处。我认为,这些带有偏见的观点应从藏族族源问题的讨论中除去。在此,我想将现在对藏族族源的三种说法及其来源向读者作一初步介绍并略加评说。  相似文献   

13.
5月26日,由大理市下关镇兴盛居委会和19户藏族居民共同主办的一场别开生面的藏族同胞定居大理50周年庆典仪式暨座谈会在藏族新村举行。大理市委市政府领导、州市民宗局领导和大理藏族“康巴同乡会”的来宾以及藏族新村的居民近100人济济一堂,共同欢庆藏族定居大理市50周年。藏族新村有19户、80余人,50年前分别从西藏、四川和云南省迪庆州游牧或逃难而来,过着迁移不定的生活。1954年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藏族同胞相继集体加入滇藏公路马帮队和商业局马车社,逐步走向定居生活。1982年,政府又为他们建盖了藏族新村,让他们过上了安居乐…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设立的缘起、以"雪域宝鉴"为主题的展览进行了全面叙述。该展览共展出藏族珍贵文物近千件,分"见证西藏历史"和"弘扬藏族文化"两大主线。其中"见证西藏历史"下设"多元一体"、"崭新纪元"两大部分,"弘扬藏族文化"下设"智慧之匙"、"艺海遗珍"和"雪域风情"三大部分。以通过展览,印证西藏主权、继承和保护西藏传统文化、展示西藏经济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藏和平解放后,大批藏族青少年纷纷来到内地学习,这是党和人民政府培养藏族干部的—项重要措施。1952年以来,先后在我院学习的藏族学生共有一千人左右。这些学生都是新西藏未来的建设者,他们迫切需要学习汉族及其他兄弟民族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学习马克思列宁  相似文献   

16.
少数派报告     
“56个民族是一家。”然而,在蒙古族、瑶族、藏族等许多民族中又包含着多个分支。这些分支与所属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又保留着自身独特的文化。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的独特文化正在慢慢地被所属民族以及汉族同化。“少数派报告”正是介绍这些远去身影的栏目。  相似文献   

17.
武汉大学图书馆里,我找到了她。来武汉工作已13年,她依然肤色黝黑透红,身体宽厚结实,气质粗犷洒脱,保持着藏族人特有的风采。喝酥油茶。寒喧。采访进入正题。“听说来武汉学习的藏族学生都叫您‘阿妈’?”“不是叫阿妈是叫阿姨。”她用流利的汉语纠正我。提到藏族学生,她眉开眼笑,话匣一启滔滔不绝。她记不清叫她“阿姨”的藏族学生究竟有多少,她只知道13年中,每一个礼拜天或节假日,她的家里都挤满了藏族学生,饮一杯浓浓的酥油茶,尝几口香喷喷的糟粑,唱一首藏族民歌,跳一曲民族舞蹈,这些藏族学生仿佛又回到了家乡。“我的家就是你们的家”,她总是对藏族学生这样说。暑假里,有些年青人干脆搬到这里住下了。有一个叫阿松的藏族女学生得了皮炎,周身溃烂,她发现后非常心疼,带她跑了几家医院才治好。  相似文献   

18.
杜世华 《民族论坛》2004,(12):27-29
羊毛毡帽上插白鸡毛 白马藏族的一个特有标志 在四川西北山区的平武县白马藏族乡,沿着涪江上游的白马河(又叫夺博河)居住着一支古老而独特的民族——白马藏族。说它独特,是因为其文化习俗既不同于藏族,又不同于羌族,更不同于汉族。1951年,他们被暂定为藏族。据专家考证,他们可能就是古代“氐”人的后裔。  相似文献   

19.
舟曲藏族民歌初探格桑卓玛舟曲藏族,和全国各地藏族一样,能歌善舞。他们自古以来就以勤劳和智慧,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他们所传唱的民歌,就是藏族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唯这里的民歌,由于他们地处藏族居住区边缘,地理环境的奇特、方言土语的...  相似文献   

20.
图案艺术在雪域高原民族生活中无处不有,这些民俗文化,体现了他们对美和善的追求。作为一种装饰、实用艺术,藏族纺织品的装饰图案反映了藏族人民审美情趣的组成内容和特征取向。 藏族纺织品装饰图案主要来源于具有象征意义的自然形象和几何原理纹样,包括植物、动物、天文地理现象(日月星云水石等)、吉祥寓意的传统纹样、组合器物纹样、几何纹样(含变形文字)等。这些图案以单独、组合、角隅、边饰、散点、连续、规则条格等形式进行配置,在藏族工艺美术传统纹样中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