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社会生产按产品的最终用途划分,可以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即第一部类和消费资料的生产即第二部类这两大部类。第一部类的产品用于生产的消费,第二部类的产品用于个人的消费。我们通常所说的重工业基本上是属于第一部类,轻工业和农业基本上是属于第二部类。在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从两大部类之间的对比关系来看,存在着生产资料的生产比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得更快的客观规律。这是因为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进行,一般总是伴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问题时,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Ⅰ、生产资料,具有必须进入或至少能够进入生产消费的形式的商品;Ⅱ、消费资料,具有进入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的形式的商品。这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一个基本前提,是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基础。为了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的再生产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运动过程。要揭示现代社会再生产的全貌,就需要加强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经济部门即第Ⅲ部类的分析。现代社会的总产品既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也包括服务产品。在再生产过程中,把社会总劳动和社会总资本按照社会需要在三大部类之间进行分配。在社会生产发展中,三大部类的生产存在着各自优先增长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一个客观经济规律或普遍规律。其理论根据归纳起来是:(1)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必然要求生产资料生卢优先增长;(2)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也必然要求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3)马克思、列宁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假设计算出来的公式结论是第一部类比第二部类增长更快。我认为所谓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不能成为客观规律,更不是普遍规律。相反,消费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才是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开始时采用以消费资料生产为第Ⅰ部类,生产资料生产为第Ⅱ部类的顺序反映了批驳“斯密教条”这个思想史上的原因,是有其合理性的.但他后来在《资本论》第二卷第Ⅷ稿又采用以生产资料生产为第Ⅰ部类,消费资料生产为第Ⅱ部的顺序,却是更为合理的.这种顺序表明,只有提倡勤俭节约,控制消费资料生产的超前发展,先行发展教育和生产资料生产,才能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目的,使包括消费资料生产在内的整个社会再生产取得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商品流通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导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锐利武器,它不仅对于研究当代资本主义是有效的,而且对于研究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也有指导意义。我们要以马克思的商品流通理论为指导,结合现实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商品流通规律,以推动商品流通体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商品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马克思按照产品使用价值的不同,把社会总产品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生产资料的生产,第二部类是消费资料的生产。这两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四化”建设中,要不要坚持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理,我国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搞“四化”建设必须坚持生产资科生产优先增长的原理 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中,马克思对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关系的分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两大部类之间产品交换的平衡关系;二是两大部类产品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图式表明,两大部类之间的平衡协调,是社会生产按照一定速度增长的基础和出发点,而恰当地确定两大部类产品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又是实现两大部类之间平衡、协调的必要条件,如果两大部产品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确定的不恰当,那必然会使两大部类之间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因此,为了实现扩大再生产,不仅要认真研究两大部类产品交换的平衡条件,而且要认真研究两大部类产品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论十大关系》和其他有关文章中,伟大领袖毛主席精辟地阐明了关于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者关系的理论,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的基本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的原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宝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社会上由于分工而出现的形形色色产品的生产部门,按其生产品的主要用途,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Ⅰ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第Ⅱ部类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这两大部类要进行简单再生产或扩大再生产,除了本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理论,揭示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内在联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为着实现扩大再生产,首先必须扩大生产资料的生产。但是,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也离不开消费资料生产的发展。”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在扩大生产资料生产的同时,必须注意消费资料生产的发展。毛主席继承  相似文献   

10.
充分认识农轻重关系问题的重要性农业和工业,或者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极密切的内在联系。如何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其相互促进,达到国民经济的全面高涨,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我们知道,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两大部类。两大部类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重工业主要是生产资料的生产;农业和轻工业则主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第二十章分析了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及实现问题、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及实现问题之后,在第Ⅵ节《第Ⅰ部类的不变资本》中进而分析了第Ⅰ部类内部的交换及实现问题。马克思对这一节所费的笔墨不多,学者们也多不予重视,其实有许多问题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这些问题是:(1)第1部类内部的交换是不是单纯的生产资料之间的交换?如果不是单纯的生产资料之间的交换,第Ⅰ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是如何获得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的?(2)第1部类为本部类再生产所生产的生产资料总  相似文献   

12.
科学政治經济学創立者馬克思,是将社会物質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生产資料的生产)和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并且認为在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第一部类的生产必須优先增长,这是保証扩大再生产能够在新的技术基础上順利进行的根本条件。但是,在第一部类优先增长的同时,也必須以第二部类生产得到相应发展为条件。因为第一部类的生产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第二部类生产的需要,如果第二部类的生产不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再生产公式在宏观经济管理中是十分有用的,但长期以来我们对它的应用却十分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有五点:一是公式这种形式不可操作;二是公式只能反映两个大部类的平衡,不能反映多个分部类的平衡;三是公式中只能用作生产资料或消费资料的产品在现实中不存在,在现实中大多数产品既能用作生产资料又能用作消费资料;四是公式舍去了许多内容,如财政、商业、外贸、银行等,不能反映国民经济总的运行过程;五是公式没有明确地记录时点数,不能反映动态平衡。总而言之,公式与现实相距很远。为了使公式尽量能贴近现实,便于为人们所…  相似文献   

14.
<正> 自重新展开“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问题讨论以来,学术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是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消费资料的生产;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再生产的实际情况表明,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并不总是快于消费资料生产,根本否定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一个客观经济规律。这两种观点都值得研究。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马克思关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一条基本原理,也是一个客观经济规律,否定它是不对的。但是,那种将这个规律表述为生产资料增长速度快于消费资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无论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都存在着第一部类生产和第二部类生产的关系问题。两大部类的关系集中地反映在两大部类的价值补偿和实物形式的补偿问题上,也就是两大部类可以交换的部分,即Ⅰ(V m)和ⅡC的关系上。正因为如此,列宁强调说:“甚至在纯粹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不也有ⅠV m和ⅡC的关系吗?”斯大林也明确指出:“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的这一切基本  相似文献   

16.
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研究是一个老问题,本文试图从新的角度揭示它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规律,指出在不同条件下它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危害程度会有所区别。这对我们理解战后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建立,将是不无碑益的。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我们的分析首先从简单再生产开始。整个社会生产可以分为三大部类:第一部类为生产资料部门制造生产资料,用I表示;第二部类为消费资料部门制造生产资料,用11表示;第三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用Ill表示。本文用W表示总资本,C表示…  相似文献   

17.
《经济研究》一九七九年第十二期发表了朱家桢同志《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规律吗?》一文。文章认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矛盾决定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会使第一部类脱离第二部类而发展,它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是相矛盾的,因此,它是不适用于  相似文献   

18.
劳动力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劳动力的再生产,社会再生产也就无法进行。马克思说:“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资本论》第二卷,第44页)在劳动过程中,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过程,既是生产资料按一定比例的分配过程,也是劳动力按一定比例的分配过程。它们之间既有量的规定性,也有质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19.
《经济研究》一九七九年第十二期发表了朱家桢同志《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规律吗?》一文。文章认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矛盾决定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会使第一部类脱离第二部类而发展,它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是相矛盾的,因此,它是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等等。我认为,文章的这些基本论点都是值得商榷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矛盾决定的吗? 朱文断言,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并非是物质技术进步所必然的结果,而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矛盾决定的。”朱家桢同志认为这是“毫无疑问”的。真的如此吗? 对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客观经济条件,列宁曾明确指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这个结  相似文献   

20.
谈谈消费力范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消费经济学中,消费力是一个重要的范畴。有同志已在这方面作了一定的研究,本文也试就消费力范畴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相适应,清费也分为两类: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这里研究的消费力,指的是生活消费力,至于生产中的消费,则属于生产本身,它直接包括在生产过程之中,不属于消费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