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环境艺术的多学科交叉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环境问题的研究 ,建立统筹的环境艺术观 ,并且从文化及科学的角度探讨环境艺术的多学科交叉性的特点。简要论述了现代环境艺术的结构特点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对不同级别的城市进行了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建设系统不同行业的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对环境建设及建筑业的现状及特点进行陈述与分析,并探讨了环境艺术建设及建筑业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陈列布展工作的重点是体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认真领会内容设计之精髓,掌握形式法则及艺术规律并加以灵活运用,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线设计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围绕陈列主题、建筑特点及博物馆环境制定陈列总体风格,提炼古城特有视觉符号和总体色调;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展示重点、亮点以形成视觉高潮;动态陈列与高新科技成果的运用;合理运用灯光,充分展示陈列特点;利用陈列文物,展示时空组合艺术。  相似文献   

4.
毛南族肥套是流行于广西毛南山乡、具有丰富艺术元素的综合性仪式,是毛南族传统的百科全书,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吕瑞荣博士借助于肥套的主要元素及其环境,运用生态批评的理论与方法,对其做了全面、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其新作?神人和融的仪式--毛南族肥套的生态观照?揭示了肥套的建构特点及艺术价值,探讨了肥套的孕育和发展图式,肥套与族内其他艺术形态、与其他民族艺术形态之间的影响与融合,肥套所体现出来的毛南族艺术的精神、理想和规律等,提出了保护肥套的理念与方法。其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为毛南族传统艺术的研究领域带进了一股独特而鲜活的空气。  相似文献   

5.
高校环境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高校环境建设的作用及重要性。笔者认为,高校环境建设应有文化艺术创意和追求,对此环境建设的组织管理者担负着重要责任。这就要求管理者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和思想境界,不断探索实现高校环境建设文化艺术追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设计色彩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专业启蒙课程。探讨了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改革,包括如何合理选取教材,安排教学素材,调整课时安排,及根据学生的兴趣及专业特点,引入其特别感兴趣的一些课外艺术知识作为课堂内容的延伸与补充等。  相似文献   

7.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同时它更是一种用来表现人类主体的内在审美情感的艺术形式。本文将舞蹈与音乐、绘画、戏剧、雕塑等艺术形式进行对比研究,目的在于能够更好地把握舞蹈艺术的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实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传承地域文化,了解两者的基本定义是基础。从地域文化与环境艺术的概念出发,就地域文化对环境艺术表现与缺失进行深入分析,同时通过探析地域文化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现实意义,对环境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与传承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众多的彝族物质文化遗产中,漆器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从造型、色彩和纹饰方面研究凉山地区的彝族漆器,归纳其造型特点,分析其色彩和纹饰的含义及装饰法则,揭示出了彝族漆器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0.
电视剧作为后来居上的艺术,其覆盖面远远压倒迄今任何其他视听觉艺术。然而对其特性的认识和把握却还相对滞后。本文从对电视剧的观赏环境,它所采用的物质技术手段,与其他艺术的关系,作为其父、母体的戏剧及电视所固有的特性,以及电视剧所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等诸多因素的考察出发,对电视剧独特的艺术语言进行探讨。作者提出,电视剧的艺术语言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富于亲切感的通俗性;2.富于亲和力的包容性;3.富于现代意识的戏剧性;4.富于散文美感的纪实性。  相似文献   

11.
室内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个分支,是空间环境设计系统中与人的关系最为直接的设计活动。现代室内设计已成为一门多维因素的学科,并显示出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特点。坚持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提高环境艺术设计学科水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经济建筑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艺术品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建筑的环境设计专业应势而起,并形成了一门独立学科,在我国高等院校中悄然兴起。本文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入手,重点分析了我国高等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并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传播技术对艺术的影响不可避免。现代传播技术中的艺术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主流艺术形式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变化,艺术的大众化趋势,艺术价值在审美与功利之间难以寻找平衡点及艺术教化功能的弱化与强化等。  相似文献   

14.
对环境艺术进行适当的伦理评估需要立足于以生产为导向的方法,该方法以艺术品如何被创造及其所导致的后果为依据来评估作品在伦理上的优劣。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因素,某一环境艺术尽管可能具有伦理上的缺陷,却不一定构成审美上的缺陷。由于环境艺术将环境的某一部分视为其自身的一个方面,因而环境艺术中的审美缺陷必然会对环境造成审美的负面影响,并存在于该环境艺术的创作过程之中。故环境艺术的美学缺陷同样也是其伦理缺陷,而这将导致自然环境本身的审美缺陷。环境艺术不同于非环境艺术,对于后者来说,审美上的缺陷并不必然导致伦理上的缺陷。  相似文献   

15.
悠久的历史给皖北临涣地区留下辉煌的文明积淀,各类原生态民俗美术留存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从区划环境、历史沿革、自然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格式、民俗事象及民俗心理等层面切入,对皖北民俗美术的文化生态进行综合研究,认为民俗美术既是一种艺术形态,  相似文献   

16.
根据社会的需求及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特点,利用地方工科院校的优势,研究适合地方工科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及实践教学手段,通过实践探索,完善并总结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从文本的角度研究林奇的电影,我们便可看出其电影的特点是不确定性,这是后现代主义的典型特征之一。探讨林奇电影的不确定性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电影作品及艺术。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从关联、象征、联想、隐喻的角度来阐述主题性战争纪念馆展示设计的艺术情境营造,分析某些典型展品及展示环境情境营造的表达方式,研究主题性战争纪念馆展示设计与情境营造相关的因素与规律及情境营造的当代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简论流行美     
本文浅论了流行美的一些环节和特点,指出流行源于模仿,它要有被模仿者和模仿者,要有一定的环境和条件,市场经济的坏境为流行美提供了充裕的条件。流行是当下人们自我价值心理取向的反映;它有自己的周期,这种周期不可能准确预测。流行美是一种实用性享受性的大众情趣的生活艺术,它不是艺术的制作而是艺术的创作、制造。  相似文献   

20.
文学地理学是文化地理学的新兴分支,是从地域的角度,用空间的观点来分析研究文学。文学作为文化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与其所处的地域环境关系密切。一定地域内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由此所衍生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不同区域内的文化以及民风民性呈现出不同的审美取向,从而在文学上表现出相异的地域特色。处于农耕文明的地域环境对三秦文学影响甚大,其表现出与地域环境、区域文化相协调的“重农恋土、重质轻文、史诗情结、忧患意识”美学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