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我曾经听过一堂课,可贵的创造性的思维还没来得及展现,却被老师无情地剥夺了。这个案例后,我常想教学是个交往的过程,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学生的某些想法往往是课堂的亮点,思维的火花。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完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激起思维碰撞,达到心灵沟通,情感共鸣的教学效果。激发更多的思维"对话",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也只有在多渠道的、有效的"对话"中,学生才能真正自主、解惑、明智。  相似文献   

2.
张萌 《科学咨询》2008,(20):55-56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过程."这种对话并非师生间一问一答的简单过程,而是智慧火花的碰撞与融合,是愉悦氛围的分享与共处,是精神陶醉的呈现与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人格的平等与沟通.由此可见,对话在阅读教学中起着不容忽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中捕捉智慧的火花 不少优秀教师在教学中都菲常注重与文本对话. “教师与文本对话”乃整个对话之首要步骤,教师在课前就应充分地与文本对话,否则,课堂上就很难让学生产生新的深刻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力求拓展教学思路,努力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多元感悟.要想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会一篇课文,就必须得依靠教师在对话中产生的教学灵感.  相似文献   

4.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过程。"这种对话并非师生间一问一答的简单过程,而是智慧火花的碰撞与融合,是愉悦氛围的分享与共处,是精神陶醉的呈现与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催化剂,是促进学生求知欲望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促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师生互动,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平等,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我们知道,教育作为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其本质是人与人的交往.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既体现了一般的人际之间的关系,又在教育的情景中"生产"着教育,推动教育的发展.根据交往理论,交往是主体间的对话,主体间对话是在自主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自主的前提是平等的参与.因为只有平等参与,交往双方才可能向对方敞开精神,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交流互动.因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首先应是师生完全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对话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它可以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因此,对话教学不仅仅是以对话为手段的教学方式,更是一种以对话为原则、以对话精神为主导的新的教学形态,它不仅是言语上的对话,也是精神上的对话.  相似文献   

7.
探究是思维火花的碰撞,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现代生物学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具有探究精神,从而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达到主动钻研、自主学习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对话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基于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倾听或感悟而进行的多向交流,共同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实践语言、激活思维、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实现真正互动的交往活动.  相似文献   

9.
针对过去课改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校于2013年4月提出并推行“心灵对话式卓越课堂”的改革,构建了“335教学模式”。(第一个“3”是指对话教学的三步骤:课前对话(与文本对话,发现问题。)、课堂对话(师生对话,解决问题)课后对话(反思细节,积累创新)第二个“3”是指课堂对话的三时段:课始对话、课中对话、课末对话“五”指课堂对话教学的五环节:创设情境--引发话题,小组交流--生成问题、组间对话--解决问题、应用实践--巩固提高、总结交流--新课导学)。强调师生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实现学生高效学习、自主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考是积极的,行为是主动的,思维品质是最优化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让语文课“流动”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对话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它可以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因此,对话教学不仅仅是以对话为手段的教学方式,更是一种以对话为原则、以对话精神为主导的新的教学形态,它不仅是言语上的对话,也是精神上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一课堂活动过程就是课堂互动式教学.所谓互动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3.
提问是必要的组织课堂教学的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对话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答问、讨论等数学活动的情况,对学生思维行为作即时的疏导、点拔.合理的课堂提问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有帮助的,可以强化知识信息的运输,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控课堂教学的过程,评价思维活动的开展,沟通师生情感的交流等等.  相似文献   

14.
加强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的必然追求,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必备能力。我们要消除学生创新的认识误区,营造和谐的氛围,质疑问难,碰撞出学生的创新火花,探究与合作,开拓创新思维途径,激励想象,触动学生创新的灵魂,逐步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加强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的必然追求,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必备能力。我们要消除学生创新的认识误区,营造和谐的氛围,质疑问难,碰撞出学生的创新火花,探究与合作,开拓创新思维途径,激励想象,触动学生创新的灵魂,逐步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而首先要培养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应该是课堂上的倾听."我们的教学无非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而只有当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合作、交流,才能开启思维的火花,那样的课堂才会别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对话、对话教学成了语文老师较为关注  相似文献   

18.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感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猜测、探究的心理状态.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只有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点燃思维火花.  相似文献   

19.
刘冬梅 《科学咨询》2008,(14):24-2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对话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基于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倾听或感悟而进行的多向交流,共同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实践语言、激活思维、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实现真正互动的交往活动。一、文本对话质疑,激活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要充分让学生独立深入地与文本对话,搜集处理信息,建构意义,适时指导:①学生读通读熟课文;②记录与文本对话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