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和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历史人物之一,从1405年至1433年的28年时间里,他率领中国远洋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访问了30多个国家,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他的伟大航海壮举,被记入中国和世界航海史册。对他及其航海事业的研究近年来愈来愈热,但是在有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在郑和航海600周年之际,许多地方都在以各种形式举办郑和航海600周年的纪念活动。本文从中国穆斯林的角度对郑和及他的航海事业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郑和是我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几百年来人们研究郑和伟大的航海事迹,歌颂郑和遍访亚非三十余国所结下的友好关系和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当前,学习郑和开拓进取、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关于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历来有种种说法,都属于学术观点之争,见仁见智。然而,把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诬蔑为主要在于“侵略扩张,开疆扩土”,却纯属别有用心的捏造历史,欺骗世人。本文拟从以不容篡改的,让历史作证,让事实来说明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和丰功伟绩吧!…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把邮票称之为国家名片,把本国值得骄傲的古今人物、事物寓于这方寸之间。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于明朝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05-1433年)奉命七次出使西洋。他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舰队,七次纵横于太平洋、印度洋上,访问了亚、非两洲的37个国家和56个地区,沟通航海交通,促进了中外经济、贸易、文化的交流,在我国航海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1985年是郑和下西洋580周年,为此,我国邮电部于当年7月11日,为纪念航海家郑和发行了由李大玮设计的《郑和下西洋五八O周年(一四O五-一九八五)》纪念邮票一套共4枚。第一枚:伟大航海家郑和。…  相似文献   

4.
主席先生,非常感谢您邀请我在第二届昆明郑和研究国际学术会议上致辞。根据历史记载,郑和,这位中国明代著名的航海家,在15世纪中叶发现了世界的很多“新大陆”。他率领了7次伟大的航行,访问了东南亚、非洲和阿拉伯的37个国家。这些史诗式的远航标志着中国曾经在航海科学发展史上处于重要地位。郑和是云南穆斯林,他的祖父和父亲曾经赴麦加朝圣。那么云南的穆斯林是怎样形成的?700年前的元朝时期,云南省的一位平章政事为中国尤其是云南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及民族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他仍然活在他工作过的地方的人们心目中。这个人…  相似文献   

5.
1999年,我为创作长篇历史小说《郑和》进行采访的时候,发现一个值得重视和关注的问题,那就是郑和下西洋这样一个在世界航海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在长达600年的时间内,竟然受到了历史尘封的遭遇。不要说在国际上郑和的知名度无法同西方世界对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的宣传相比,就是在中国真正知道郑和其人其事的也不多。不说别的,就说当前伴随旅游热而出现的挖掘历史名人资源的热潮中,对郑和及其七下西洋的关注,还不如考证杨贵妃在马嵬坡的遇难处和王宝钏的寒窑受人重视,郑和的纪念地根本还谈不上成为令人向往的旅游热点。这种现象,与郑和…  相似文献   

6.
郑和下西洋引领一个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航海时代的开始,更是一段带领人类文明向上提升的历史。郑和能够全盘而成功地完成七下西洋壮举,是在前此中国的科学、技术与航海能力,经过成熟发展的协助之下才能成就。这一切,又都可以从《郑和航海图》中展现。《郑和航海图》的高明与先进,是长久以来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经验累积的成果,并有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具体交流的意义。这些传承与交流,造就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并在《郑和航海图》上具体而完整的呈现。所以如果用《郑和航海图》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代表,在目前中国提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政策,为自古以来的丝绸之路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将别具意义。  相似文献   

7.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专家:今天,来自世界各国及祖国各地的专家和朋友们云集昆明,隆重纪念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共同研讨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历史功勋。作为郑和的故乡人,我感到非常激动与高兴,并向参加会议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在远洋这一神秘而冒险的领域尚无人问津的15世纪上半叶,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率领着庞大的船队,在28年的时间里,七下西洋,到达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掀开了世界远洋历史的序幕,在人类文明史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辉煌一页,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郑和首次下西洋60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举办此次郑和…  相似文献   

8.
郑和朝觐记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和(1371-1435)是我国伟大的航海家,他去麦加无疑是我国和阿拉伯友好关系史上的盛事。然而,郑和究竟去过麦加没有?如果去过,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郑和原姓马,是云南昆阳的望族,其祖上赛典赤·赡思丁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郑和即赛典赤的后裔[1]。郑和下西洋的成功,与他成长的道路及自身努力是分不开的。郑和出生于一个敢于冒险的穆斯林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曾跋涉千里,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到达麦加,完成朝觐功课,因此被当地百姓尊称为“哈吉”。郑和在幼年时,常在其父膝下听其讲述朝觐途中的种种见闻。父亲跋山涉…  相似文献   

9.
世纪性的呼唤20世纪80年代,在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时,交通部、外交部、文化部、农牧渔业部、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协、海军司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海员工会、中国航海学会等单位,就联名向国务院和全国人大提出将郑和下西洋的日子--7月11日定为“航海节”的建议,得到国家有关方面的关注。郑和下西洋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壮举,蕴藏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丰富的爱国主义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宝贵精神财富。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之际,设立“航海节”,并把他作为永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平台,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  相似文献   

10.
土族是河湟地区的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优秀民族,在历史上,这个民族中不仅在宗教界高僧辈出,而且在军界也有诸多颇有功勋的将领。本文仅对现在人们较少注意的明代土族将军祁秉忠和地方史志界尚未发现的清代土族将军本进忠两位作一介绍,姑且名为“土族二忠将军传略”,以期引起学术界对土族历史人物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在西藏的历史上,产生过许许多多的伟大人物,他们以其雄才大略、卓识远见,为维护和促进祖国的统一,为繁荣昌盛自己的民族,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至今使人景仰,令人缅怀。绛求坚赞当是这众多伟人之佼佼者,无愧为西藏史上一颗璀灿的明星。他所开创的帕竹地方政权,更以其独具的特点,在史册中占有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大元帝师八思巴在玉树的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是我们祖国大家庭中光荣的一员,她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众多杰出的英雄人物为统一的多民族的祖国增添了光辉,与汉族等其他五十多个兄弟民族一道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八思巴,就是藏族历史上继吐蕃王朝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热巴巾等“藏王三杰”之后的又一个杰出的历史人物。八思巴,本名洛追坚赞,藏历第四饶迥阴木羊年(公元1235年)三月生于后藏昂仁的鲁孔地方,出身于萨迦款氏家族,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任教主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的侄子,他自幼就跟随萨迦班智达学习藏族文化和佛教知识,以聪慧颖悟著名,被称为“八思巴”(意为圣者)。1239  相似文献   

13.
郑和对中国伊斯兰文化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伊斯兰文化是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文化。对中国来说,这是一种外来文化。伊斯兰教自唐宋传入中国后便在中国迅速发展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与伊斯兰性的双重性文化———中国伊斯兰文化。中国伊斯兰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中国伊斯兰文化的贡献也就是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也就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对人类的航海事业、海洋事业、外交事业和海军事业等都作出过巨大贡献,这已被学术界广泛关注和研究。郑和对人类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对中国伊斯兰文化也作出过重大贡献。他在这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郑和既是伟大的航海家,也是伟大的外交家。郑和下西洋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壮举,蕴藏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丰富的爱国主义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引以骄傲和自豪的宝贵精神财富,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我刊作为本期主题回顾和探讨这一历史壮举,旨在让广大读者更多地了解人类航海史上的这一探险之旅。进而树立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自强不息、开拓进取、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团结海内外同胞,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疆各族人民对祖国历史的伟大贡献——《新疆历史人物》序言●谷苞编写人物传记,是中国历史学的一个悠久传统。最初肇端于司马迁于公元前一世纪所著的《史记》,尔后成书的《汉书》《后汉书》……直到《清史稿》,以及历朝历代全国各地编写的大量的地方志,都继承了这个...  相似文献   

16.
郑和故里考     
明朝初年,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带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然而,历史编纂学家也有疏漏,对郑和的家世语焉不详。《明史·郑和传》仅云“郑和,云南人”,竟未写明郑和生在云南何处。由于封建史家的偏见,有关郑和事迹亦不见于云南各地方志。这一历史悬案延续了500年而未获解,并曾造成历史的误会。在云南南华县西门外有一块碑,文曰:“大中华国四千六百九年十月,前明开拓南洋各岛之大冒险家三保太监郑和公故里,陆军第二师长节制迤西各属文武官吏西防国民军总统官李根源立石。”在南华县城西北约2公里、龙川江北岸的…  相似文献   

17.
世界航海先驱郑和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伟人,但他的出生地、家世却鲜为人知。因史书记载仅有《明史·郑和传》“郑和,云南人”5字,其余官书、地方志书都未载,因而郑和的身世一直是个谜。直到1911年,经济特科状元袁嘉谷发现昆阳马哈只碑;1936年辛亥革命元老李鸿祥、云南通志馆李  相似文献   

18.
养育之恩 报答之情——《中华回族爱国英才》序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王正伟同志为其所主编的《中华回族爱国英才》一书撰写的序文。作者从对回族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的审视中,概括出了一些极其宝贵的新鲜的见解,这就是回族的爱国主义。回族爱国主义是经过长期历史锤炼而形成的精神信仰;回族爱国主义是建立在高度认同中华文化基础上的民族之魂;回族爱国主义是建立在特定生产方式之上的立族之本。作者是自治区行政领导,又是回族学者,他从众多回族爱国英才的展示中总结道:中华文明养育了回族,培育了回族杰出人才,而回族的这些杰出人才的成就和贡献是对哺育他们的中华民族的回报。正如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刘延东同志所指出的: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人口众多、人才辈出、特点鲜明、分布广泛,与其他各民族一起,对祖国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古代,回族的先民中涌现出清正廉洁的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海瑞,伟大的航海家郑和,进步的思想家李贽等著名人物。在近代,当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紧要关头,回族义士前赴后继,为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主权独立作出过突出贡献。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大批回族优秀儿女踊跃投身革命,涌现出早期优秀党员马骏、郭隆真、刘清扬等。抗日战争时期,回民支队、西北回民骑兵师驰...  相似文献   

19.
很荣幸来到郑和故里、美丽的云南,参加第二届昆明郑和研究国际会议。我深感这次会议的主题———“世界的郑和”,十分鲜明。郑和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郑和首次航海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早92年。郑和是16世纪世界大航海运动的先行者。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列千禧世界航海家名人,郑和是东方惟一的一位。该刊简介郑和的事迹为:郑和率领中国强大的舰队,满载27000人,进行海洋开发及对外贸易,于1418年最远到达非洲东岸。1998年国际海洋年里斯本世界海洋博览会上郑和被誉为世界级伟大航海家之…  相似文献   

20.
馨庵 《中国藏学》2006,(2):293-294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现有56个民族, 这些民族很早就生息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步汇合成伟大的中华民族。经过曲折的历史过程,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缔造了统一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同汉族和其他民族共同创造了我们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共同缔造和发展了伟大祖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