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效率和公平问题,中外经济学界存在多种不同的意见。我国经济学界的有关讨论和争论,往往是与党中央作为指导性意见的提法相交织。理解党中央关于效率与公平提法的改变,认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新思路,用科学的理论与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的思路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把握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应当把问题置于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定阶段,合理定位“公平”与“效率”的现时代意义,强调公平的相对性和对效率追求的绝对性,坚持“效率优先促进公平”的政策选择。要消除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误区,重视对高等教育效率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理论界对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的研究表现出一种忽视历史唯物主义指导的倾向。因此,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理解这一问题的精神实质,阐明历史唯物主义在分析和处理这一问题上的独特作用,对深化这一课题的研究,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论依据相对于公平而言,效率主要是指主体改造客体的一种能力,是生产力水平的最后实现与具体体现。人们还使用“劳动生产率”“生产效率”“经济效率”等等来代替效率概念。公平概念则更为复杂,人们常把“平等”、“公正”与…  相似文献   

4.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法再认识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改革开放初期 ,在市场经济因素刚刚开始出现的时候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提法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但是 ,应当看到的是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严格说来只是一个有效的策略性的提法 ,其自身包含着一些明显的局限 ,它只是适用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 ,这一提法已开始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一些负面的效应。所以 ,重新认识这一提法的得失 ,无疑是非常必要的。一、历史的合理性与积极意义“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是中国特殊时期的一个…  相似文献   

5.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作为我国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但是,其理论缺陷也不容忽视:它割裂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颠倒了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和混淆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其在实践中的负面效应:对效率的片面追求,从而在现实中放弃了公平。导致社会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需要调整,或应该淡出。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的命题,要求凡是改革行为均应寻求法律的支持,特别是在经济体制、机制创新的公权领域中只有符合法治原则的改革才具有生命力,才被民众普遍认知,才能产生持久的经济和社会效果。“先行先试”是一张行政授权创新的“特许证”,对其进行法律前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常态下的评价体系,构建公平、效率、自由、安定的区域秩序和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的国民经济,使滨海新区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而且还应是国家体制创新的摇篮,故尚需进一步解放思想,重视人才。  相似文献   

7.
增值评价法以教师教育活动对学生预期成绩的增值为教育评价标准,用来判定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与传统的学校评价模式相比,这种评价模式具有综合考察学生发展影响、强调发展性评价标准、重视起点关注过程、促进教师改进等特点。适应时代要求和教师角色的转变,增值评价成为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公平与效率这一矛盾两极的对话由来已久,理论界也一直未停止过争论。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们的改革实践中更多地关注了效率,对公平的“兼顾”不是太到位,基尼系数超过了国际警戒线,引发了社会躁动和不安。本文在直面社会分配不公现象的同时,从历史、现实、制度建设、改革代价等方面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提出了维护社会公平“扩中、保低、调高”的基本思路,进而勾勒出了诸如“培育、孵化‘发展极’,缩小地区差距”、“加快城市化进程,解决农民收入低问题”等具体措施,力图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维护社会公平”,达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本刊特稿·人生导航的行动指南………………………………邱伟光(01-001)———一门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新课程放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卫兴华(05-001)———对党中央关于效率与公平的提法演变的  相似文献   

10.
收入分配的合理性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究竟什么是收入的公平公配?收入分配的合理是不是比收入分配的公平更为合适?这是收入分配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的观点是:收入分配的公平是说不清楚的,而且容易导致平均主义分配方式的复归,因此“收入公平分配”的提法不如“收入合理分配”的提法,用“收入分配合理”一词作为“收入分配公平”的替代语也许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11.
于成业 《学术探索》2016,(4):145-150
评价制度在异化。作为评价主体中的主体,学生做出的评价具有天然的优先度,但主体内部的“非主体”评价不应被忽视。在评价技术与制度之间寻找某种平衡,“适度利用”大数据,让教师言行和学生评价发生“正向”交互作用。内卷化的变迁方式也许在微观层面上是坦途,但在宏观层面上是弯路。促进教育公平,提升道德文化,尊重教育规律,评价制度的“应然”将成为“必然”。因包括慕课在内的学习方式的巨大变革,教师评价制度也不可避免地要置于“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重构。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公平与效率关系提法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上,中央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认识过程,根据改革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多次改变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提法;此间社会各界尤其是经济学界对公平与效率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观点,学界的讨论与中央作为指导意义的提法是相互交织的;"十七大"关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新发展,与"平均主义"的分配理论有着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3.
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马传景在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探讨上,现在我们终于前进了一步: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取代了“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那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有什么科学根据?它的内容是什么?这便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一经济活动的效率与社会...  相似文献   

14.
吴增基 《学术界》2006,(1):144-153
人们在围绕公平问题的讨论中通常都只是笼统地谈论公平概念,这是对公平问题的讨论出现分歧和争论的一个重要根源。公平有两种基本含义,即规则公平和结果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实质是“规则公平优先、兼顾结果公平”,因而这一理念的精神实质不是轻视公平,更不是不要公平,而是要求我们正确理解公平的含义,确立起“规则公平”也是一种公平形态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郭洪瑞 《学术探索》2024,(3):150-156
鲁斯·达恩首倡“作为学习的评价”,推进了评学关系的系统整合。从主要内容看,达恩认为“作为学习的评价”意在指明评价过程即学习过程;强调获取和处理反馈信息是重要的学习过程;认为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是重要的实践表征;同时,立足学生中心,强调关注学生动机上的“好奇区”。从价值意义看,达恩为“作为学习的评价”的理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包括:切入学习理论视角,将“作为学习的评价”置于建构主义学习观下;考量了评价理论,将该理念视作形成性评价的拓展;关注了评价实践,使该理念有了实践上的支撑;关注了师生协同,主张该理念事关教师的专业发展。基于此,我们应在教学中注重变革评价功能,推进“教—学—评”的系统整合,重视教学反馈的作用,并关注和培育学生的评价素养。  相似文献   

16.
公平是法律的基本价值追求,现行行政法立法公平不足,政府及其部门有权无责,“可以”和“以上以下”等规范授权太宽。和谐社会构建要效率更要公平,学界与立法界应当对行政立法公平问题给予充分关注。有必要完善我国行政立法,使行政“法”真正成为法律。  相似文献   

17.
效率与公平关系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坚持了多年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学界近年先后出现了"收入分配不用再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公平与效率并重"、 "公平优先,促进效率"等一些新说法.最近更有学者认为中共十七大关于收入分配问题的新提法"明确摒弃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行了新的定位",并且是"标志着我党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一个重大转折."因此,要不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不仅是政策理论上必须明确回答的问题.也是现实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辨证关系 ,并指出“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原则的确立具有历史合理性 ;然而 ,就目前现实而言 ,它存在着加重而不是缓解当前中国所面临的一些重大社会问题 ,助长畸形的经济行为以及延缓了合理健全的社会政策的制定等负面效应 ;因此 ,要“努力实现效率与公平的优化结合” ,关注公平不仅仅是来自公平本身的需要 ,同时也是来自继续提高效率的需要 ,改善公平 ,也是改善效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理论和语义上至少有四重内涵,即“技术效率优先,兼顾规则公平”;“技术效率优先,兼顾分配公平”;“配置效率优先,兼顾规则公平”;“配置效率优先,兼顾分配公平”。对这四种内涵的取舍既是理论认识的问题,也是经济社会的实践问题。从法经济学的角度看,应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明确地表述为“规则公平优先,兼顾分配公平”。如此,则既未偏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本含义,又是对这项经济原则合乎逻辑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不致于以效率取代公平正义,使“效率至上论”泛滥,最终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繁荣。  相似文献   

20.
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构建及对浙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高效集约利用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近年来土地问题研究热点之一。在总结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土地利用效率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根据国土和统计部门的数据口径,选取土地总体利用效率、耕地利用效率、工业用地效率、建设用地效率和交通用地效率等五个方面的9项指标,对各省、市区域土地利用效率作横向比较,重点分析浙江省的土地利用效率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