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当前,随着社会系统内在结构的变迁,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等各方面全面而深刻的革命性变革,为了集中安置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而兴办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特殊企业,即社会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职工就业达到规定比例的福利企业,实行增值税先征后返,所得税免征的扶持保护政策。本文首先论述了社会转型期社会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新政策的优势,其次指出了新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福利企业的政策扶持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 《江西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近日正式出台。 该《办法》规定: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应当按不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安排达不到比例的,应当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此《办法》从今年1月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残疾人就业率低下,就业安置比例仅为国家政策要求的一半,残疾人参与社会方面存在严重不足。针对课题调查了解的残疾人就业过程中就业收入不高、职业技能低下、就业信息不对称、就业不稳定等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加强政府的对残疾人和残疾人用工单位的就业服务职能,通过就业帮扶、技能培训、创业补助等各类政策,促进残疾人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4.
就业是残疾人融八人群、参与社会建设与其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方式,北京市现行残疾人就业政策已经形成集中安排就业、分散安排就业、自主创业和就业培训四板块一体的框架,本文结合实地调研,以北京市残疾人就业政策为例进行分析,对把握当前形势下的残疾人就业政策的概貌及在此基础上探索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江西省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江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培养、培训盲人按摩人员2200名,其中440名达到医疗按摩水平;对6万残疾人托养服务予以补助;使50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支持对0-6岁贫困残疾儿童免费实施抢救性康复;扶助2.5万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危房改造;实现全省城乡新安排残疾人就业10万人。  相似文献   

6.
对残疾人的保护是全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在残疾人就业领域内,歧视现象非常明显,残疾人社会平等权的实现受到了限制。本文从完善残疾人社会平等权的角度,对残疾人就业问题进行论述,分析了现行"按比例就业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福利企业是安置残疾人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福利企业正面临着更深刻的市场冲击。本文从福利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我国残疾人就业制度的转变形势,探讨福利企业的改革趋势,提出福利企业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14,(22):16-16
正——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下属民非组织"民爱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遭原职工举报。称该中心每年有几千万元经费,支出仅数百万元。深圳残联回应: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非"三公"经费,没规定要公开。但相关法律有明文规定,"非三公"财产也应予以公开,深圳残联怎么能说成"非三公"经费就不公开。  相似文献   

9.
残疾人就业一是困难,二是不稳定,三是从事的职业相对低端。如何改善残疾人就业分布,使他们能够克服身体的障碍,从而获得稳定的工作,实现体面就业。  相似文献   

10.
甘犁  秦芳  吴雨 《管理世界》2019,35(11):80-88
定量评估提高增值税起征点的实施效果,对于构建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费政策体系和发挥财税政策调节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小微企业调查(CMES)数据库,测算了增值税起征点调整后,受惠小微企业数量与税收优惠规模,并评估起征点调整对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起征点由月销售额3万元提到10万元,约有94.7%的小微企业不用缴纳增值税,即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约为586.4万,税收优惠规模约为1590亿元。提高起征点新增就业284.05万人,相当于投入5.60万元增加一个就业,低于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就业的成本。进一步测算表明,新增就业人口将创造2287亿财富,是2018年GDP的0.25%。最后,起征点提高后,临界值附近税负不公平问题加剧,本文建议将增值税起征点改为免征额,这样约有346.09万小微企业获得优惠,税收优惠规模为1661亿。不仅会缓解起征点附近税负不公平问题,而且把月销售额大于10万的小微企业纳入减税体系,有利于完善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  相似文献   

11.
杨宇 《管理科学文摘》2012,(10):199-199
残疾人的就业是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残疾人及其家属所关心的一个社会问题。残疾人就业,意味着他们的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因此,解决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是实现残疾人走向社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残疾人是需要全社会关心和帮助的特殊困难群体,疾人就业问题在我国社会保障事业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本文介绍了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就业政策以及残疾人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建设残疾人就业保障政策的措施。通过巩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残疾群体就业政策措施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多年形成的社会文化规范对残疾人的歧视,阻碍着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活动和文化生活;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获得幸福生活的基础。本文分析了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的残疾群体就业政策和措施,并对完善国内残疾群体就业政策和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举措     
《领导文萃》2014,(9):137-138
北京市:党政机关将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 长期以来,北京始终坚持将实现就业作为残疾人增收的关键措施。去年,通过出台促进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六项措施”,应届残疾人大中专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今年,北京将推动党政机关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将新安置残疾人就业3500人。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残疾人就业工作随着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尤其是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突出,残疾人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就业环境丞需改善;因此,我们需要在全社会营造“助残、扶残”的良好氛围,加大残疾人就业培训,加强政策制定和扶持就业的力度,加强残疾人行政保障,依法保护落实残疾人就业。  相似文献   

16.
<正>2007年12月12日,"四川省企业诚信论坛"在成都举行,四川籍知名企业家参加了该论坛。该论坛由四川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企业家协会等相关单位联合组织。邹广严在作主题报告时表示,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稳,世无诚信不宁。邹广严是四川省企业联合会会长,他的报告得到了与会企业的认同。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负责人与企业代表在分享企业诚信发展时说:"回顾企业的发展之路,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用管理赢得产品市场,以诚信延续了企业生命’"。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0,(24):26-26
近日,河南省举行全省扶残助残集中活动大会,会议宣布,河南将开展惠及150万残疾人的扶残助残活动,残疾人受益面总体达到15%以上。据河南省残联理事长李玉德介绍,河南省残联和18省辖市残联研究决定,各省辖市在承担全省统一安排帮扶49.3万残疾人任务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再为102万残疾人提供帮扶和救助,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为7万名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帮助35000名残疾人就业;三是为24万名精神残疾人提供防治康复服务;  相似文献   

18.
残疾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社会现象,也不是残疾人自身的问题,它是人类社会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我国目前有8300多万残疾人,就业是他们面对生活,参与社会的有效途径。本文对美国、瑞典以及中国香港在残疾人就业这一方面所采取的援助措施进行解读,分析得出对我国残疾人就业援助的启示,并以此作为完善我国残疾人就业援助对策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今年以来,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就福利企业的相关政策,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发[2007]92号、《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征管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7]67号)、《民政部关于颁发〈福利企业资格认定方法〉的通知》(民发[2007]103号)。  相似文献   

20.
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策效应评价事关政府宏观经济干预的效率和精准性,并对于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职能界定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层面探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策激励企业行为的作用机制,并考虑信息不对称如何加剧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策激励效应的差异性。实证研究发现,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策两者之间的激励效应差异明显,且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策对于不同产业、不同政策目标的激励效应也具有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现有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政策研究文献中提出的"有正向激励效应与无激励效应"的理论争议。这就意味着,要提高宏观财政政策效果,必须实施定向调控,提高政策精准性。就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策来说,要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应确保政策的差异化:在激励特定领域或特定产业时,应根据该领域或产业的特殊性出台相应的政策;针对不同领域或产业,应明确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不同的激励目标,并从反映激励效应的财务数据着手,明确具体的激励目标,如提高盈利能力、促进科技创新、扩大企业投资、解决企业融资难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