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国奢侈品消费市场极具潜力,越来越多的外国奢侈品品牌争先抢夺中国的市场,中国本土奢侈品却没有足够的竞争力。中国奢侈品品牌的塑造和发展要着眼我国文化和市场的优势,在取得国内稳定发展的同时,谋求国际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中国,奢侈品消费发展异常迅猛,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奢侈品品牌的必争之地。基于此背景,本文通过对我国奢侈品消费及征税现状的分析,对奢侈品税调整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赵越 《管理科学文摘》2012,(26):133-133
目前市场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国外大量知名奢侈品牌涌入我国高端市场,我国奢侈品企业与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在统一市场中竞争,这同时也是品牌之间的竞争。金融危机后,现如今我国的奢侈品市场行情形势非常好,但是非常欠缺本土奢侈品牌。本文探讨了我国对奢侈品的政策及现状。  相似文献   

4.
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上奢侈品消费最大的国家之一,且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潜在消费者,但在诺大的奢侈品市场上却难觅中国本土奢侈品的踪影,本文拟从探究奢侈品的属性出发,揭示奢侈品固有的一些特性,为打造本土奢侈品牌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王超 《决策探索》2008,(4):74-74
古驰(Gucci)加快在中国开店速度.2007年,集团在中国的收入同比增长了168%. "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是急剧扩大的."近日,世界知名奢侈品品牌古驰(Gucci)执行副主席、全球公关经理Mimma Viglezio在与记者谈到中国奢侈品市场增长时,用了"burst"(爆炸)一词.  相似文献   

6.
正在经过全球金融危机"洗礼"、全球奢侈品市场疲惫的大背景下,中国消费者却对奢侈品热情高涨,全球奢侈品市场也依托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实力在2012之前的10年获得了蓬勃发展。而今,双位数增长时代已成"明日黄花",由中国市场所带动的爆发性增长也不复存在。当前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奢侈品市场,正面临着挑战与机遇。人类的进步总是离不开社会的积累,而积累是在"生产—消费—再生产"无限循环的过程中沉淀的产物。谋求社会的发展,必须处理好  相似文献   

7.
古驰(Gucci)加快在中国开店速度。2007年,集团在中国的收入同比增长了168%。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是急剧扩大的。近日,世界知名奢侈品品牌古驰(Gucci)执行副主席、全球公关经理Mimma Viglezio在与记者谈到中国奢侈品市场增长时,用了burst(爆炸)一词。  相似文献   

8.
奢侈品品牌的网络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奢侈品在过去10-15年间的全球市场成长很快,亚洲已成为奢侈品最大的市场,它对许多国家的消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奢侈品品牌的营销方式也伴随着科技进步和消费者的成长发生着变化。曾经的网络营销与奢侈品品牌是格格不入的,网络营销的粗糙、廉价被认为是与奢侈品品牌的精致、尊贵相抵触的,甚至认为这种“大众化”的销售方式会降低奢侈品品牌积淀了多年的高贵的品牌形象,于是奢侈品品牌多年来一直通过“金碧辉煌”的实体商店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但市场现实终使众多的奢侈品厂商不得不重新认识网络营销,越来越多的奢侈品品牌开始实施网络营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全球奢侈品市场低迷的时候,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却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奢侈品市场的重要消费国。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行为动机具有自己的特点。本文回顾了东西方奢侈品消费动机的相关研究,分析了我国奢侈品消费者的行为动机及特点,以便对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今天,奢侈品在中国已成为代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经典象征。国内由于奢侈品市场正在发展演进,整个市场瞬息万变,如何准确地把握中国奢侈品市场的脉络,是国外奢侈品在进驻中国市场之前的必要功课。本文根据对麦肯锡、贝恩等咨询公司对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最新调查报告,就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消费群体、市场现状和消费特点进行了阐述和浅析。  相似文献   

11.
<正>高盛公司的经济学家最近提到过一组数字,中国的奢侈品市场现在的价值约为20亿美元,约占全球总额的3%,并且还在迅速的增长中。如果没有中国奢侈品市场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奢侈品行业遭到的打击可能难以想像。未来10年,中国的奢侈品市场规模将位居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12.
我国奢侈品消费需求正在不断增长,根据奢侈品独有的产品和需求特性,如何从顾客导向出发,关注顾客问题解决、顾客成本、顾客购买便利及对顾客传播沟通等来有效开展奢侈品营销活动,不仅是所有奢侈品生产和销售企业值得重视的问题,更是对中国本土奢侈品品牌的打造具一定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志峰 《经理人》2012,(2):126-126
NE·TIGER创始于1992年,是中国顶级时尚奢侈品品牌的象征。从品牌创立之日起便一直引领流行风潮,用超凡的魄力与品质铸就一次次的极致辉煌。  相似文献   

14.
孙楚 《经营与管理》2010,(10):26-27
企业自主品牌的发展现状 国际著名品牌调查机构Interbrand进行的一项网上调查表明,全球消费者对中国企业品牌的印象是:廉价、价值低、质量低、不可靠、不成熟。有79%的消费认为“Madein China”对中国产品品牌有负面影响,说明“中国制造”不能为本土企业品牌国际化提供国家层面的支持,也不能适应企业品牌国际化的需要。根据联合国计划署的统计,国际知名品牌在全球品牌中所占比例不到3%,  相似文献   

15.
《领导文萃》2011,(9):33-35
据统计,目前80%的世界知名奢侈品品牌已经进入了中国市场,而中国市场占许多品牌的总销售比重亦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6.
沃尔沃为借助中国市场走出困境,选择吉利完成"蛇吞象"的收购。吉利借助沃尔沃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改变本土汽车粗放式发展,提升中国汽车产业在本土市场的竞争力。吉利吸收沃尔沃先进的技术水平,进而实现技术跨越,中国的民族汽车自主研发能力上一个台阶,为能够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高性能的民族品牌汽车打下通道。  相似文献   

17.
张星 《经营管理者》2009,(23):187-187
我国奢侈品消费时代已经来临,并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从奢侈品牌的内涵入手,重点分析了国际知名奢侈品的营销战略,并对本土企业建立奢侈品牌从公关、广告、整合营销等角度进行营销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奢侈品消费行为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婀君  苏勇 《管理评论》2007,19(9):8-15
中国已然成为全球奢侈品市场的重要消费国家。本文通过实证研究,首次证明中国奢侈品消费的四大动机,分别为炫耀性、享乐主义、自我礼物与品质保证。研究表明了,在中国环境背景下,中国奢侈品消费行为的独特性,同时验证了奢侈品消费动机与奢侈品赠送用途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为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特点。本研究为新兴发展国家的奢侈品消费发展提供有依据的支撑,同时也为中国奢侈品市场营销策略与品牌管理,作有价值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如今的中国市场,诸多行业本土品牌崛起甚至逆袭,消费者对全球品牌与本土品牌的偏好相应逆转。已有研究较为全面地揭示了全球品牌和本土品牌偏好的驱动因素,但本土品牌逆袭过程中全球品牌与本土品牌偏好的驱动因素是否相同、本土品牌逆袭与消费者偏好逆转的互动影响路径是怎样的,对这些问题缺乏探讨。         在梳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手机行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网络讨论数据的初始编码、聚焦编码和理论编码,首先研究全球品牌与本土品牌偏好的驱动因素的异同,然后结合对讨论数据的纵向统计结果,研究本土品牌逆袭过程中品牌逆袭与消费者偏好逆转的互动影响路径。         研究结果表明,本土品牌逆袭中,全球品牌与本土品牌偏好的驱动因素模型具有相似的结构,功能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测量受个人因素调节而影响消费者偏好,但测量功能价值或社会价值的具体因素在全球品牌与本土品牌中存在差异。品牌逆袭有助于提升综合国力、促进消费者成熟,进而驱动消费者偏好逆转;消费者偏好逆转则通过反馈路径帮助品牌进一步逆袭。具体的,消费者对产品特质更加重视,全球品牌的原产国效应和符号价值表现力减弱,本土品牌的口碑效应和符号价值表现力增强,同时消费者的民族主义增强而爱国绑架感减弱,这些因素通过感知价值带来消费者偏好逆转。综合而言,本土品牌逆袭和消费者偏好逆转是互动提升的关系。         研究结果丰富了全球品牌和本土品牌的相关研究,为全球品牌和本土品牌的建设提供了实践启示。产品特质是影响消费者偏好的主要因素,并对其他驱动因素有支撑作用。所以全球品牌和本土品牌都要重视产品的创新和研发,还要根据各驱动因素的变化调整其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0.
腾杰 《管理科学文摘》2012,(23):182-182
加入WTO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冲击很大,导致我国本土品牌汽车和海外品牌汽车的竞争更加激烈。无论是为了竞争,还是自身的发展,我国本土汽车的品牌建设已经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