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试对川端康成的后期代表性作品《山音》中所表现的死亡主题进行探究与分析。认为死的存在始终威胁着活人以致使人感到人生无常,人总是孤独的。对生存的渴望会使一部分人在性与爱的幻想中,去寻求心灵的短暂慰藉。川端康成没有停留在对死亡哀愁的体验之中,他召唤生命的活力,想要唤起民众鼓起生活的勇气,他告诉我们,人要勇敢地面对并超越死亡,找到生命的尊严与自信。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标记理论分析了《红楼梦》中王熙凤的言语符号特征和非言语符号特征发现王熙凤不仅使用了大量的无标记和有标记的称谓语、抱怨语、骂詈语、委婉语、威胁语、赞美语来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并维持其管家大奶奶的地位,而且还善于运用话语标记语来承上启下和加强语气;王熙凤的服饰、外貌、微笑等非言语符号也具有很强的标记性,与同时代的人差别很大,表现出强烈的对立和不对称性。标记理论不仅为分析王熙风这一有血有肉的形象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必将会给人们的日常交际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急剧增长,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如何快速有效地从海量的网络信息中抽取出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使之有效地满足不同人的需求。搜索引擎技术解决了用户检索网络信息的困难,但同时又对隐私权构成很大威胁。搜索引擎工作时所采用的Spider、Cookie、Cache以及邮件扫描等技术,都或多或少地对个人隐私产生了一定的威胁。我们应当从法律、道德等方面入手来保护个人的网络隐私权。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自杀是威胁人类也是威胁中国人生命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心理学家社会责任得以实现的最好方法是助人自助,本文主要从心理咨询角度论述自杀危机干预成功的秘诀是促进当事人的自我成长。本文在分析了自杀和自杀者的心理特征后,提出了“‘当事人自我成长’的自杀危机干预模式”,并详细论证了它的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秦蜀和湖南是杜甫纪行诗创作比较集中和突出的阶段。在审美客体方面,秦蜀纪行诗表现了奇伟幽奥的景象,湖南纪行诗表现了阔远黯淡的景象。在审美主体方面,忧世之悲和漂泊之感贯穿了这两个阶段,但相比之下,秦蜀纪行诗中包含了一定的自信和乐观,湖南纪行诗则常常流露出某种近乎绝望的情绪。在心物关系方面,秦蜀纪行诗中自然与人强烈地对立,对人形成压迫和威胁,湖南纪行诗中自然是人的外在的衬托。在艺术传达方面,秦蜀纪行诗景先情后,由景生情,写景时以实写为主,虚写为辅。湖南纪行诗情在景中,以情统景,在写景时遗貌取神,随意点染。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对二战后形成的世界人权法制产生了新的影响,出现新问题。一方面经济文化权利出现进一步不均衡的马太效应,表现为人权意识形态冲突;另一方面,恐怖主义和反恐怖主义手段都成为对人权法制的新威胁,表现为人权法制内部产生的冲突。解决以上两方面问题最终要解决人权保护所依赖的主权之间的协调。道德基础上的对话也许是解决之道,全球化为之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金萍 《社区》2009,(3):34-35
“远离毒品”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而这次“三鹿奶粉”事件告诉我们,“生活毒品”对人的健康威胁同样触目惊心,而它们的伪装更隐蔽,更易被人忽视。  相似文献   

8.
英国的衰落?     
今年年初,英国《观察家报》上,刊登了波洛蒂的文章《新英国病》。他认为英国人正面临着来自自身的威胁。他写道“这个威胁是什么呢?它是新的英国病;自我毁灭的民族怀疑悲观情绪。这种病是由英国精英阶层中所谓的舆论制造者们散布的。”“这种病表现为:总喜欢轻视我们的国家,赞扬别的国家;贬低我们的成就,羡慕别人的成就;蔑视我们的国家制度,赞许别的民族制度;嘲笑我们每一个全国性人物。”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的国家安全,其受威胁的主体、威胁因素的特性以及遭受侵害的后果都表现出新的特点,网络恐怖主义、网络犯罪和网络病毒、网络信息战、网络信息霸权构成了国家安全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的新威胁.为了应对新的挑战和威胁,就必须采取对策,构建信息网络时代的国家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10.
以中西文化和认识论的主流特征而言,西方文化和认识论属于科学文化和自然认识论,中国文化和认识论则属于伦理文化和道德认识论。中西方文化——认识论的不同,和中西方人与世界的不同关系紧密相关且相互作用,从而决定了中西方人们对待世界的不同文化——认知态度。这种不同态度表现在人与世界关系的各个方面,即表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关系中。在中西方特定的文化——认识活动背景下,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对世界的态度是不同的。在西方,人与世界的关系表现为二分和对立,因而人对自然的态度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相似文献   

11.
(一)生与死在自然界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而死对于每一个独立个体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威胁,令人思之心悸惶恐而又无以逃脱;就一般情况而言,人们对生的欲望是强烈的,这种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恐惧交织在一起,威胁着人们,压迫着人们。对此,我国古代文人早已感受到了,并从他们的作品中不同程度地表露出来,屈原说:“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离骚》)人老了,离死亡也就不远了。因此,诗人在这里担心功名不成而老之将至,流露出对衰老的忧虑,亦即对死亡的恐惧,表现出人…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小说的心理描写特点在于:既通过传统手段表现人物的心理,又通过现代手法揭示人物的无意识;既纵向表现人物的心理流程,又通过参差对照的手法横向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既描绘人物的种种变态心理,又刻画人物的性格分裂。其文学史意义在于:丰富了表现人物心理的手法.揭示了人性之恶和人的生存困境,透视出传统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人所背负的沉重精神负荷。  相似文献   

13.
今夏突发的特大洪涝,使中国人领略了水患的威胁但国人面临的威胁不止于此——  相似文献   

14.
在伊瓜因和梅西相继射失了单刀以后,德国人笑到了最后。今天的梅西没有像四年前泪流满面,而是以失落的表情接受了这样的结果。在赛前普遍看好德国的环境下.阿根廷人今天已经踢得很好了,常规时间的威胁球甚至还多于德国人。德国夺冠也是名至实归.只是我心头隐隐有些不忿。  相似文献   

15.
汉字构意指原始的造字意图,其着眼点始终重在对意义的表现。汉字构意的人文精神,主要涉及三个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仁者爱人、贵和尚中,重礼明分、尊祖敬宗;三是人与自身的关系,表现为勤劳诚信、求善求美。汉字构意所反映的我国传统人文精神,有待我们深入发掘、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6.
在汉赋作品中第一次较多地描写和表现了汉朝人的服饰美,这成为现代人了解汉代纺织业和服装业发展的窗口,同时艺术地再现了汉朝人成熟自信的精神气质,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汉赋文学审美倾向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7.
李有观 《老友》2012,(8):68-68
现在美国人的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长,有些老人会觉得很难再留在自己心爱的家里:楼梯陡峭以及卫生间地面湿滑等都可能威胁到人身安全,标准的美国房子又不方便使用轮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一些人认为,为老年人改建房屋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相似文献   

18.
论约瑟夫.康拉德小说中的悲剧性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瑟夫康拉德是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先驱,他的作品不但以印象主义著称,更以其悲剧性特质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他在作品中努力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以此表现了人的悲剧性命运。  相似文献   

19.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至少面临五个方面的竞争,即新进入者的威胁;行业中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供应者讨价还价的能力;用户的讨价还价的能力。企业只有善于发现竞争威胁,树立忧患意识,不断超前创新,灵活运用专一化与差别化战略,成本领先与质量品牌战略,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论郁达夫小说中人物的心理精神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达夫在很大程度上从一个特定的视角来表现人对一种新的精神价值的追求和向往,丰富了现代文学的画廊。他完全是在一种生命的冲动中表现人的主体欲求。精神价值体现了人的自我意识的确立和理性的觉醒,郁达夫的精神价值世界则主要表现人对平等自由意志的向往和追求。巨大的思想孤独感是郁达夫小说中人物的一种精神状态。这种孤独感反映了一代青年的精神特征,是一种病态时代的病态反映,是他笔下人物从自在阶段走向自为阶段的情感的折光。同时,他还从小说中人物的孤独感出发,真实地描写了这些人物精神的自我分裂。因而他笔下的人物往往是美与丑、善与恶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