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洲债券市场:战略构想与初步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是区域金融合作的一部分,也是东亚贸易与投资等实体经济合作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东亚金融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消除美元化的不利影响;为中国融入亚洲,实现和平崛起提供战略契机;也为亚洲通过金融有序开放和渐进合作,实现区域金融稳定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经营管理者》2009,(1):79-79
新加坡《联合早报》2008年12月18日发表题为《金融危机让中日韩走到了一起》的文章说,金融海啸把中日韩赶到一块,也让它们团结起来,这是事实。三国不仅是东亚的核心,也是世界未来的经济重心。三国携手合作不仅能够振兴东亚,也能带领世界走上更和平、繁荣的道路。文章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3.
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以目前东亚货币合作格局下人民币所处的不利地位为分析的起点 ,探讨了东亚货币危机“传染性贬值”的自我实现性:当区域内某一货币贬值后 ,特别是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的日元贬值后 ,人民币继续保持钉住美元的汇率安排会损害国内经济的增长与稳定 ,而现行的东亚双边货币互换合作机制的自身缺陷 ,易于陷中国于窘境;论文为东亚货币合作设定了一个进一步向前推进的合作方案 ,即建立“东亚汇率合作基金”及“钉住混合驻锚的货币篮制” ,以寻求汇率的稳定 ,规避金融危机的风险 ,平衡各国在货币合作中的成本与收益;在此基础上 ,从东亚货币合作的角度分析了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相关性 ,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三个经济世界”的全球经济体系的大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稳步发展。通过整合“一国四币”,大大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提高人民币参与区域货币合作积累经验,实现人民币的“大中华区”一体化目标。通过构建东亚区域货币体系,各区域层次采取货币金融合作,稳定金融环境,使亚洲地区逐渐稳步形成统一的货币体系——亚元。由人民币国际化“三步走”战略,使人民币由区域化走向国际化。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以及渠道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5.
江瑞平,著名经济学家,生于1958年,河北邯郸人,外交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兼任外交部东亚合作专家咨询小组成员、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东亚和平与发展战略论坛副理事长、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等职务,长期致力于经济外交、国际政治经济学、中日经济关系、东亚经济合作等领域的研究,著述颇丰,曾荣获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金论文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相似文献   

6.
外资主导下的垂直分工: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报刊上发表了大量评说文章。随着讨论的深入,有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从金融领域转向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等方面,力图从更深的层次上来分析、说明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于是,展开对“东亚模式”的讨论也就非常自然了。从发表的文章来看,虽然在列举依据方面语焉不详,大多数人都对东亚模式采取了否定的态度,其中包括国内的一些学者。但也有许多人为东亚模式鸣不平。最有代表性的是现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约瑟夫·斯蒂格里茨,他说:“东亚奇迹是实实在在的。东亚奇迹对亚洲经济的改造是历史上最突…  相似文献   

7.
夏楠 《经营管理者》2009,(22):245-245
19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东亚金融与货币合作得到东亚各国的普遍关注,东亚各国开始认识到他们需要一些为政策协调和货币合作而进行的协定或安排,以实现该地区的汇率稳定和防止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因此,东亚国家在货币汇率上可能出现的冲突以及东亚各国间的"传染效应"使得东亚各国认识到了一个货币金融合作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殴元之父”蒙代尔很早以前就作出一个预言,从长远来看,人民币是很有潜力的货币,有可能成为亚洲中心货币。然而,亚洲几个经济强国之间的不稳定关系决定了“亚元”的进程。虽然人民币是很有潜力的货币,但现时美元仍是亚洲的主要国际货币,而东亚区域金融合作远未达到可推进共同货币的地步。因此, “亚元”试水从人民币起步或者“亚元”成为的亚洲共同货币的道路将十分艰难。  相似文献   

9.
乔旋 《领导之友》2015,(3):51-53
<正>作为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亚合作十多年来经历了很多坎坷。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马来西亚时任总理马哈蒂尔就提出了首个东亚区域一体化构想,但由于美日等国的反对,该构想最终流产。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让东亚各国逐步认识到区域内各国经济合作的重要作用,"10+3"机制为主的东亚合作逐步制度化。2004年第八次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化浪潮中,亚太经济合作具有独特的发展经历和特点。随着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深刻变化,亚太经济合作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亚太经济合作发展的动因 亚太经济的发展是推动亚太经济合作的内部原因。战后,亚太经济特别是东亚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从50年代末开始,日本经济出现高速增长,随后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也实现了经济腾飞,80年代东盟各国和中国大陆经济都先后取得迅速发展。进人90年代,除日本  相似文献   

11.
合作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面向农村的合作金融在世界各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90年代以来也取得了快速增长的突出成就。从国际经验来看 ,合作金融事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体现了合作金融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强大生命力;另一方面 ,各国合作金融起源和成长于互不相同的具体经济环境和历史传统的背景下 ,各国的合作金融不存在完全一致的具体模式 ,合作金融机构本身也随时间和经营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当前中国的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事业可以借鉴国际经验。本文以下首先综合考察合作金融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历程并概括主要发展经验 ,然后结合中国情况探讨近期内应当着重考虑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个以东亚为基础的新亚洲正在地球的东方崛起,这是20世纪后半期最大的事件之一。亚洲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大大推动了亚太经济合作进程。 亚洲面积(包括附近岛屿)为440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9.4%,相当于北美洲面积的2倍、欧洲面积的4倍。亚洲经济重新崛起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东亚开始的。进入7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但亚洲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在过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发起并承办、中国太平洋学会协办的“未来东亚合作与安全”国际研讨会于1997年11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这是自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1989年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关于东亚问题的国际研讨会。国务委员李铁映、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等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发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接见了会议代表并出席招待酒会。来自澳大利亚、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缅甸及中国的近60名学者、专家和政府官员参加了会议,并对东亚合作与安全间题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一.关于建立新…  相似文献   

14.
中日韩是亚洲的三个经济大国,强强联合更能带动经济的发展,对整个东亚的区域经济合作起到主导作用,形成能与欧美相抗衡的区域经济组织。并且中日韩形成自由贸易区也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而到目前为止,中日韩虽然有一些经济上的合作,但这些合作主要是靠自发协商和市场需要而建立,并没有制度上的安排。要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最基本的是要加强三个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度,并通过城市和合作领域试点的方法,逐步制定各领域的贸易合作制度,为更大范围的合作形成“示范效应”,逐步形成中日韩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1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认识到这一点,从公开资料整理的情况看,各地方政府与银行之间银政合作的范围和规模快速增长。2005年7月到现在,已有超过20个省级政府与各大银行签署银政合作协议,合作协议金额超过了2万亿元。湖北、山西等中部省份成银政合  相似文献   

16.
孙曼丽 《经营管理者》2009,(24):261-261
随着区域经济自由化的不断发展,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形成迫在眉睫。中日韩三国在这一领域的作用尤为重要,虽然三国有着合作的物质基础和结构互补性条件,但由于政治、经济还有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这制度性的合作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17.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很大冲击和影响,我国也难于独善其身。从中得出的重要启示是要处理好创新与管制的关系,眼前和长远的关系,独立与合作的关系。创新不足,制约金融和经济发展;创新过度、疏于监管,极易造成金融和经济危机。财政和金融政策的宽松与紧缩,要从本国实际出发,符合长期发展战略。经济全球化要求我们既要抓住有利时机,加紧我国经济建设,提高综合国力,又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国际间经济合作,以此带动全球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也从国际化、全球化发展到一体化,金融业竞争日益加剧,金融工程学和金融衍生产品发展迅猛,金融市场孕育的风险越来越大。尤其是90年代以来,以对冲基金为主要代表的投机资本转战于国际资本市场,逐渐发展成为一股恶性投机势力。在世界金融一体化使当今国与国之间的经济、金融关联度不断增强的情况下,要有效地抵御金融恶性投机力量的冲击,不仅要有坚实的宏观经济基础和健全的金融体系,更需要世界各国加强合作,建立金融预警与防范的国际网络。一.金融机构的监管应成为金融监管的重中之重金融机构是…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推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今年以来,许多省区开始主动寻求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由省主要领导率代表团赴国外招商引资,并在宣传形象、增进友谊、深化合作等方面都取得重要成果。在交流与合作领域方面,已由从前单纯的经贸合作拓展到了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其中以交流、合作、联谊为主题的“2006美国·中国浙江周”活动精彩纷呈,经贸、侨务、金融、旅游、文化等分团通过经贸洽谈、金融合作、旅游推介等活动,全面深化了浙江省与美国的经贸、金融、旅游、教育、科技、人才、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东盟合作关系的发展是东亚合作进程中最为突出的亮点。2003年10月8日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第七次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联合宣言》,宣布双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发展与东南亚各国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对维护中国周边地区的稳定,促进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东亚乃至亚洲和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发展,也正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