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阳明的"良知"说直接继承和深化了孟子的思想,也得益于禅宗.另外,王阳明认为 "良知"本体是在其功能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在这种自我超越的直觉过程中,有限和无限相融,人内在的潜力才能得以展开,"良知"亦才能随时呈现并发展,这和现象学在一些思想方面取得惊人的一致.  相似文献   

2.
李金和 《兰州学刊》2007,1(10):25-27
超越本体论层次也就是从认识论的层面辨证地分析王阳明的"致良知",它具有明显的主体性价值,这种主体性价值在王阳明的思想中通过自主性、创造性和个性等方面鲜明地表现了出来.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致良知"的主体性价值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以及社会主义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致良知是王阳明哲学以及道德哲学的核心内容.而对良知的分析则是理解致良知的起始和基础.此外,致良知这个命题本身蕴含着多重内涵,需加以多方位的阐释.另外,对如何致良知的分析可以从另一个层面帮助我们开拓和加深对致良知命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儒家关于实践理智的观点与亚里士多德尽管不同,但具有相互可理解性.亚里士多德把心灵的实践理智的活动及其德性解说为明智,孔子与孟子则解释为"知"或"良知".在孔子的"知"与孟子的"良知"间有一种清晰的概念的联系."良知"是理解实践理智活动的另一种方式,区别于亚里士多德的明智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将明智作为一个辅助性的理智力量包含进来.作为对照,对实践理智的活动及其德性的明智的理解则不能把良知的概念包含进来.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它仅仅作为"理解"被提及,而没有发展成为"良知"或"良心"的知识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宋道贵 《兰州学刊》2008,(11):17-20
王阳明的良知教以人之道德实践作为归宿,即良知作为人先天的道德意识,它是判断一切现实是非善恶的标准,顺良知之发,则一切行为无不合天理,由此王阳明强调“致良知”为学问的主脑工夫。而另一方面,当王阳明的视野从人类社会扩展到整个宇宙时,良知又超越了作为心之本体的存在形式,上而为“造化的精灵”,它“与物无对”,它“生天生帝”,天地万物都以之作为存在的基础与本质,这样在存有论的意义上良知就成为一种实体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王阳明的致良知认为,良知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只因其为私欲所蔽,故不能展现出来。因此,要通过或动或静、动静结合、知行合一、省察克制等方法,才能去掉私欲,把良知展现出来。这是一个去欲存理的过程,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王阳明是明朝时期心学集大成者,他的学说是儒学发展的高峰."致良知"说是他全部学说的核心和基础,具有中心价值."致良知"说是一种本体论、先验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实践论,它的积极意义对现实世界有颇多启发.  相似文献   

8.
见在良知与现成良知是阳明后学经常提及并引起争论的话语,前者强调的是见在,即良知本体具有先验的完满性,并有当下完具地呈现自我之可能;后者偏重于现成,即良知本体具有经验的圆成性,并能在当下得以完整体现。见在良知是良知学内在逻辑的必然展开,现成良知更是将这种展开在实践经验层面推向顶峰,然而这一推进本身却包含着对良知本体消解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良知是王阳明的核心概念。王阳明用良知概念解释天理,天理即良知,从而将外在之物理转换为内有之心理。作为天理的良知是一切道德认识与判断的终极性标准,也是行为的终极性根据。合乎良知的行为不仅明,而且灵。良知是超越的实体,即良知超越于经验,因而无生死、无动静。良知是虚、无。我们无法用形而下的存在,比如气来直接描述形而上的、超越的良知。故,良知非气。良知无法产生感应等气质活动。同时,良知本身并不能直接活动、也不是感应的直接主体。良知必须借助于气质或气质之心而活动。它是气质感应活动的间接主体,内在地主导着感应活动并因此成为合法活动的基础。情、意都是气质活动。良知非气的结论意味着良知不可能是情感或意识。  相似文献   

10.
王守仁是生活于明朝中期,致力于正人心、救时事的传统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著名的理学家,他提出的"心说"、"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对当世、后世以及中国文化精神都产生了长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许多 《船山学刊》2013,(2):135-137
王龙溪的"良知无是无非"面对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问题,在儒家思想中确立平和、宁静、稳定、自得无我的洒落境界。在王龙溪看来,佛教的宗教形态并不是儒家学者关注的重点,而佛教的无我境界却可以作为解说儒家的洒落境界的重要参考,从而王龙溪对于佛教的态度以及对于良知的阐述都是相当深刻的。  相似文献   

12.
道德良知问题在伦理学研究中意义重大,是伦理学史上讨论的重大问题之一。中西伦理学在这个问题的思考上,经常将"良知"等同于"良心",并不明确区分二者,这也反映了二者在概念内涵上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是非善恶的认识与判断,从道德心理上说,是"良心";从道德认识上说,是"良知"。中西伦理思想家们在良知(良心)的起源、构成、价值判断和本质问题上提出种种不同见解。作为能力的道德良知,是主体对道德知识、原则、规范等道德现象的辨识能力;是主体以自我道德认识贯穿于行动之中的行动能力;更是主体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都能坚持自我良知的同一能力。  相似文献   

13.
"致良知"是王阳明道德学说的一个核心范畴,挺立道德主体是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伦理精神,意即"我"作为一个完满自足的道德主体,能够成就自身德性,并将"我"之"灵明"融入万事万物,使其浸染"我"之道德精神,纳万物入"我"之道德世界;秉持慎独之功是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伦理特质,他尤为强调在"人所不知己所独知"之域用力,主张通过"省察克治"、"破心中贼"、"存养夜气"等一系列内在工夫杜绝恶念、塑造新我;至达中庸之道是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伦理归宿,他特别注重"喜怒哀乐之未发"、"勿忘勿助"、"无适无莫"作为"致良知"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14.
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包括良知本体和致良知的工夫。王阳明借鉴儒释道的本体论和本源论,汲取儒门的良知本心说和佛教的心性本觉论,统摄万物一体、恬淡宁静和无住无滞等儒释道的意境,认为良知本体也即良知的本然状态是:万物赖以存在的根据,宇宙的本源,是非的标准,和合儒释道气象的儒家的新境界。受宗密顿渐观的影响,王阳明认为“良知之理需顿悟,良知境界需渐修”;他的内圣外王的渐修观主要是缘于儒家的提撕,也跟其受佛道的启迪有关。  相似文献   

15.
李占科 《理论界》2020,(4):73-79
唐君毅的宗教观是一种人文主义形态的宗教观,而并非是传统宗教观中神本主义的宗教形态。人并非是依神或者先知的启示而获得宗教信念的,而是从人之安身立命、获得"终极关怀"层面来谈宗教精神的。宗教信仰的核心是人的宗教意识,而宗教意识的形成源自于人之现实生命之自身,其基础是人的良知,外在超越之神性必然要回到内在超越之人性本身。这也是唐君毅体认、赞扬儒学宗教精神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6.
王阳明的心路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以龙场悟道为时间坐标,前期主要是从方法进入本体,自己如何证道悟道;后期则是从本体开出方法,旁助他人证道悟道。“良知说”作为其晚年的思想总结,即体即用,即用即体,本体与工夫打成一片。具体分析,约有四个层面: (一) “良知”(良知本体);(二)“致良知”(良知实践);(三)“良知教”(良知教育);(四)良知学说(良知理论)。四个方面上下贯通,内外一体,环环相扣,构成了一个全面系统的整体结构。也就是说,在阳明的思想系统中,“良知”既是社会实践不可或缺的道德活泉,也是天道流行发用意义上的宇宙本体,是一切价值产生最深层、最根本的源泉。“致良知”则是道德实践场域的开显与实现,一方面要即用见体,不断化除私欲造成的良知昏蔽现象,彻底证入良知本体;另一方面要依体起用,将良知本体之用扩而充之,使天下万事万物均呈显出价值与意义,从而最终将良知之知转化为良知之行。至于“良知教”显然是人间道德拯救活动的展开与落实,是“下学上达”的生命实践活动的具体指导,根本的原则当为本体与工夫的一致、形上与形下的统一,从而重返生命存在的固有真实。人类的社会实践及其价值的真实到场当然需要理论形态的总结与升华,因而“良知说”既要强调良知的本体论意义,以确保人类道德实践活动形上根源的永不枯竭,也要重视良知的实践论价值,以防止形上本体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区隔。亦即无论本体论与工夫论,心性论与实践论,都必须上下、内外一起打通,同时纳入诚意、正心、致知、格物等一系列工夫系统,形成一个有体有用圆融究竟的理论系统,统合为足以安顿人的精神生命的广袤实践场域。  相似文献   

17.
当代西方知识论的发展内含对认知主体之智德(intellectual virtue)的强调,其讨论焦点已逐渐从向外求真转移到认知的实践向度上来,在一定意义上与中国传统"知行"哲学的实践智慧相契合。如果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置于中西哲学比较的视域下考察,"知行合一"的知识论涵义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但其作为一种认知结构是否具有普遍价值,则尚待进一步厘清。理解阳明所言"良知"作为道德的知识与非道德意义上的知识之异同,可以德性知识论为参照,因为阳明"知行合一"说不仅与道德活动相关,也对一般意义上的认知活动的过程性和连续性有深刻揭示。而对"知行合一"作知识结构分析,能使"良知"知识论面向的特点被更清晰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良知与准则     
李世平 《理论界》2012,(1):123-124
与朱子在事事物物上求其理(准则)不同,阳明认为通过致良知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皆得其准则。对阳明来说,良知是具体准则的根据。但与此同时,阳明过分夸大良知的作用,以至于将良知与准则等同起来,最终导致忽视、甚至取消致良知过程的弊端。  相似文献   

19.
海德格尔的良知的呼声表现形式是缄默,其目的是将此在从沉沦中唤醒.此在对于良知的呼声回应是愿有良知.愿有良知就是缄默的、时刻准备畏的、向着最本己的罪责存在的自身筹划,也就是决心,在此在下定决心中,此在才能找到它的本真能在.  相似文献   

20.
刘邦采是江右王门后学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运用比较观照的方法,通过先师王阳明的思想来透视弟子刘邦采的思想。可见刘邦采的“良知无见成”“良知分体用”的良知本体论与“性命兼修”“致虚致实”的良知工夫论虽从阳明学中可以引出,但实有别开新路的趋向。刘邦采渐离阳明之学别开新路的趋向有二:一是“良知无见成”与“良知分体用”偏离阳明“良知当下具足”与“良知只是一个”的良知本体论;二是‘复真阳”的“良知回归路’’与“性命兼修、立体致用”的“两种工夫”偏离阳明“致良知”的“良知扩充路”与“本体即工夫、工夫即本体”的“一个工夫”。刘邦采考察了德性的内在根据和修养的现实工夫,为当今社会的道德心理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支援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