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印度之行》的象征意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象征手法的出色运用是《印度之行》的一大艺术特色 ,它不仅具有结构上的重要性 ,而且富有哲理 ,不仅营造了作品的气氛 ,而且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本文从书名人名象征、结构象征和背景象征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这部作品的象征意蕴  相似文献   

2.
3.
《印度之行》是E.M.福斯特的杰作,同时也是后殖民主义之经典。本文拟借助后殖民主义理论重新审视这一经典之作,探索其中个体文化身份的嬗变,即主人公阿齐兹个人身份的主体性建构,以期能够丰富福斯特及其小说的研究。此外,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本文也凸显出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印度之行》中,E.M.福斯特以女主人公阿黛拉前往印度新建家庭为起点,呈现了英国人与印度人努力在印度共建家园的生活状态。旨在运用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印度之行》中的文学地理空间建构。对《印度之行》中的地理空间进行分析与探索,通过对人文地理空间昌德拉布尔城、马乌宫殿,自然地理空间马拉巴尔石窟,以及不同地理空间下人物关系的建构,E.M.福斯特探索了远离家乡的他乡人如何在异域重建家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福斯特最著名的小说《印度之行》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焦点。它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主要探讨关于 阻碍人类“连结”的种族冲突问题。文章从文体学的角度具体分析了小说中用于表现女性的语言。分析了作者对特 定语言的选择,分析了用特定的语言体现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进而客观地指出了福斯特对社会中性别歧视的敏锐 洞察力,以及在小说中成功的再现。  相似文献   

6.
《印度之行》:跨文化交往的出路与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M.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从多重交织的文化身份出发,以超越民族、文化和宗教界线的广阔视野,观察了大英帝国在印度各个层面的运作情况,并对之作出独特的描述、深刻的反思和睿智的评论.小说通过空间的转移和人物心理的变化,探讨了阻碍人类团结的人为因素和神秘的宇宙力量的交互作用,并对实现全人类和谐共存的理想的可能性作出了预言式的回答.在当下全球跨文化交往的时代,这部小说依然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福斯特的经典之作《印度之行》丰富的内涵和主题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焦点。小说中最重要的女性人物阿德拉的经历和处境代表了女性作为弱势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从女性主义文体学的角度运用会话合作原则分析小说中阿德拉与男性人物的对话。对话中女性的声音首先被男性权力反复压制,最终通过自身的力量向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规则挑战,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自身主体性。  相似文献   

8.
对《印度之行》中回声的多角度探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作为支撑,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了《印度之行》中的回声之谜。由于山洞和回声的含义都过于含蓄,且福斯特竭力运用似乎真实的自然现象去容纳过多的含义,因此山洞和回声不仅使英国游览者而且也使读者感到混乱和神秘。本文旨在从多角度解读回声,以进一步启发读者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E·M福斯特小说<印度之行>展示的后殖民时期的历史与文化语境下,本文着重分析了以阿齐兹为代表的被边缘化的殖民地知识分子在异质文化冲突中文身份的嬗变与重构,阐述了现代启蒙思想对殖民地被殖民主体的民族意识的唤醒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精神生态角度出发,采用精神生态的相关理论解读福斯特的小说《印度之行》中英国女性的精神生态困境,揭示小说中所反映的英国女性的精神状态,并从精神层面探究其生态学意义上的污染、贫困和变异的社会文化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吉姆老爷>的文本进行分析,揭示康拉德殖民话语的矛盾性.康拉德在小说中的殖民地叙事把作为"他者"的殖民地当做一面镜子,以西方殖民主义者在殖民地的所作所为揭示西方殖民主义话语在西方殖民进程中的作用,反映西方文明自身存在的缺陷.在以批判的态度对待西方殖民主义的同时,康拉德也暴露了自身所受西方殖民主义话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运用会话分析中的话轮转换理论,从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印度之行》中某一冲突性会话片断的面子威胁行为,可解读文本中人物权势关系的动态平衡和人物性格,并能分析出会话冲突的深层原因是由主要人物所处的殖民统治背景、文化价值取向和人物间不同的社会认同感所致。实例也表明,会话分析理论有助于文学作品的阐释,能使文学批评建立在相对客观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纳博科夫的《普宁》通过一系列空间断裂性的描摹,使文本呈现出一种充满矛盾的弯曲空间,以至于普宁成了多重空间下的"差异"存在,这种差异主要在于作家对话语空间建构的策略性运用。由于言语的二维平面和文本中象域的结合,所产生的四维审美空间所导致的能动性共同创造了小说"次生之文"的存在,多维的空间对应的是作者力图摆脱僵死的形式话语而寻求一个崭新的身份建构和话语权,其目的在于塑造一位俄国流亡知识分子身上的复杂性、矛盾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纳博科夫的《普宁》通过一系列空间断裂性的描摹,使文本呈现出一种充满矛盾的弯曲空间,以至于普宁成了多重空间下的“差异”存在,这种差异主要在于作家对话语空间建构的策略性运用。由于言语的二维平面和文本中象域的结合,所产生的四维审美空间所导致的能动性共同创造了小说“次生之文”的存在,多维的空间对应的是作者力图摆脱僵死的形式话语而寻求一个崭新的身份建构和话语权,其目的在于塑造一位俄国流亡知识分子身上的复杂性、矛盾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
E·M·福斯特小说的巨大张力主要表现在他所描绘的事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表现了"难以捉摸的不确定性"。《印度之行》中的马拉巴山洞就集中体现了这种"难以捉摸的不确定性"。马拉巴山洞作为最具象征意味的文化表征,承载着丰富的审美意象和文化内涵,它既是福斯特内心深处的母性情结的体现,又是福斯特凸显印度文化神秘性的文化表征,同时还是象征殖民与被殖民之间"联结"最终失败之文化隐喻。  相似文献   

16.
福斯特的<印度之行>映射出人类在混乱而神秘的世界里熠熠生辉的联结理想.印度的大自然因其混乱而神秘成为宇宙的缩影.小说人物对联结理想的追求反映了现实世界里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结时陷入的困境.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的隔膜和英印两个种族间联结的断裂,隐喻了人类相互隔离、无法结合的无奈,同时又哲理而诗意地隐含联结可能性的存在.福斯特说"也许生命是神秘的,而不是混乱的."惟有不断学习,互相尊重,并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我们才有希望觅得真理、理解生命的真谛.  相似文献   

17.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以简·爱的女性主体反抗男性权威的个人叙述声音成为女性主义研究的经典文本.笔者从社会文化机制内部探讨其女性话语空间,认为夏洛蒂对维多利亚时代女性话语空间进行了寓言式再现,通过主人公简·爱从"我必须说"到"我们整天谈着话"自我建构了一个新的话语空间,以此可对文本结尾作出新的评价,这是夏洛蒂对维多利亚时代女性话语空间问题的思考,也使文本成为维多利亚时期女性话语空间的一场诗性试验.  相似文献   

18.
从空间批评视角解读乔伊斯的《小云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批评关注空间的社会文化等属性,文本中的空间是一种蕴含多维意义的指涉系统。乔伊斯的短篇小说《小云朵》分别从景观空间、社会空间和个体空间3个角度呈现精神瘫痪的都柏林:景观空间反映都柏林社会的沉闷压抑、毫无生气、令人窒息;社会空间为情节提供发展的广度;个人空间则折射出主人公压抑的心情。这3种空间成为小说中的一种指涉系统,成功展现都柏林这座瘫痪中心的全景。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亨廷顿的冷战后世界政治冲突为"文明的冲突"的论断,展现《印度之行》中文明间的冲突,探讨其殖民统治根源,寻求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的可能性,同时指出亨廷顿论断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以简.爱的女性主体反抗男性权威的个人叙述声音成为女性主义研究的经典文本。笔者从社会文化机制内部探讨其女性话语空间,认为夏洛蒂对维多利亚时代女性话语空间进行了寓言式再现,通过主人公简.爱从"我必须说"到"我们整天谈着话"自我建构了一个新的话语空间,以此可对文本结尾作出新的评价,这是夏洛蒂对维多利亚时代女性话语空间问题的思考,也使文本成为维多利亚时期女性话语空间的一场诗性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