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正威 《社科纵横》2007,24(4):100-101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一词中女主人公之身份,解词者认识历来有所不向,然仔细玩味其词义,揆情论理,此女之“冶容”的情态,作者对其精细的描摹以及其衣服上绣饰的鹧鸪图案等,无不体现出其倡女的身份。因此,此女身份当以倡女为确。  相似文献   

2.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语文教科书,编入古今爱情诗词和关于爱情的文章,包括《梦江南》(温庭筠)《诗经?关雎》,《诗经?蒹葭》,以及书信《致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这是语文教材的一道靓丽风景。  相似文献   

3.
汪艳菊 《唐都学刊》2007,23(1):20-25
温庭筠的咏史乐府多取材于前代昏君逸乐亡国和荒淫绮艳之事,通过描绘声色并茂的画面抒写兴亡感慨,这既是晚唐诗坛的时代潮流,也体现了温庭筠取法南朝乐府传统革新乐府的努力:既在题材艺术表现上进行调整以为其和乐歌唱作准备,也在题材、体式、语言诸方面借鉴南朝乐府。作为乐府诗的终结者和词的开拓者,温庭筠正是通过对南朝乐府的回归成就了乐府诗最后的辉煌。  相似文献   

4.
邓红学 《社科纵横》2009,24(1):94-96
以南唐、西蜀为中心的五代词当中,与温庭筠并称“温韦”的韦庄是西蜀成就最高的词人。作为一种审美文本,韦词不但以疏淡、秀雅的笔调,传达出词人内心真挚、热烈的情感,一扫温词绮丽浓艳的气息,从而在《花间集》中独树一帜;而且以其独特的审美表象世界与象征世界,为审美超越的实现提供文化底土和契机,从而完成文学接受者审美活动的超越层次。  相似文献   

5.
陈水云 《求是学刊》2002,29(5):99-104
张惠言以微言大义说词 ,在近代引发了一场阐释文本意义的理论论争。谭献认为张惠言以比兴寄托解读唐宋词 ,从理论上说接近于他所说的“作者未必然 ,读者何必不然” ,是主张把文本的解释权交给读者。严既澄、王国维则认为张惠言“语语笺其遥旨” ,“实皆比附陈言” ,特别是他以比兴寄托解读温庭筠更是“深文罗织”。谢章铤一方面批评张惠言以比兴寄托解读唐宋词是“强作解事” ,另一方面以为皋文之说不可泥亦不可弃 ,他的主张是读者有自己阐释文本的权利 ,但也不能完全偏离作者的书写意图  相似文献   

6.
本文把温庭筠的文本和李清照的文本、唐五代女词人的文本进行比较 ,发现温词中的女性显得单薄、浅薄 ,缺乏独特体验  相似文献   

7.
论渤海文学     
被称为“海东盛国”的渤海国,文学也一定是丰富和发达的,但是可惜,至今我们能够见到的渤海文学作品却是太少了。我们只能就唐代以来的一些历史古籍、文人著述和日本、高丽等有关渤海的史料来窥见渤海文学的一个概况。一、渤海文学与唐朝文学的亲密关系《渤海国志长编》卷十六《族俗考》第三《礼俗》载: 其国之士大夫多擅文艺。唐诗人温庭筠有《赠渤海王子诗》、韩翃有《赠渤海使王诞诗》。又,高元固及乌炤度、光賛父子,以宾贡入唐应举。乌氏父子皆登第。元固则谓:彼国得诗人徐夤《斩蛇剑》、《御沟水》、《人生几何赋》,皆以金书为屏障。聘日本诸臣如  相似文献   

8.
记者作为一种职业,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个年代?我想到一个唐朝人:段成式。他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志怪笔记《酉阳杂俎》的作者。该书集合了众多现代元素:奇幻、惊悚、异闻、娱乐、八卦,完全是一份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唐朝都市报。  相似文献   

9.
许浑与杜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明代的高棅在《唐诗品汇》中,谈到他认为应该特别提出的四位晚唐诗人时,写道: 开成以降,则有杜牧之之豪纵,温飞卿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许用晦之对偶。(《唐诗品汇》总叙) 许用晦即许浑。许浑的对句,与杜牧、温庭筠、李商隐的诗一并被誉为代表晚唐文学的优秀作品。唐末诗人韦庄(836—910)读许浑诗,赞之如下:  相似文献   

10.
“花间”词人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他们各具风格,且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也较为深远。但是,温、韦词作的题材大体徘徊在男欢女爱、离愁别恨的圈子里。这种模式限制了后来许多“花间”词人。其下乘者,淫巧侈丽,为后人所诟病。那么,《花间集》里,温、韦之外,有没有自成风格,另辟蹊径者?回答是肯定的。他就是被郑振锋先生称为“词中别调”①的毛文锡。但郑先生的看法并没引起后人更多的重视。毛文锡的词作至今也鲜为人知。 创作的基础—政治上有所作为 毛文锡少时聪敏,才思过人。十四岁,父亲就让他参加进士考试,竟一举登第。“神童”般的奇迹,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