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总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持续上升。如何有效遏制城市化进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成为控制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不断增加的关键因素。改善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费结构、进行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促进低碳行业的不断发展将是我国低碳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镇化与环境污染排放:基于投入产出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阐释城镇化对污染排放影响内涵的基础上,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构建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完全排污系数以分析城镇化对污染排放的影响,并对中国1997~2007年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完全排污系数远大于农村居民,二者均随时间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但农村居民下降幅度更大。城乡居民人均消费规模差异是其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完全排放系数差异的主要原因,2007年其贡献率分别达到94.07%、90.16%。城镇化效应对1997~2007年中国消费引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呈现持续的增效应。最后,基于2007年数据对城镇化的污染排放影响的测算表明,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工业化学需氧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增长0.48%、0.44%,十二五期间的城镇化进程将给减排目标的完成增加较大的工作难度。  相似文献   

3.
由于各国经济利益不一致,气候变化谈判博弈艰难。在这种形势下,人口控制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意义,近来被国际社会部分人士及中国政府重新提及,值得关注。自1972年世界环境大会以来,发达国家对世界人口问题的看法发生过180度的转变,否认发展中国家人口快速增长对经济的不利作用,否认人口与环境问题相关的观点,渐成西方学术界主流,由学术界蔓延到西方政府,并深刻影响着发展中国家许多学者的认识。文章论述了人口规模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试分析了上述西方主流观点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目前,中国正进入快速工业化阶段,对庞大人口不断放大的经济、资源、环境影响,本文认为必须有极为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最大的讽刺也许就在于:与日益增长的排放量最不相关的国家却可能是受影响最大的国家。由于大气中的碳一直存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各项预测都显示,未来几十年全球变暖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还将继续增长,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分析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涉及全球、地区、国家和社区问题时如何界定海岸线、分界线和广阔的区域,收集和分发时数据的丢失,对比消费和供给为基准的气体排放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二氧化碳减排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必须逐步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碳排放。基于此,利用1978~2009年的相关数据和变参数模型,分析了人口数量和居民消费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人口、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二者对碳排放均有比较显著的影响。从总体来看,人口对碳排放的影响弹性要高于消费对碳排放的弹性,但是近年来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说明消费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力日益增大;随着时间波动,人口与消费对碳排放的影响弹性会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并且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明显的阶段。依据上述结论,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减少由人口和消费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涉及人口问题。把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研究、政策制定和建议同人口动态结合起来,这对理解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制定和实施应变措施,以及在全球和国家层面努力应对这种威胁,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15年里,气候变化已经上升为全球环境问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但人口问题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却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常常被忽视。  相似文献   

8.
人口变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口与气候变化关系是一个非常缺乏研究的领域。本文总结近年有关人口变动对气候变化影响研究领域的状况,讨论不同研究方法和模型的应用成果及其局限性,特别介绍了应用整合评估模型iPETS对主要国家和地区温室气体排放预测结果,指出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技术变动等都是人类影响气候变化的决定因素;人口变动的影响不只是人口规模的增减,人口和家庭户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的变化也是应该考虑的内容;家庭户应该成为气候变化研究的人口分析单位;人口老化、城市化、家庭规模缩小等都是影响未来气候变化的重要人口因素。本研究提供了改进气候预测模型对人口变量处理方式的实例,指出了在制定减缓气候变化政策过程中考虑人口因素的重要性和可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鹏 《西北人口》2014,(4):22-27
文章以我国1995年至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硫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同时文章也研究了人口规模及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1)我国能源消费增加1%,二氧化硫排放量将增加0.8777219%,但二氧化硫排放量与能源消费的关系在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2)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二氧化硫排放量不断增加;(3)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随着技术的进步,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但在东部地区,随着技术的进步,二氧化硫排放量却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0.
老龄化可以帮助环境。一名人口统计学家绘制出人的年龄与CO2(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图,显示出我们在退休之后对全球变暖的"贡献"会减少。科学家称从长远来看,人口结构变化会减少CO2排放量。人口是预测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内的机构预测温室气体排放量时,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却并没有被计算在内。  相似文献   

11.
借鉴CDM,建立国内区间生态补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西北人口》2004,(6):37-39
CDM(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的一种灵活机制。它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思路,它的正式实行还在讨论之中,我们这里提出建立国内区间生态补偿机制(ECM)正是受到了这一机制的启发。国内区间ECM的建立不光有助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GDP道路,同时也为今后国内企业参与联合国CDM项目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2.
基于1995~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估计人口因素对我国CO2排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数量和人口城市化率是影响我国CO2排放的主要人口因素,但从影响大小上看,人口数量变化对发达省份CO2排放的影响大于欠发达省份,而人口城市化率则对欠发达省份的CO2排放具有更大的影响;家庭小型化对CO2排放的影响因省而异,对不同省份,要么没有明显的影响,要么可能导致CO2排放量增加;年龄结构目前还不是导致我国CO2排放量变化的主要人口因素;综合比较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对CO2排放的影响大于人口各因素,产业结构对CO2排放的影响小于人口数量和人口城市化率,而技术进步与CO2排放的关系则显得模糊。  相似文献   

13.
王芳  周兴 《中国人口科学》2012,(2):47-56,111
文章基于美国、中国、日本、英国等9国1961~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人口年龄结构、城镇化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规模、人均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及人口结构与全球碳排放显著相关。此外,人口城镇化率与碳排放的关系呈倒U形,即在人口城镇化的早期会促进二氧化碳的排放,但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扩大则会抑制碳排放;而人口的年龄结构,尤其是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则具有U形的特点,即在人口老化的初期由于老年人群的消费模式会减少碳排放,但当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后,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等方面的需求增多,以致需要更多的经济活动支持这部分开支,因而会造成碳排放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正> 环境污染对人口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危害,其中尤以大气的污染为甚。在世界性的环境污染中,大气污染最普遍、也最严重。所谓大气污染,是指介入大气中的烟、尘、气等物质,以及光、声、磁、热等能量,还有病毒、病菌等微生物。这些,一经超越了大气环境的容许量,就会使大气的质量发生恶化,从而对人类的生活、生产和身体健康发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危害。污染大气的物质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和泄漏的气体和粉尘,以及工业用锅炉、窑炉排放的燃煤烟尘;二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住宅等采暖锅炉、炉灶排放的烟尘;三是火车、汽车、拖拉机、摩托车等交通工具排放的烟尘。污染物质的成分很复杂,其中主要有:二氧化硫、硫化氢、硫醇等硫化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五氧  相似文献   

15.
人口数量及其增长率常常被认为是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而家庭变动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往往被忽视。基于此,采用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来考察人口和家庭变动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影响,并用方差分解法揭示其相互影响程度及差异。结果表明,家庭层面变量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远大于人口总量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考察人口总量、平均家庭规模以及家庭户变动三者对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的贡献差异发现,平均家庭规模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大于家庭户变动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且大于人口总量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相对于人口总量,以家庭户为视角来研究人口因素对二氧化碳的影响更为重要。因此,在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中,应当更多倡导推广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家庭户模式,家庭减排对于减排目标的实现将具有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现有研究文献显示,人口增长和消费变化是影响海洋渔业资源变化的重要动因。以舟山为例,在建立构建人口、消费与海洋渔业资源相关关系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动态地分析舟山人口增长和消费模式转换是如何影响其海洋渔业资源的。实证研究表明:①由收入水平提高所引起的消费方式转换比人口规模更直接地影响海洋渔业资源的动态变化;②尽管捕捞量持续增加,但由于捕捞强度的迅速提高,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在显著下降,预示着舟山渔场渔业资源的逐渐衰减;③影响海洋渔业资源变化的动因不仅包括人口增长和消费模式变化,同时还要考虑经济增长模式、市场价格、政策引导以及当地居民行为等因素。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涉及人口问题。把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研究、政策制定和建议同人口动态结合起来,这对理解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制定和实施应变措施,以及在全球和国家层面努力应对这种威胁,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15年里,气候变化已经上升为全球环境问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但人口问题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却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常常被忽视。2009年6月24~25日,联合国人口基金、国际环境和发展研究所联袂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国人口司,共同主办了一个人口动态与气候变化专家小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著名的人口和气候变化专家从方法论和实际情况上介绍目前该领域的一些相关知识,如人口增长、人口规模以及气体排放、人口的脆弱性和适应性、移民和城市化等,回答了人们的诸多疑问,如是气候决定了人类的命运,还是人类活动引发了地球危机?等,阐述了决策者在全球、区域和国家的层面,都需要将人口动态纳入其应对气候变化的反应之中。这次会议的发言通过遴选后被编辑成《你与全球气候变化》一书,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扩大和加深对各种人口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理解,本刊从2011年第一期开始将陆续刊登该书的摘要。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人口态势与消费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应用STIRPAT扩展模型,考察近30年来我国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居民消费及技术进步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居民消费与人口结构变化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已超过人口规模的单一影响力。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与碳排放增长高度相关,居民消费模式变化正在成为我国碳排放的新的增长点;人口结构因素中,人口城镇化率的提高通过对化石能源消费、水泥制造及土地利用变化等的影响导致碳排放增长;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生产的影响大于对消费的影响,其对碳排放影响的主要途径是生产领域劳动力的丰富供应;家庭户规模减小导致人均消费支出的增加及总户数消费规模的扩张,以家庭户为分析单位考察其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较高的解释力。针对分析结果,探讨了未来我国低碳社会发展的相关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9.
李威 《西北人口》2014,(1):13-17
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出发点.使用中国1990-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考察了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我国最终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对最终消费有正的影响.而老年抚养比对最终消费有负的影响。我国尚处老龄化的初期,预期寿命的延长使得中老年人减少消费并增加储蓄.以保证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不下降.这直接造成了我国最终消费率伴随老年抚养比的上升而下降的独特现象。在使用不同的计量技术和识别方法之后,以上结果依然稳健。从人口年龄结构角度看,我国低消费、高投资的经济发展特点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这种情况在长期会逐渐反转。  相似文献   

20.
延迟退休年龄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构建异质性代理人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并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延迟退休年龄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延迟退休年龄缩小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每延迟退休一年,居民收入分配的Gini系数平均降低17%。延迟退休年龄对居民收入分配影响的边际效应是递减的,居民收入分配Gini系数对延迟退休年龄的半弹性随延迟退休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因此,延迟退休年龄有助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较低的相对风险厌恶系数、较低的养老金替代率和较高的资本产出弹性对应较低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第二,总消费随着延迟退休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居民总消费对延迟退休年龄的半弹性平均为3.92%。较低的相对风险厌恶系数、较高的养老金替代率和较低的资本产出弹性对应较高的居民总消费。第三,延迟退休年龄增加了全体居民的福利。居民总福利对延迟退休年龄的半弹性平均为8.49%,较低的相对风险厌恶系数、较低的资本产出弹性和较高的养老金替代率对应较高的居民总福利和退休居民的平均福利。本文采用的方法对于研究居民收入分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研究结论对于理解延迟退休年龄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