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海 《西北人口》2008,29(5):107-110
少年儿童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农民工家庭由于亲子教育的缺失而对儿童人格的形成产生了不利影响。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问题不仅关系农民工的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农村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的中国农村养老问题透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农村养老是中国下一世纪的战略难题” ,而在中国农村 ,家庭养老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家庭养老方式既是农村老年人的自然选择 ,更是其精神选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家庭的养老功能日渐削弱 ,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型养老方式又不适应我国国情 ,稳步实行“家庭社会”养老双轨制 ,才是中国农村养老的现实选择。家庭养老的道德教化与制度完善 ,是中国农村养老走向正规化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和谐家庭,是国家繁荣富强、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当今,和谐家庭建设在社会政治、经济建设大局中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要实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需要千家万户同心同德、互敬互爱、家庭和睦。为了建设和谐家庭,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人口计生部门着力建设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婚育文明、优生优育、家庭幸福为主要内容的促进家庭发展工作,并在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中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家庭中两性经济关系是由家庭两性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构成的;平等的家庭两性经济关系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基础。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家庭两性经济权利却出现了一种不为人们所普遍认知的有害倾向:男性家庭经济权利的弱化。基此,本文展开了对这一倾向的探讨:指出这一倾向的表现,分析了这一倾向的成因,并提出了克服这一倾向的若干措施。本文仅为抛砖引玉之作,我们期待着学界对此问题的高度关注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家庭变迁是探讨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视角。基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结合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从家庭规模、家庭关系、家庭策略3个方面对20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家庭变迁的特征和趋势进行多维度分析。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家庭代际结构转向以一代户为主,家庭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且以核心家庭为主;家庭关系趋向平等化和民主化,家庭生产功能日益扩大化,家庭赡养功能在城乡之间呈现不同特点,一些家庭问题开始凸显;在城乡中国和全球化背景下,家庭策略选择表现为当代中国家庭在应对复杂多元社会变迁时的主动调整与适应。未来中国家庭类型在日渐多元化的同时,将依旧以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为主。  相似文献   

6.
姜又春 《西北人口》2010,31(3):27-31,36
文章以湖南潭村为田野点,探讨了该社区在打工经济背景下留守儿童的养育模式。由于抚育留守儿童的功能需要,潭村的家庭结构由以核心家庭为主转变为以主干式家庭、扩大式或者联合式家庭为主。家庭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迁,婆媳关系趋向陌生或融洽,妯娌关系变得淡漠或利益化,家庭的“抚育性社会化”功能弱化导致了亲予亲密关系日益疏远。在此背景下,潭村为解决留守儿童养育问题,形成了五种养育模式,即祖父母养育模式、单亲养育模式、外祖父母养育模式、叔伯养育模式以及母系亲属养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2012年7月11日是第23个世界人口日,联合国人口基金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普及生殖健康服务"。根据联合国的倡议,国家人口计生委将中国宣传活动的主题确定为:"让家庭健康、和谐"。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生殖健康服务等现代公共服务和社会政策得以落实的重要依托。家庭的和谐、文明、健康、富裕,直接关系到人口发展质量,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做好家庭工作、促进家庭的健康与和谐,是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重要任务,是统筹解决人  相似文献   

8.
杨建毅 《西北人口》2008,29(4):125-128
依据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与以人为本的理念,认识到婚姻、家庭关系是建立在人的社会属性之上,并赋予和表达着人的精神追求;自由、平等的一夫一妻制婚姻、家庭是以人为本的本质需要。探索建立以人为本的婚姻、家庭关系的有效途径,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人口》2005,22(5):28-31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家庭的奖励优惠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和促进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初步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机制探索了新路。以下是部分省份的做法,特别是政府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0.
工作-家庭冲突是个体在工作领域与家庭领域之间扮演角色时,在某方面存在互不相容的矛盾所导致的冲突。我国已婚人群数量庞大,工作-家庭冲突已成为已婚人群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2019年的基线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已婚人群受教育水平对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总体上,受教育水平的提升会显著降低工作-家庭冲突的发生概率;在不同特征已婚人群中受教育水平的影响效应具有异质性,一是受教育水平缓解已婚人群工作家庭矛盾的效应和途径具有性别差异,二是与青年已婚人群相比,中年已婚人群所接受的教育的沉淀效应更为显著,三是受教育水平缓解农村已婚人群工作-家庭冲突的效果明显高于城市已婚人群;在传导机制上,受教育水平主要通过提高工作获得、减少工作损失降低工作-家庭冲突的发生概率,而家庭融洽则在受教育水平与家庭-工作冲突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为改善我国已婚人群工作-家庭冲突状况,应大力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缩小地域和城乡教育差距;同时要为劳动者提供管理规范、服务高效的就业市场,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应完善家庭支持政策,缓解家庭压力,建立普惠多元的托育服...  相似文献   

11.
朱静辉 《西北人口》2010,31(3):51-57
本文以薛村为个案。认为当代中国农村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小型化特别是老年空巢家庭或者单身老人家庭的核心化带来了家庭养老的困境,家庭结构核心化趋势是代际关系变迁的某种外在表现形式。原有家庭内部的代际关系变迁成为家庭结构与老年赡养变化的主要原因。短时间的理性的代际平衡并不是建立在代际双方共有认同基础之上的.老年人仍然以长时间的道德与感情的互惠模式考虑与子辈之间的关系。但是子辈却愈发用现代的理性方式考量代际关系。赡莽老人的动力不是来自于生我养我的父子之恩情。而是一种与市场交换形式相类似的有来有往的给予方式。家庭养老模式的内涵和原则产生的变化使得农村老年人生存状况下降.在此之中国家成为老年人所期盼的救济对象,但国家的有限资源无法对老年人实施全面的救济。改善老年人生活仍然应以原来的家庭养老模式为基础。并且对之加以外部制度建设和内部社会化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并从家庭决策角度分析家庭禀赋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微观决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农村劳动力省内与跨省流动微观内在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家庭人力资本中的家庭规模每增加一个单位,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概率将增加3.5倍,而人均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家庭外出务工概率较低;家庭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流动产生负向影响,但在有成员外出家庭中,拥有丰富社会资本家庭的劳动力跨省流动概率较大;家庭经济资本的收入效应将大于替代效应,家庭经济资本越丰富,劳动力外出打工概率越低;家庭自然资本的替代效应将大于收入效应,丰富的家庭自然资本对劳动力流动具有促进效应;此外,农村劳动力流动还存在明显的同群效应。  相似文献   

13.
解析留守家庭缺损现状:从结构到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静慧 《西北人口》2008,29(4):121-124
随着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逐步向城镇转移。于是,许多迁出地都出现了不同于传统家庭模式的农村留守家庭。在这类家庭中,成员长期、持续地处于分居状态,家庭核心角色的缺失导致家庭结构残缺不全。本文分析了这一现状的形成原因,并从结构到功能,进一步探讨了农村留守家庭功能缺损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一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抽样调查数据,文章通过Logistic多元估计模型与倾向值匹配等量化方法,以代际投入对农村老年人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分析为切入点,回应了代际合作与家庭效用关系的经典命题.结果表明:父代经济收入与子代数量,影响着子代投入与农村老年人代际经济支持之间的关系.在三代的代际交换中,给予孙代的投入对农村老年人代际经济支持产生显著性影响,并且存在着稳健性的正向效应.在三代的代际合作中,给予孙代的投入对家庭效用产生了正向显著性影响.文章指出了代际合作与农村老年人家庭效用之间的正向关系,生育偏好成为影响农村老年人家庭效用的重要参数,并说明了代际交换的不平衡以及子代家庭效用增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周快快  王染 《南方人口》2022,(4):14-23+13
本文采用2012-2018年北京大学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库”,分析“两孩”政策下农村家庭智力资本对家庭两孩生育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政府扶持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发现:我国中西部农村家庭智力资本呈现上升趋势,“两孩”生育行为从2018年开始有明显的下降。农村家庭智力资本中的教育和工作技能智力资本对“两孩”生育行为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说明农村家庭智力资本的上升是“两孩”生育行为下降的重要原因。政府总扶持强度存在同向的调节效应,即政府扶持强度越高,农村家庭智力资本提升对两孩生育行为的抑制作用越强,说明通过政府补助激励农村家庭生育率的效果有限,甚至可能加剧两孩的低生育率。  相似文献   

16.
论教育对中国农村家庭生产活动和收入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文章利用农村家庭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教育对中国农村家庭生产活动和收入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教育能显著促进农村家庭对非农业活动的参与,但对农业活动的参与率基本不起作用,并且当文化程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家庭还有脱离农业经营的倾向。无论对于农业还是非农业,教育对收入的作用始终是正向的,而且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上升。在非农业活动中,教育对劳务性活动参与的作用要高于对家庭非农业经营活动参与的作用。教育水平提高不仅能带来农村家庭收入的增长,而且还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农村收入分布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石狮市作为福建省计生新农村新家庭建设示范点,积极主动将计生新农村新家庭建设融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社会和谐以及家庭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8.
家庭资助计划:完善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政策创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有关完善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研究中 ,主要思路是用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代替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这是一种从外部来完善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思路。本文从完善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内部途径出发 ,提出一个新的思路———家庭资助计划 ,其内容包括现金与实物补助计划、税收退让与减免计划、房屋与土地保障计划、法制建设计划、政府行动计划等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4月26日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就"全面做好新形势下我国人口工作"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家庭幸福是人口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强调"要建立健全家庭发展政策,切实促进家庭和谐幸福"。《国家"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中将"提高家庭发展能力,促进家庭和谐幸  相似文献   

20.
社会是由家庭组成的,建设和谐家庭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构建和谐家庭有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有利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利于抑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构建和谐家庭必须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家庭的性质、特点、以及各种类型家庭的不同情况进行设计,并制定出相应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