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随地区和人群的不同而不同,其中对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人群影响尤为特殊。本文以受干旱影响的典型区域一宁夏生态脆弱地区农牧民生计为例.试图通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5个县/市/区294户农牧家庭开展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分析气候变化对当地农牧民生产、生活和生存状况的具体影响内容及影响的程度.探讨农牧民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的生计适应措施。结果显示农牧民心理上的自我调适是人们在脆弱的状态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提,并通过多样化的生计方式、外出务工、自主性迁移等自适应方式来适应气候变化对农牧民生计带来的种种影响.同时生态脆弱地区气候变化的应对也离不开政府大环境背景下的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区,特别是中低收入国家的城市,面临着各种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挑战是同时满足城市经济增长和低收入城镇居民需求的矛盾关系。这些问题也都与各种气候变化的挑战有关,特别是确保城市经济在"气候友好"的模式下增长,并保证城市地区住房和基础设施"防气候干扰"。  相似文献   

3.
人口变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口与气候变化关系是一个非常缺乏研究的领域。本文总结近年有关人口变动对气候变化影响研究领域的状况,讨论不同研究方法和模型的应用成果及其局限性,特别介绍了应用整合评估模型iPETS对主要国家和地区温室气体排放预测结果,指出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技术变动等都是人类影响气候变化的决定因素;人口变动的影响不只是人口规模的增减,人口和家庭户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的变化也是应该考虑的内容;家庭户应该成为气候变化研究的人口分析单位;人口老化、城市化、家庭规模缩小等都是影响未来气候变化的重要人口因素。本研究提供了改进气候预测模型对人口变量处理方式的实例,指出了在制定减缓气候变化政策过程中考虑人口因素的重要性和可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在气候变化中面临更为严峻的健康风险。采用2002~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和2002~2019年《中国气象年鉴》数据,借助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气候要素对老年人死亡风险的影响以及导致老年群体气候适应水平差异的社会、经济缘由。研究结果表明,各类气候要素的变动均会导致老年人死亡风险变化,极端气温对老年人死亡风险的负面影响最显著,极端气温与气压、空气相对湿度等气候要素的交互作用会产生更恶劣的消极影响;男性、高龄、农村以及不在婚的老年人抵御气候变化的能力更低,而经济水平较高的老年人在面临不良气候威胁时表现出更高的气候适应水平;社会保障在不同气候要素对老年人死亡风险的影响中发挥着干扰型或增强型交互作用,能够有效提升老年人的气候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5.
解决燃料问题,农民向自然植被开刀,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更加剧了贫困状态。西部多数地区光照充足,大力发展太阳能、沼气,大山区、林区改用节能灶,对脱贫及改善生态环境均有重要意义。另外,贫困地区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蛋白质摄入不足,体质较差,而这些地区都大量生产高蛋白作物———豆类,人们却不习惯吃,都卖给了粮贩子。因此,有必要在贫困地区宣传普及饮食营养知识,推广“大豆行动计划”,以提高人口身体素质,减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人口。总之,西部地区贫困人口覆盖面大、贫困程度深、自我发展能力弱,是全国扶贫攻坚的重点地…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江苏、山东和安徽省30个县的调查数据,描述了农村人口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意愿分布,分析了其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农业收入及农民生活的影响程度、性别、气候变化的了解和关注程度、国内外气候变化行动了解程度、国际节能减排期待、国内政府实施和促进农业清洁生产的期待对农村人口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意愿有显著影响。建议政府因势利导,帮助农村人口适应气候变化,促进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分析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涉及全球、地区、国家和社区问题时如何界定海岸线、分界线和广阔的区域,收集和分发时数据的丢失,对比消费和供给为基准的气体排放等。  相似文献   

8.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计划生育工作的最终目标。而人口质量的高与低,主要体现在人们的身体状况、人们受教育的程度、人们享受医疗保健的优劣、人们维持生存从事生产的效率、人们思想的活跃程度以及涉及人们生活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的条件。我们看到,这些综合环境条件好,人口的质量就高;这些综合环境的条件比较差,人口的质量相应就低。因此,改变人口质量较差地区的综合环境  相似文献   

9.
工作和家庭的两难平衡是影响个体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利用2021年7~10月一项针对平台就业者的专项调查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下衍生的平台就业对个体生育意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平台就业显著提高了个体生育意愿,特别是一孩和二孩的生育意愿,且这一促进作用在女性样本中表现更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平台就业主要通过收入效应、平衡工作和家庭机制来提升个体生育意愿。进一步的异质性研究显示,平台就业对个体生育意愿的提升效应主要体现在城镇地区以及高中和大专这些典型学历个体。这些研究发现为通过促进更加灵活的就业形式来改善个体生育意愿提供了经验证据,对构建更加生育友好的政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人口文化素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文化素质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质量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该国家或地区科技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甘肃地处我国西北部,远离海岸,多山多高原,交通不便,是我们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的省份之一.较差的自然条件、较低的文化素质、较封闭的生活环境,共同形成了该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影响着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指陕甘宁地区包括:今陕西的延安、榆林地区,甘肃的天水至酒泉一带及其北部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全部,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套及鄂尔多斯地区。这些地区不仅地域上紧密相连,而且有着相似的历史发展过程,尤其在人口迁移方面,由秦汉至明的漫长历史时期中,陕甘宁地区成为中国北方农牧人口往来迁徙的典型区域。现以人口迁移的原因、目的及其组织形式为划分标准,再考虑到移民的族别及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环境,将陕甘宁地区历史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气候变化问题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人口方案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认为气候变化不是简单的环境或技术问题,而是重要的发展问题,应该将人口、健康等重要因素纳入框架,以综合的手段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并将人类福祉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最高目标。文章提出了借鉴中国人口方案的经验形成中国特色统筹解决气候问题的框架。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涉及人口问题。把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研究、政策制定和建议同人口动态结合起来,这对理解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制定和实施应变措施,以及在全球和国家层面努力应对这种威胁,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15年里,气候变化已经上升为全球环境问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但人口问题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却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常常被忽视。  相似文献   

14.
李忆春  高新才 《南方人口》2006,21(3):46-51,45
本文利用甘肃中部地区10个贫困县的调查资料,重点研究了农村妇女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半干旱地区恶化的水环境和农业环境以及较差的庭院卫生等对农村妇女身体素质都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而农村妇女低下的文化素质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不同程度的制约。因此,农村妇女素质提高与生态环境的改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各地区流动人口社会保险参与状况平衡发展,本文运用国家人口计生委于2011年7月在全国32个省级单位开展的流动人口问卷调查数据,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险参与状况进行地区归类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32个地区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险可归结为高参与、中参与、低参与三种类别。低参与地区涵盖了大部分西部和中部省份,中参与地区涵盖了一半的东部省份和1/3的中部省份,而高参与地区涵盖了另一半较为发达的东部省份和2个条件较好的西部省份。结合地区差异分析结果可知,相较而言,东部地区的社会保险参与状况较好,其次为中部,而西部较差。进一步从流动人口的相关特征来看,社会保险参与状况的地区差异与各类地区流动人口的社会基本情况、流动过程、家庭状况和就业特征等方面存在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1970-2020年欧盟27国及新家坡、日本、韩国的经验数据,实证分析了生育支持政策对生育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由于隐性家庭代际责任的差异,儒家文化传统地区与欧盟国家的生育支持政策效果差异显著。欧盟国家的生育政策显著促进了地区生育率的提升,且当生育率回升至1.5附近,生育政策的效果更加稳定;而儒家文化传统国家的生育支持政策与生育率变动之间的关系不显著。其背后反映的是不同地区家庭隐性代际责任的差异,以欧盟国家为代表的西方家庭隐性代际责任较弱,这使得生育支持政策可以更好的对接家庭生育需求,进而推动地区生育率回升;而儒家文化传统国家的强家庭代际责任使得这一地区的隐性家庭生育成本更高,导致该地区的生育支持政策效果不显著。同时,由于隐性家庭代际责任的长期性与连续性,城镇化进程中,隐性家庭代际责任对生育率转变产生了长期且显著的影响。不同地区生育支持政策效果的差异,凸显出儒家文化传统地区在提升低生育率方面面临的特殊困境,这一地区的生育支持政策需要社会支持体系的辅助,更加全面的社会保障措施,有助于系统性降低长期家庭生育成本,促进低生育率回升。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干旱区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网络等调查,探讨气候变化导致干旱区家庭生计脆弱性的原因。借助空间回归模型,以新疆于田绿洲为研究区域,2000、2005、2010年为时间段,同时考虑社会经济结构和空间扩散因素,综合检验气候变化条件下,社会经济结构、地理位置差异、族群及相邻效应等因素对干旱区家庭生计脆弱性空间变化可能造成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年均纯收入、家庭抚养比率、女性户主的家庭比例、仅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家庭比例等社会经济因素及空间相邻关系是影响干旱区生计脆弱度空间扩散的最主要原因。族群因素方面,维吾尔族对干旱区气候变化和环境演变更为适应。而不同的地理位置,如乡村和城市、绿洲和荒漠等则表现出不同的生计脆弱度空间聚集状态。  相似文献   

18.
一、概况和特点去年十月,省委确定了重点扶贫的18个高寒阴湿和少数民族县。如何解决好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控制的问题,是尽快解决这些地区温饱问题,实现我省治穷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涉及人口问题。把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研究、政策制定和建议同人口动态结合起来,这对理解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制定和实施应变措施,以及在全球和国家层面努力应对这种威胁,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15年里,气候变化已经上升为全球环境问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但人口问题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却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常常被忽视。2009年6月24~25日,联合国人口基金、国际环境和发展研究所联袂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国人口司,共同主办了一个人口动态与气候变化专家小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著名的人口和气候变化专家从方法论和实际情况上介绍目前该领域的一些相关知识,如人口增长、人口规模以及气体排放、人口的脆弱性和适应性、移民和城市化等,回答了人们的诸多疑问,如是气候决定了人类的命运,还是人类活动引发了地球危机?等,阐述了决策者在全球、区域和国家的层面,都需要将人口动态纳入其应对气候变化的反应之中。这次会议的发言通过遴选后被编辑成《你与全球气候变化》一书,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扩大和加深对各种人口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理解,本刊从2011年第一期开始将陆续刊登该书的摘要。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减排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的,并且这些因素对碳排放量的作用可能有所不同。文章基于动态面板模型,利用中国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分析了二氧化碳排放与人口、经济、技术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口、经济和技术对不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其中人口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双向性,经济增长对碳排放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而技术进步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二氧化碳排放。另外,二氧化碳排放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现象,当期经济增长将至少对未来1~3年的空气质量产生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文章提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相关政策建议,以适应中国的低碳经济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