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特根斯坦对西方的传统哲学做了最为彻底批判和颠覆,他认为哲学问题的产生源于我们脱离了生活世界,语言脱离日常用法,制造出了各种混乱;哲学隐瞒了生活本身.为此我们必须重回生活的地基。维特根斯坦尽力描述哲学中的各种问题和错误,从而终结传统哲学。但从根本上说,要消除传统的哲学问题,就必须改变生活方式.过一种不产生哲学困惑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维特根斯坦对西方的传统哲学做了最为彻底批判和颠覆,他认为哲学问题的产生源于我们脱离了生活世界,语言脱离日常用法,制造出了各种混乱;哲学隐瞒了生活本身,为此我们必须重回生活的地基.维特根斯坦尽力描述哲学中的各种问题和错误,从而终结传统哲学.但从根本上说,要消除传统的哲学问题,就必须改变生活方式,过一种不产生哲学困惑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维特根斯坦是现代日常语言哲学或语言哲学的奠基人。他的《哲学研究》突出地体现了其从日常语言切入和解决哲学问题的企图。在对哲学问题沉思的过程中 ,他在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有着认知性的彷徨 ,而对“家族相似性”的论述显示了其对词义概括性的谨慎探求 ,通过对词义和语义的可能性空间的展示 ,他直接得出了“意义即用法”的结论 ,这个结论立即汇入了哲学语言转向的潮流。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考充分展示了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张力关系。 相似文献
4.
5.
杜刚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4):61-63
维特根斯坦是西方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维特根斯坦不属于西方哲学史上任何特定的运动、趋向或学派,被认为是一个反传统主义者,而他与之斗争的正是以笛卡尔为代表的传统思维模式或思考方式。通过对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的分析,旨在阐明其从根本上消解哲学,回归生活实践的主张。 相似文献
6.
7.
论维特根斯坦的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特根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而且是一个伟大的文化学家;他的哲学中的基本范畴如"世界图景"、"生活形式"、"家族相似"等既是哲学范畴,同时也是文化范畴。维特根斯坦的文化观的重要内容在于:在对"世界图景"的基础性的论述中包含着文化、特别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的思想;在对"生活形式"一致性的论述中包含着文化普遍性的思想;在对现代人和原始人区别的比较中包含着文化特殊性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不朽的哲学家之一,只要人们还追问哲学问题,他所作出的贡献就仍然很重要.这不是因为他以一种独特的、有说服力的方式回答了这些哲学问题,而是因为他以一种新的角度来审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一套有效的技巧来处理它们.他通过说明哲学问题的出现是源于对语言的误用,从而来消解哲学问题,而不是回答哲学问题.为此,他认为有必要彻底去探究语言的各种变化,并把它们置于人类生活的各种形式之中.这并不是说他对语言是如何起作用的给出了一个庞大而系统的阐释,那与他本意是相悖的.事实上,他提出了很多揭示各种具体误解的技巧,这些误解表现为各种难以消除的哲学问题的假设.一旦消除了这些误解,哲学问题也将随之消失,因为哲学问题被他看作是基于各种混乱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9.
10.
如果说维特根斯坦和冯先生在运用逻辑分析法言说"可以言说者"方面保持一致的话,面对"不可言说者"的人生问题,两者则终归体现出"沉默"与"言说"的分野,这种分野又从一个侧面透射出中西哲学文化之间的深层差异--精神性的内省境界与外在性的科学认知. 相似文献
11.
理论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的重要内容。前期维特根斯坦以图像论思想表达了他的真理符合论,这是一种基于科学语言观的可充分言说的真理,但这种言说却最终陷入了什么也没有说的悖论。后期维特根斯坦反思和批判了前期思想,指出真理应看作语法规则的一种形式,它在语言游戏中呈现自身,是生活形式的意义显示。维特根斯坦两种形态的真理论分别契合于前后期不同的哲学论述,并在后继哲学家中产生了双向效应。 相似文献
12.
从逻辑图像论到语言游戏说——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思想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特根斯坦一生的语言哲学思想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的维特根斯坦主张语言的逻辑图像论,后期他提出了语言游戏说。维特根斯坦前后两阶段的语言哲学思想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后期的语言哲学观并非是对前期的简单抛弃,彻底对立,而是继承基础上的批判。 相似文献
13.
迄今为止,马克思政治哲学的规范性基础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的回应分裂为道德主义与非道德主义两大阵营。马克思否定道德的独立性以及从意识形态维度所作的伦理学批判,使得从伦理学角度寻求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基础面临着巨大的理论困境,但另一方面,这一困境并不相反地意味着马克思政治哲学以非规范的事实为基础。从元伦理学而非规范伦理学的角度来看,马克思对道德原则的批判以及围绕着资本批判所形成的各类政治哲学讨论,展现了事实维度与规范性维度的相互缠绕,呼应了元伦理学对“是”与“应当”关系问题的探索。不仅如此,由于马克思借助实践原则超出了事实与规范的二元论,所以,其政治哲学不是建立在道德实在论或道德非实在论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超越事实与规范二分的元伦理学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4.
维特根斯坦对现当代西方哲学的转向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哲学与语言、哲学与科学、哲学的性质三个方面简要论述了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对现当代西方哲学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维特根斯坦把哲学从思辨路向转轨到语言分析路向,深度解构了传统西方哲学,实现了哲学的革命;马克思把哲学从思想世界降临到现实世界,颠覆并全面超越了传统哲学,并把哲学与无产阶级现实解放紧密结合,成功实现了哲学的革命与革命的哲学的双重变革。 相似文献
16.
生活世界具有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三个维度。但近代以来的西方伦理学日渐偏离生活世界,往往在其中的某个维度中寻找伦理规范的合法性。胡塞尔在对欧洲科学危机的分析中所提出的“生活世界”概念具有伦理学价值:它为探索人类行为的意义和价值指明了方向,为伦理行为规范的合法性奠定了基础。哈贝马斯将交往行为引入生活世界,对胡塞尔的这一概念加以改造,从而进一步丰富了生活世界的伦理学意蕴。 相似文献
17.
实践美学要在“本体论”上继续拓展,可能的方向之一,就是回归现实生活世界。这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一种“生活实践”的哲学,是回到生活实践的哲学。从现象学的哲学视角来看,这种“现实生活”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及其结果的统一,人类正是置身在“生活世界”内,并与“生活世界”互动的一种感性生成的现实存在,它最终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审美精神。由这种哲学思维范式出发,就可以将理论哲学的视角回归到人类生活实践本身,将主体与客体二分的视角回归到现实生活的本质直观,将感性与理性二分的视角回归到现实生活的本真呈现,将传统美学的视角回归到“生活美学”(PerformingLiveAesthetics)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
意志与语言游戏分别是叔本华和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的两个核心概念.叔本华通过批判传统的理性主义认识论,建立起一种意志的形而上学,以之取代传统的理性形而上学;后期维特根斯坦则通过语言游戏批判了传统的本质主义语言观,设想出一种基于生活形式的文化,哲学问题将在这种文化中消失.从意志到语言游戏,显示出批判的哲学何以走向哲学的终结.所谓哲学的终结,并非意味着哲学不复存在,而是哲学的性质和方向发生重大改变. 相似文献
19.
老子无心于美学,却创造了一个影响深远的美学体系。老子的美学精神在于倡导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并从理想样式、思维样式、实践样式三方面阐述这一简单生活方式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