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潘玉良是我国第一代赴西欧学习绘画的艺术家,她的艺术作品呈现出中国传统美学"以形写神"的基本原则,具有"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为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音乐意境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音乐中意境的意义、中国传统审美观点及思维模式和音乐意境的创造等方面进行探讨 ,指出中国音乐艺术是以抒情为主和追求意境深远为特征的。  相似文献   

3.
"天人合一"是中国音乐美学的终极目标。加强对中国传统音乐"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明晰中国哲学思想与音乐的关系。本文从"典籍"和"思想家"两个方向出发,回顾了中国传统音乐思想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传统音乐中"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笔者认为",天人合一"将主体与客体整合,是音乐与审美的合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强调音乐情感宣泄与人格养成相统一的教化功能,以乐教和礼教并重,使音乐成为个体和社会文化化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并以此形成以追求中和、气韵和意境之美为主要特征的音乐艺术.在对音乐美育功能的崇尚和倡导中,形成了中国音乐独特的审美精神,并以丰富的音乐美实现中国文化自由通脱、优雅平和的人格理想,因而具有深刻的人文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已经出现了严重脱节的局面。针对目前我国传统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明确概念、重点讲授中国传统音乐的鼎盛时期、正确对待中国传统音乐与欧洲传统音乐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音乐产生后的第一步前行便与传播紧密相连。音乐传播,是中国传统音乐传承发展、走向现代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一部音乐发展史,就是一部音乐传播发展史,也是一部音乐传媒发展史。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在传播媒介上可划分为口语传媒、乐谱传媒、电子传媒三个历史阶段。这三个阶段存在着衔接与渗透,可以导致中国传统音乐多途径、多元化的普及与提高。  相似文献   

7.
实地调查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受到了众多民族音乐工作者的青睐.实地调查也就是田野调查,是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通过实地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是开展案头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气韵生动”是中国传统画论中的核心范畴,自谢赫首提以来历代学人对其义理皆有阐发。20世纪,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徐复观在对“气韵生动”进行释义时,将主体的地位放到了突出的位置:首先,艺术作品中的“气”因主体精神的融入而得以完整现出,并呈出生生之动的“气韵”之貌,“气韵”是艺术作品呈现内在精神“生动”之貌的基础,“生动”是艺术作品中“气韵”流动的状态,此之为徐氏“气”生乃至“韵”动的“气韵”观;其次,他还从“气韵生动”范畴生成的角度,探出了一条以主体的发现为潜藏脉络、以“艺术性的人伦鉴识——传神之‘神’——‘气韵生动’”为内在发展理路的历史线索。徐复观对“气韵生动”范畴的现代阐释明显有别于以邓以蛰、宗白华等为代表的其他20世纪学人,为中国传统画论的现代阐释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观"、"虚实观"、"气韵观"对中国龙舞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龙舞的发生发展在本质上可视作中国哲学思想最生动、最直接的形象表达.对中国龙舞的关注不应仅停留于舞龙过程的呈现,还需聚焦这些物化形式后丰富的精神蕴涵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文章以中国龙舞的重要代表——"铜梁龙舞"为切入点,试从中国传统哲学观的角度关照这一享有"中华第一龙"美誉的龙舞样式,以揭示龙舞艺术所积淀的民族审美特征与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0.
先秦时代的美学注重审美感觉在审美心理中的作用,它强调感觉的和谐,要求通过物我相合,使审美主体与客体达到内在的平衡,进而使人的感官之美符合道德伦理的善,反对感官至上对道德理性的冲击。这些观点奠定了中国美学以和为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哲学问题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着手,在此认识基础上提出传统音乐教育是以“体用如一”的思维定势为其哲学基础,“文以载道”为其音乐教育目的,兼以“礼乐并重”的音乐教育价值取向,“知行相即”的教育过程,“口传心授”的教育形式,同时强调音乐的“和谐”、“意象”之审美,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哲学范畴.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内藏丰富的珍宝,并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其中一些优秀的思想观点在现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内藏丰富的珍宝,并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其中一些优秀的思想观点在现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扣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画蕴涵着丰富的古典生态审美智慧,与西画有着不同的形态与美学原则.国画作为东方特有的自然生态艺术,其所使用的文房四宝及其所遵循的自然、散点透视、气韵生动、中得心源,外师造化、可行,可望,可游,可居、意在笔先,寄兴于景等等创作与美学原则均体现了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5.
钢琴音乐自从在中国落地生根开始,便与中国悠久的音乐文化融合。在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乐曲不断被改编成为钢琴曲,中国钢琴音乐正是从改编传统乐曲中吸取音乐素养,逐步形成了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中国风格”是钢琴音乐中国文化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钢琴音乐区别于西方钢琴音乐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钢琴音乐自从在中国落地生根开始,便与中国悠久的音乐文化融合.在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乐曲不断被改编成为钢琴曲,中国钢琴音乐正是从改编传统乐曲中吸取音乐素养,逐步形成了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中国风格“是钢琴音乐中国文化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钢琴音乐区别于西方钢琴音乐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中国的传统生产方式、儒家思想、音乐思维方式、乐器与乐人及其他艺术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中国音乐史上,众多音乐作品都是单旋律的,形成了一种"线性"现象,与西方音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族声乐一直在学习中探索和发展,但目前我国民族声乐发展呈单一化趋势,在创作和演唱方面都存在对传统民族音乐研究不足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民族声乐创作和演唱方法的多元化,努力突出作品个性和演唱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9.
“救赎论”是以基督教的“原罪”思想为前提的,原罪的思想即罪感文化,是西方文化中的核心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原罪的思想”———这种观点几乎成了人们的常识、共识。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类似于西方文化中的“原罪思想”,这一思想可能就蕴藏在庄子关于“混沌开窍”的寓言之中。各民族关于原罪的思想,可能正是自己真正走向现代化的巨大的精神文化资源。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迫切需要找到属于自己民族的“原罪思想”。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一直是哲学领域的重要命题。对这个命题的理解,不仅影响到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解读,也影响到中国哲学学科的未来发展。在西方语言和科学思维方法的观照下,中西文化语境的不同所产生的语言定位、功能、方法、目的、思想上的差异得到了更清晰的呈现,中国尚象、重意和体用兼备等传统思维方法影响了中国语言的形成及衍变,而中国语言的特性又推动了中国传统哲学重形象、重整体、重意界中的“留白”等非线性思维方法的成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